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5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8 毫秒
21.
本文用解析法确定圆柱与斜圆柱、圆锥与半球及斜圆柱与圆锥的交线上特殊点的投影。  相似文献   
22.
文[1],[2]、[3]提出的交叉梁系力法及荷载分配法均是以力法原理为基础,是分析正放类交叉梁系平板网架各杆内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并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的各类典型方程。它们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机所需容量小,且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但是斜放类平板网架,特别是具有点支承的斜放类平板网架,文[1]、[2]、[3]的典型方程就不完全适用,而拟夹层板法也仅适用于正放类平板网架,因为斜放类的各向异性板,其微分方程十分复杂,求解困难。本文根据斜放类平板网架的力学特性,推导出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力法典型方程,并考虑腹杆剪切变形的影响,从而扩大了力法解的应用范围,为编制正交正放、正交斜放平板网架力法解的计算用表建立完整的理论基础。本文已在某体育馆的正交斜放网架屋盖中应用(44×44~M),其计算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创造了用小型微机(PC—1500)分析较大跨度平板网架杆件内力的先例。  相似文献   
23.
本文运用电子计算机编程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用光电测距仪进行测边交会的点位精度分布规律,指出了:对于不同边数的测边交会,其点位中误差M_p为最小时的交会角服从一定的公式.文中还讨论了不同情况下如何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传统画法几何学中的作图法对相贯线的画法是光滑连接,而有些相贯线并不是光滑的,运用解析法研究圆柱与球体正交相贯线的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25.
汽车车身曲面光顺中过渡圆角曲面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汽车车身曲面的分类,给出了其构造过渡圆角曲面的合适方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连续性,并用曲率梳对过渡圆角曲面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基面理论交线在过渡圆角曲面构造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例予以验证.实践表明,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曲面光顺的效率.  相似文献   
26.
对金牙金矿田构造地质及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金牙金矿田成矿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富集是受构造运动及构造形迹控制的。巴合背斜总体上控制了成矿元素的分布;而断裂构造则控制了成矿元素异常的分布。矿床(点)毫无例外地分布于断裂构造复合部位的构造围压、最大剪应力和应变能的低值区,严格受北西向构造(体系)控制。  相似文献   
27.
截交线、相贯线的原有定义在图学界未能统一,且多是以交线的形成方式为依据而建立的,给使用带来很多困难.本文试从解析几何的角度,对截交线、相贯线以新的定义,使《画法几何》中对该类问题的论述更趋合理,求解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分析了基本相贯作图法的条件,阐述了用透视变换解决某些一般二次曲面体相贯作图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一类相贯线(其投影为二阶曲线)的特位点给出了通用而简明的作图法,继之用解析法及几何变换法对作图的正确性及其相关问题予以系统证明,并通过实例使此类问题较完满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0.
三维形体消隐和相贯线的一种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棱线的图示规律和凸体、凹体的遮挡特性,给出消隐和相贯线的一种新算法。主要技术途径为对体的棱和面进行分类处理,引入了边界线、准轮廓线和轮廓线等概念,使得对凹体可以作与凸体相同的消隐处理,而无需将其分成若干个凸体。引入了“广义面”的概念,将体对棱线的遮挡转化为“广义面”对棱线的遮挡。同时提出了判断相贯线“真伪性”的四条原则和寻找“有效”交点的方法,从而大大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了计算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