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4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考虑了一类具有饱和率与暂时免疫力的时滞的SIRS流行病模型.此处患病者具有暂时的免疫期,且经过一定周期后再回到易感者类.然后通过分析相应的特征方程,讨论无病平衡点和地方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2.
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多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六种主要因素,为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参考,为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的干预与调控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珠磨法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肠道内容物中细菌基因组DNA,然后用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后用电泳条带数字化软件Quantity One和统计学软件SPSS对影响肠道菌群的六种因素(年龄、品种、饲养环境、饲料、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Dice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年龄因素在早期(7和14日龄)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大,到28日龄后,菌群结构趋向稳定,饲料和饲养环境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品种和个体差异对肠道菌群也存在较大的影响,但性别差异影响相对较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结论以上六种因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但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动物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解释时应充分考虑避免或利用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3.
将分离自中华鳖主要细菌性疾病如肠道出血性败血症、鳖穿孔病(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板病、鳖腐皮病的4株不同血清型的温和气单胞菌,用3.5%福尔马林溶液处理24 h灭活并添加蜂胶作为佐剂,制成总含菌量为6×109CFU/mL的四价菌苗。同时制备了针对中华鳖IgM的单克隆抗体3H3,并建立了由单抗3H3介导的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方法对四价菌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将研制的四价菌苗小批量免疫健康中华鳖,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的100 d内,随机采集3只免疫组和1只对照组的中华鳖血清,利用所建立的TAS-ELISA测定血清中抗体ELISA效价。将免疫50 d的中华鳖分成4组,分别用4株病原菌以5LD5(09×106CFU/mL)进行攻毒,并用上述制备的四价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当中华鳖免疫后40 d,血清中抗体ELISA效价最高,为1:(1.28×104);中华鳖免疫后50 d,其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同时对照组死亡率为100%。结果表明:以蜂胶为佐剂的鳖用四价细菌灭活疫苗所开展的免疫预防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能有效地预防养殖鳖类主要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4.
轴向柱塞泵瞬时流量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是工程噪声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找出了轴向柱塞泵瞬时流量的影响因素,并运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给出了减小流量不均匀系数的方法.求得轴向柱塞泵瞬时流量脉动系数比工作介质不可压缩时大一个数量级,且与柱塞数的奇偶性无关.同时指出流量脉动系数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油液的弹性模量和油泵的工作压力,其次是柱塞数.  相似文献   
175.
容错直径和宽直径足度量网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参数.本文推广了容错直径和宽直径的概念,并相应地推广了两个著名结果.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索美洲黑杨抗叶锈病的分子机制,为杨树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抗锈病差异显著的美洲黑杨‘2-2'与‘2-38'为亲本,通过控制授粉杂交获得80 个F1代个体。用特异性位点扩增(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l sequencinq, SLAF-seq)简化基因组技术对所获F1代进行深度测序,以美洲黑杨第3代组装基因组为参照。通过序列比对筛选特异长度的DNA片段,构建SLAF-seq文库,获得特异性SNP位点。经美洲黑杨叶锈病的病原菌经形态学与分子工具鉴定,确定为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通过叶盘法控制条件接种并对被锈菌侵染后的杨树抗性进行评估; 应用Kruskal-Wallis方法对接种结果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接种,获得了孢子堆数量和大小等表型数据; 基于SNP标记的连锁分析,一共有8 723 个SNP连锁至遗传图谱上; 共识别出19 个连锁群,总遗传距离为3 610.67 cM; 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可得到37 个紧密连锁位点(P<0.005),标记分别位于I、IV、VI、XI、XV和XIX号连锁群上。【结论】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出了37 个与杨树叶锈病抗病性状紧密关联的SNP分子标记,其中Marker42056位点连锁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7.
以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为例,分析了当前教育体制下工科本科教育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以教师和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提出以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引领、工程教育专业认 证规范人才培养,产教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优化团队教学和建设“金课”,促进创新课程的 改革与发展,严格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和出口质量控制等综合改革措施;力求学科-专业-教学团 队三位一体、专业教师师德师风和能力持续提升、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成长等师资队伍建设措施;进 行制度和经费保证、教书育人与实践能力的评价与激励、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产教学研实习实践等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师生共生共长的环境工程创新本科教育体系,达成对学生的专业培 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8.
广义估计方程是专用于处理纵向数据的统计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纵向数据中协变量相关的问题,得到稳健的参数估计值。但由于观测次数的不唯一,大多数文献对观测次数设置了上限,前人在假设个体观测次数为有限的条件下,证明了经典Logit广义估计方程估计的渐近性质。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试验中需要对个体进行更多次观测,以便得出更为精准的结论。鉴于此,对于观测个体的数量n、协变量个数pn以及观测次数m三者都趋于无穷的情况,通过限定m的发散速度,即在mp_n~3/n和m~4p_~4n/n都趋于0和其他正则条件下,基于微分中值定理及根的存在定理,证明了经典Logit广义估计方程估计的渐近存在性和相合性;并在该估计的相合性的基础上,通过Slutsky定理进一步证明出了该估计的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179.
通过对当前辽宁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考察并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3—2017年主要涉及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辽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服务不到位等方面,鉴于此,提出下一步推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在于完善政策体系、增强市场导向、搭建专业平台、优化激励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0.
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智能助力装置虚拟样机模型,旨为提高下肢助力装置设计的效率与可靠性.将CATIA建立的机械模型导入ADAMS建立装置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对助力装置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进行了仿真验证,将虚拟样机模型与MATLAB/simulink结合,对助力装置动力学方程及搭建的控制系统进行联合仿真.根据人体的步态数据,采用PID控制算法对下肢助力系统进行控瓤仿真结果表明,下肢助力控制系统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轨迹跟踪能力.研究结果能及时发现装置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为助力装置样机研制和电机选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实现装置的助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