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1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618篇
系统科学   615篇
丛书文集   292篇
教育与普及   1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研究方法   19篇
综合类   1019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目前能量回馈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遗传PID(比例-积分-微分)算法对能量回馈系统进行控制. 首先建立回馈制动的数学模型, 然后根据其模型采用仿真软件(MATLAB), 并结合改进的遗传PID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遗传PID算法比传统PID算法控制效果更好, 稳定性、 鲁棒性及抗干扰能力更强, 且回收效率提高了25.8%.  相似文献   
992.
为解决传统控制器在存在参数摄动时使闭环系统可靠性及期望的动态性能下降问题,针对一类基于T-S 模糊模型描述的不确定非线性时变时滞切换系统,进行了非脆弱鲁棒H∞控制器设计。首先,应用平行分布补偿法( PDC: Parallel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算法,建立了非线性切换闭环系统的全局模糊模型; 其次,基于平均驻留时间法( ADT: Average Dwell Time) 通过构造出模糊基依赖的Lyapunov-Krasovskii 泛函,得到闭环系统非脆弱鲁棒H控制器存在条件,并将控制器的设计转化为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凸优化问题。最后,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实现对不同肝脏肿瘤病变的精确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特征学习和多重迁移学习的肝脏肿瘤病变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扩充通道的预处理方式对输入网络的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处理,使得网络能从原始输入图像中提取到更多的特征信息;然后设计了联合特征学习双流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避免由于网络深度增加造成部分特征信息丢失的问题;采用了集成分类器实现最终的分类,并通过多重损失约束方法对整个集成分类器进行约束优化;最后在模型的训练过程中结合参数迁移和域适应来减少损耗并提高模型的拟合性能.采用155张腹部平扫CT图像进行试验,设计了特异性、灵敏性、精确度、F1-score、准确率和误差率几种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现对肝细胞癌(HCC)、转移性肝癌(MET)、血管瘤(HEM)以及正常肝脏组织的分类,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单一海浪仿真方法在不同场景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Gerstner函数与JONSWAP海浪谱相结合的海浪仿真方法,实现了不同波浪强度下的海浪建模.选取了Gerstner函数方程组作来海浪构造模型,并将其扩展成三维形式模拟海浪的细节和真实度;为了控制海浪模型并实现海浪的随机性、多变性、真实性,采用了JONSWAP海浪谱获取控制海浪模型的参数,进而建立了海浪仿真模型;针对多组海浪谱的频谱参数进行海浪仿真和不同海浪建模方法的海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性和实用性较好,真实度高,并适用于多种海浪场景.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不同工艺路径对烟叶基部处理的影响,为打叶复烤烟叶基部处理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以安徽皖南烟叶为实验载体,开展了烟叶基部正常打叶和烟叶基部把头线打叶回掺两种不同工艺路径对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均匀性指标、杂物指标以及经济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打叶路径下感官质量较好,尤其是口感特性提升明显;正常打叶对杂物的控制较好;正常打叶出梗率和成品得率较高.把头线回掺路径下均匀性指标较好;出片率相对较高.两种不同路径对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基本一致.工业企业应根据叶基部分重量占比情况和对相关指标的关注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工艺路径处理.  相似文献   
996.
为进一步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性能,研究了深度学习方法来联合解决MIMO系统信号检测与信道译码问题.通过将深度神经网络、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与传统MIMO通信系统的物理层架构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MIMO系统模型,可获取系统发射端的信息比特或码字及信道状态信息,采用了端对端的训练方式,使不同神经网络模型可学习系统收发端的信息比特与码字的映射关系,联合实现了MIMO系统信号检测和信道译码,同时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一些传统检测和译码算法,所提方法具有较优的检测和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 (Schneid.) Yu et Li]为中国特有分布野生樱属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杂交选育出适合中国栽培的樱花新品种有重要意义。【方法】樱花新品种‘胭脂绯’选自于福建省武平县大禾镇帽布村的尾叶樱桃变异植株,2016—2018年春季嫁接无性繁殖苗木100株。【结果】‘胭脂绯’为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具有花瓣开展、花色艳丽、花径大、花量多而密集,树形开张的特点,通过观察对比,嫁接苗性状表现一致、稳定。【结论】‘胭脂绯’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之一,在园林和景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8.
胶结液对微生物土体加固具有重要作用,以海相粉土为处理对象,选用巴氏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尿素和氯化钙作为胶结液,研究胶结液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采用将菌液与粉土拌合制样,然后入渗多轮胶结液的方法对试样进行有效加固.通过试验研究了浓度、轮数、配比、体积等胶结液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胶结液浓度不低于0.50 mol/L时,试样水稳定性较好;试样中沉积的CaCO3数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胶结液相对用量增加而提高,但当胶结液浓度为1.50 mol/L时,CaCO3均匀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都有明显下降;增加胶结液中尿素的比例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很小;减小每轮胶结液入渗体积会使加固的整体性明显下降,因此每轮胶结液的体积不应低于孔隙体积.试验和SEM结果表明,胶结液浓度会影响CaCO3分布和晶体大小,从而影响加固强度.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车辆坡道起步时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协同操纵难度大、易引发溜坡事故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机转矩控制的电动汽车上坡辅助控制方法.建立了车辆坡道起步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具备"前馈+反馈"结构的预加载上坡辅助控制算法以保证控制实时性,通过时域分析法揭示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的影响机理.开发了面向量产纯电动乘用车平台的实车控制系统,分析了整车CAN网络通信架构.综合考虑溜坡距离和乘坐舒适性,通过道路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控制参数组合,并将试验结果与现有的纯PI调节和负载观测器调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预加载上坡辅助控制算法相比于纯PI调节,可以减少11 cm的溜车距离,将溜车距离控制在3 cm以内,有效解决了坡道起步的溜车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对全脑辐照诱导神经损伤后的大鼠血进行外周血中神经化学物质类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采用前期建立的血清中神经化学物质的化学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全脑辐照剂量(0、10、30 Gy)和分次累积辐照(10 Gy×3)大鼠血清中42种神经化学物质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策略的统计学分析.单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辐照组(10、30、10 Gy×3)中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酪胺、谷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褪黑素、α-丙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 Gy),而乙酰胆碱和褪黑素的浓度变化趋势相反(p<0.05).同时发现10 Gy×3组中神经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程度低于30 Gy组,表明分次累积辐照造成的神经化学物质扰动程度较同剂量的单次辐照低;通过结合多变量统计OPLS-DA模型分析中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本研究筛选出乙酰胆碱、谷氨酸、酪胺和褪黑素(p<0.05,VIP>1)可作为全脑辐照诱导神经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