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002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13.93亿t,增长26 %。其中 :原国有重点煤矿增长15 % ;原国有地方煤矿增长18 % ;乡镇煤矿增长58%。千万吨以上煤炭生产企业达到21户 ,并创造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但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仍未实现根本性好转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和规律 ,研究存在的问题 ,探讨控制对策 ,对促进我国煤矿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一、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和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相似文献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预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分析了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的主要因素,首次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消除了传统预测方法中的人为确定冲击危险指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靠,预测精度高。为冲击地压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拓宽了神经网络技术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3.
垞城煤矿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多个煤矿发生过氮气缺氧窒息伤亡事故,一般认为是由于瓦斯风化带中的N2涌出所致。但在徐州垞城煤矿,氮气窒息事故不仅在浅部,也在深部采区发生。分析该矿煤系地层后发现,在氮气窒息事故发生的地点,煤层上方均有红层。根据地球化学理论,可以认为该矿煤系地层中氮气的来源于红层的氧化作用,即成煤物质中的氮元素在成煤阶段形成NH3,上升遇到红层时,可被红层中的Fe2O3氧化生成N2,并赋存在岩层之中。岩石中赋存的N2可通过断层裂隙进入采矿空间,从而造成氮气窒息事故。  相似文献   
34.
GC/MS图谱中N,N′-二苯基脲的中性丢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常温常压下苯胺与CO2在AlCl3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对反应混合物用乙醇重结晶,获得无色针状晶体,GC/MS分析表明该晶体为异氰玻苯酯.用熔点测定、HPLC/MS/MS、FTIR、UV和^1H NMR等手段对此晶体进行分析,确定其为N,N′—二苯基脲.研究了N,N′—二苯基脲的质谱裂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N′—二苯基脲质谱裂解中可能发生了中性丢失,丢失了中性分子苯胺,生成的异氰酸苯酯分子离子由于π电子共轭而致稳.  相似文献   
35.
解决了数据文件数据在UG/Open API与UG/Open GRIP间的传递问题。  相似文献   
36.
基于张集矿煤田地质勘探资料,结合矿井生产中测定的各项煤层瓦斯参数,从地质的角度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张集矿迄今所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多是受地质构造影响,是以地应力为主导因素的突出.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程度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大,构造煤发育的地区往往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的地区.煤的厚度越大、煤厚变化程度越大的地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越大.煤层顶板岩层为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37.
为获得综采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兖州矿区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层开采与综放开采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变化规律是,随着采高的增大,工作面滞后支承力的距离加大,垂直应力集中系数差别不大.实例结果表明:分层滞后支承压力在工作面后方160~180m以外稳定,综放工作面在其后方200 m以外稳定.  相似文献   
38.
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奇异非线性方程组是一类十分重要也比较困难的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先把奇异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然后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利用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此算法不但不受方程组的连续性、光滑性的限制,而且避免了大量的求导计算,得到了极为精确的数值解.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为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新算法,也扩大了粒子群算法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9.
为了了解和掌握油页岩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实现油页岩的有效转化利用,在温和条件下对依兰油页岩进行了CS2-NMP溶剂萃取,采用色-质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油页岩萃取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香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组成.脂肪烃主要成分为链状烷烯烃和环烷烃以及少量萜类物质,而含杂原子化合物主要以含氧、氮、硫及卤族元素的化合物为主.芳香烃则检测出了少量的萘系烷基取代芳烃.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高温状态下石灰岩力学性能,采用液压伺服刚性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常温~800℃高温作用下石灰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石灰岩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600℃以内的高温下,温度对石灰岩的力学特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在600℃以后,随受热温度升高石灰岩力学性能迅速劣化,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急剧降低,而峰值应变迅速增长。800℃时已形成缓和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表现出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