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7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41.
苏联航空用铝锂合金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用快速冷凝技术制备了一种铝-锂合金的微细粉末,粉末体经冷压、真空去气、真空热压致密化,之后在400℃挤压成材。研究了这种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与成份相近但用铸锭冶金方法制备的铝-锂合金相比,快速冷凝-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铝-锂合金,其硬度、强度较高,但塑性偏低。文章讨论了塑性偏低的原因以及改善合金塑韧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3.
采用真空高温反应,自然降温冷却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在Li2S-SiO2体系中制备出了玻璃。对玻璃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确定了玻璃形成范围,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玻璃中硫元素的化学环境(原子价态)分析;用差热分析(DTA)技术测定了玻璃的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44.
Li/MgO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引入铌的氧化物可降低活性温度,750℃以下便达到最高C2烃产率。铌与锂、镁有多种结合方式,引入方法对活性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铌不与镁紧密结合且分布于锂、镁之间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5.
张金菊 《科学通报》1994,39(8):710-710
近年来,镧系元素特别是其盐类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镧系金属单质对有机化合物有着特殊的反应性.活性金属的制备及与有机化合物反应的研究更显示出潜在的活力,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们曾用萘锂还原无水三氯化钕制得活性金属钕,再与羰基化合物作用,表明了活性稀土金属的反应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同样方法制得的活性镨与羰基化合物作用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一种简便地测定阴离子活性种的紫外光谱的装置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正丁基锂和聚丁二烯基锂在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现随着正丁基锂和聚丁二烯基锂的浓度增加,紫外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这与正丁基锂和聚丁二烯基锂的缔合度变化有关。根据浓度与吸收峰波长的关系,推测了正丁基锂的缔合度主要为2,4,6三种,聚丁二烯基锂的缔合度主要为2,4二种。  相似文献   
47.
48.
研究了不同处理态Al-3Li-0.17Zr合金冲击、拉仲等力学行为,用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结构、变形和断裂,特别是晶界断裂的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和分析。指出:不同处理态的合金变形和断裂的机制是不同的,晶界断面上的显微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9.
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共沉淀合成和Mn2+掺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氢氧化锂、硫酸亚铁铵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和掺杂Mn2 的LiFePO4改性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XRD、SEM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得出,利用液相共沉淀法掺杂Mn2 的正极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32.9 mAhg-1,且循环10次后,容量仍有124.5 mAhg-1,容量衰减率仅为6.32%。表明少量Mn2 的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且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0.
采用低温离子交换反应法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系统研究了低温离子交换法制备镍酸锂的工艺条件,如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摩尔比和不同原料等对合成镍酸锂晶体的影响。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镍酸锂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充放电实验测试,研究了镍酸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镍酸锂具有高达142 mAh/g的首次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