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生态脆弱、可利用土地有限已成为制约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利用PSR评价模型对舟山群岛新区近10年(2001-2010)年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总评价值从0.0118上升到0.0816,增长了将近7倍,土地所承受的压力逐年下降,带来的效益以及政府在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响应逐年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舟山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走向良好,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产业发展与其所依赖的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周边海洋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2.
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紧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城市人地关系的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城市区位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这种空间差异分布由南向北依次形成苏南、苏中、苏北3个梯度带,与江苏省各城市的区位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33.
根据城郊结合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城郊结合带(武汉江夏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评价.收集2009~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二次函数法、障碍因素诊断法等评价了城郊结合带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江夏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不高,健康状况先上升后下降;2014年健康状况最好,但其健康等级仅为"临界状态".(2)PSR子系统指标障碍度表明,P系统的指标对江夏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影响最大,且逐年增加,增速为15.76%;S和R系统的指标障碍度持续下降,降速分别为13.64%和37.59%.(3)人口压力、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水土协调度等指标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发展障碍较大.研究表明,城郊结合带作为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过渡区域,其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是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4.
人地关系对用地效益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能很好地揭示出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据此,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南京市2002~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矩阵,对南京市近5年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近5年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程度呈不断加强,由最初的低度利用,到中度集约利用再到集约利用;(2)土地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2;(3)南京市土地利用程度仍有提升空间。本研究为南京市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并为发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动态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5.
基于PSR模型和投影寻踪法的 荆州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投影寻踪法,建立荆州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荆州市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结果表明:1995—2013年间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等级由1995年的"低"增大至2013年的"较高";压力指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有所增加,状态指数持续减小,响应指数随着经济和政策的影响逐渐增大。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也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压力不断增大,景观生态系统质量日益下降,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加强能够显著缓解风险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6.
尚磊  张友志  张董寅  钟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6):11338-11348
老旧社区是城市承灾系统的关键短板,遭受雨洪灾害冲击时老旧社区的防灾能力最为薄弱,提高老旧社区雨洪韧性对于增强城市防涝应急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老旧社区雨洪韧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建立了老旧社区雨洪韧性评估模型(PSR-BPNN),并进行模型检验和训练测试,最后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老旧社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学习训练,评估模型拟合优度R2接近1,误差(Mu)=1×10-7,模型精度良好;(2)20组训练集相对误差均接近于0,5组测试集平均误差为0.0935,相对误差范围为0.0086~0.2865,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3)案例社区的雨洪韧性综合得分L*=0.548,在I-V级雨洪韧性等级划分中处于第Ⅱ级,社区雨洪防灾韧性较差,社区承受了较强的外部压力(P)、状态层存在诸多薄弱环节(S)、响应层为弱响应(R)。PSR-BPNN模型有助于揭示老旧社区雨洪等外部灾害韧性形成机理,研究结论对于削减社区外部压力、补齐社区设施短板和增强社区灾害响应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是LUCC研究的主要突破口.PS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土地利用过程中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法、协调度函数,从时空角度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以来,15个副省级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呈非严格的增长趋势,空间上呈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状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PSR系统内部协调度呈正相关关系,即PSR系统内部协调性越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反之亦然.(3)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经济因素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是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8.
基于相空间重构(SPR)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单一变量进行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的方法。首先进行变量筛选,然后对筛选出的关键变量进行相空间重构,再利用SVM对重构后的数据进行故障分类。通过对TE(Tennessee Eastman)过程几类故障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在单一故障和多故障情况下,本方法均可实现化工过程的单变量故障诊断;与传统SVW方法相比,相空间重构可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此方法可为建立简单而有效的单变量故障诊断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以广东东莞市土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共选取19个指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并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东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因素进行分析。模型分析得出:东莞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因素被分成七级递阶结构,最低一级的因素是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利用率的情况,影响经济密度,进而影响本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等因素,最终影响土地生态安全。最高一级是自然保护区的比重。这是由东莞市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特点所决定的。其中中间几级构成循环回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因素之间的这种结构模型给政府以及决策部门为保持本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了测试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状况,诊断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隐患,为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借鉴,采用实地考察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运用压力(P)—状态(S)—响应(R)概念模型构建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果显示:潼南县22个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压力大,生态安全状态较差,生态响应微弱,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低.提出了加强小城镇用地规划选址生态安全评价、开展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治理、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提高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