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15篇
  免费   2536篇
  国内免费   5702篇
系统科学   7691篇
丛书文集   3253篇
教育与普及   16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6篇
现状及发展   650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82398篇
  2024年   550篇
  2023年   1940篇
  2022年   1762篇
  2021年   2134篇
  2020年   1837篇
  2019年   1836篇
  2018年   1142篇
  2017年   1449篇
  2016年   1723篇
  2015年   2555篇
  2014年   4402篇
  2013年   4109篇
  2012年   4680篇
  2011年   4993篇
  2010年   5000篇
  2009年   5668篇
  2008年   6332篇
  2007年   5976篇
  2006年   4594篇
  2005年   4180篇
  2004年   3691篇
  2003年   3688篇
  2002年   3394篇
  2001年   3045篇
  2000年   2349篇
  1999年   1909篇
  1998年   1685篇
  1997年   1587篇
  1996年   1482篇
  1995年   1229篇
  1994年   1034篇
  1993年   831篇
  1992年   758篇
  1991年   681篇
  1990年   688篇
  1989年   620篇
  1988年   385篇
  1987年   264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产学研融合是科技经济融合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包括产学研融合在内的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化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具备良好条件.本文概述了科技经济融合的六种基本组织模式及未来我国加强科技经济融合组织创新、建设创新联合体的5个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新型低Ni经济型双相不锈钢,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固溶温度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表征,通过常规拉伸实验得到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的热处理温度点,并通过电化学预充氢后的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探究了其氢脆敏感性能。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奥氏体体积分数明显下降,铁素体体积分数升高,氢在双相不锈钢中的扩散能力提高。在1 050 ℃下固溶处理5 min后水淬的经济型双相不锈钢(lean duplex stainless steel,LDSS)综合性能最佳,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744.7 MPa和807.7 MPa,总伸长率为62%,并且该材料在不同温度都具有优异的加工硬化性能。通过对1 050 ℃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不同电流密度和时间的预充氢处理,发现其氢脆敏感性能受充氢时间影响大于充氢电流,氢原子主要在塑性变形阶段降低材料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对屈服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5-2018年兰州-西宁城市群工业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结果表明,工业集聚呈现“中心-外围”空间格局和“点-轴”发展特征,工业集聚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存在马太效应.工业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热点区及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兰州-西宁城市群“中心”的工业优势县(区);工业集聚冷点区及次冷点区主要集中在兰州-西宁城市群“外围”的工业待发展县(区).工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均存在空间溢出性,相邻县(区)工业集聚对本县(区)工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人口密度、经济水平、政府干预、市场化率、投资水平等因素对本县(区)工业集聚产生影响时也通过空间溢出对相邻县(区)工业集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行设计的两种不同结构的熔融浸渍模具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预浸带,测试了模具结构对预浸带的孔隙率、纤维断裂率、界面形貌、纤维分散均匀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纤维浸渍模型和纤维断裂模型,并通过理论模型对预浸带的孔隙率和断裂率进行理论预测。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预浸带的浸渍程度和纤维断裂率,可用于浸渍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本文范围内,与波浪形模具相比,斜齿形模具的多楔形区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预浸带孔隙率和提升纤维分散程度;波浪形模具的流道圆角半径较大,楔形区个数较少,与斜齿形模具相比,可有效降低纤维断裂率并提升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SAV) 的使用意愿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使用时机和使用频率来体现公众对SAV的使用意愿;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将态度潜变量转化为潜变量得分,以此将态度潜变量引入传统的有序Logit模型;提出SAV使用意愿的有序Logit模型构建方法,并建立基于个人属性、通勤特征、态度潜变量的SAV使用意愿模型.研究发现:是否使用过滴滴拼车、工作单位停车费、自动驾驶态度对使用时机和3种价格(1,2,3元/km) 下的使用频率有显著影响;使用过滴滴拼车、工作单位收取停车费、支持自动驾驶的群体倾向于频繁地、更早地使用SAV出行;公众期望以1元/km或 2元/km即不超过目前滴滴拼车的价格使用SAV.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件缺陷种类多样和特征不明显,造成机器视觉识别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与大数据自动训练的工件缺陷识别算法,并以软件工程来实现其功能。首先,对存在缺陷的工件进行取样,采集缺陷图像,建立识别标准。然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和缺陷标准图像,进行模型训练,采取分批训练,逐步迭代收敛的方式,达到准确识别工件缺陷目的。最后,基于Python语言与TensorFlow框架实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模型移植到C++平台调用,嵌入到商业版本软件中,实现算法的落地应用。实验测试结果显示,相对于已有的缺陷识别技术而言,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性,可为机器视觉软硬件设备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车辆在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整体运行特性,建立了各条车道的车辆平均延误计算模型。以各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相位绿灯时间为约束,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信号协同配时方案。以位于苏州市高新区内有轨电车沿线的两个相邻交叉口为例,采用实际数据验证所建立的方法,并设置钩形弯渠化方案。将设置的钩形弯交叉口与其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作为改进方法,在VISSIM软件中对比分析改进方案与现状方案的车辆延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尤其是干道直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可降低车辆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19.
20.
云计算能否在未来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决定因素在于其可信度。可验证计算在检测云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利用可验证计算协议可验证云服务器端所返回的数据是否正确,它成为实现云计算可信度的重要保障。文中在阐述可验证计算基本内容和相关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可验证计算协议的一般流程、设计原则及计算模型,并结合基于交互系统的可验证计算协议分析,探讨在云计算视角下可验证计算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