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班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尤其是民族班理科学生的抽象思维、求异思维、逻辑推理等教学能力较差,导致其数学及相关课程学习困难。本文拟从其成因及解决方法上加以探讨。1影响民族班学生数学能力的因素民族班学生大都来自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落后的偏远农牧区。受单一语言环境和落后教育条件的影响,许多学生的汉语阅读、表达、理解能力很差,从而导致基础知识薄弱。进而影响学习兴趣,造成恶性循环,更无法提及能力的提高。1.1智力活动过程中定势及定势负迁移的影响定势是由先前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团簇Mo2S4的形变情况及电子自旋分布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对团簇M o2 S4的极化率和电子自旋密度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并得出以下结果:团簇分子的变形程度与其空间结构有关;三重态中,构型1(3)、4(3)外围电子自旋密度分布均匀,各原子间成键强度相近,稳定性较好,同理,构型2(3)、3(3)...  相似文献   
13.
在将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合理化处理变换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数学中的主要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在深、沪上市的部分高科技IT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定量化、可比性评价研究,为该类企业的股票市场投资者提供一种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名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4种不同脉搏波传感器(可调式、笔形探头式、腕带式、光感式)进行脉搏波数据采集,研究4种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稳定性、重复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光感式传感器易受压力、环境光、测量部位的影响,重复性一般,稳定性差;腕带式传感器易受测量部位的影响,稳定性和重复性一般;笔形探头式传感器易受测量部位影响,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调式传感器易受压力、测量部位的影响,重复性好,稳定性一般.可见4种传感器有各自的性能指标与适用范围,其中笔形探头式传感器影响因素少,有较好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团簇Co3FeP为非晶态合金Co-Fe-P三元体系的局域模型,研究其热力学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团簇Co3FeP共有9种优化构型,分别为平面五边形、三角双锥型和戴帽三棱锥型,其中单重态4种、三重态5种.构型1(3)的热力学稳定性最好,三重态比单重态的热力学稳定性好.Co原子易得到电子,P原子易失去电子,构型2(1)的电子转移能力最强.在Co原子和Fe原子内部,电子由4s轨道流向3d和4p轨道,且4s轨道对Co原子和Fe原子的电子转移贡献最大,构型的重态对Fe原子得失电子有影响.在P原子内部,电子由3s轨道流向3p和3d轨道,且3s轨道对P原子的电子转移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设Pn和Sn分别表示有n个顶点的路和星图,φ*(n,k 1)表示Pn 1的一个1度点与Sk 1的k个1度点邻接后得到的图,本文根据优美图的定义,就φ*(n,k 1)的顶点集和边集,构造了与非负整数集间的两种映射(单射和双射)关系,从而证明了特殊图φ*(n,k 1)是优美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定义了一种偏序关系将图与格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了,给出了图格的定义,并进一步分析和证明了图格的部分性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图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图论方法,即挖顶补点法和割路加圈法,对一类图簇的伴随多项式进行了因式分解,并给出了这类图簇的补图的色等价图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加性噪声驱动的随机积分微分方程在薄域上的动力学行为.证明在n+1维薄域上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由于记忆项包含现象过去的全部历史,不能证明其随机动力系统的紧性,但是可以使用分解方法证明渐近紧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核酸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电泳分离技术、基因重组及基因芯片技术等以及这些相关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分类、环境微生物监测和环境微生物治理污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环境微生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