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4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1.
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矿山救援队的科学监管是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和矿山行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资料与数据分析后,得出了矿山救援队监管的六个核心因素:"法律法规标准不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不健全、监管体制机制不顺畅、队伍建设管理不规范、基础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三部门参与度不够",运用多中心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矿山救援队监管框架体系,阐述了矿山救援队监管模式主客体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矿山救援队监管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关键是监管主客体相互有效融合,促使矿山救援队的政府监管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将其应用到矿山救援队的政府监管中,以期提高政府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912.
为了研究混凝土粘结效应对盲眼螺栓T型节点抗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个螺栓连接角钢-钢柱T型节点的单调静力拉伸试验,其中,2个试件为钢管混凝土节点,另2个为空心钢管节点,并与传统高强度螺栓节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将各试件的破坏模态及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考虑混凝土粘结效应的盲眼螺栓受力模型。最后将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EC3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硬化后产生的粘结效应,紧紧地裹住盲眼螺栓的套管,改变了盲眼螺栓的受力机理,节点的屈服荷载和初始刚度均得到提高,性能得到改善;节点的承载能力取决于角钢的性能,混凝土粘结效应对其影响不大;考虑混凝土粘结效应后,盲眼螺栓节点的抗拉承载力与传统高强度螺栓并无明显差别,能够替代传统高强度螺栓连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在填充混凝土之后,节点的延性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913.
为了提升一类具有执行器故障和输出端外部有界扰动的输出时滞双率采样系统的可靠性,该文提出了一种鲁棒迭代学习容错控制方法。通过提升技术将带有输出时滞的双率采样系统转化为形式上无时滞的慢速率采样的扩展状态空间模型;基于二维系统理论设计容错控制律,将迭代学习控制过程转化为等价二维Roesser故障模型;分析并优化了系统在时间和批次轴上的容错性能,同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系统满足这些性能的充分条件以及鲁棒容错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三层液位贮槽系统的液位控制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4.
为了比较油气水平释放及垂直释放时的扩散规律,利用Gambit软件,建立水槽模型,在FLUENT中进行溢油后油气扩散的模拟,分析了不同泄漏方向及不同泄漏速度下油气的扩散规律与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油气分别在水平泄漏和垂直泄漏后的运动轨迹不同,前者呈J形,后者呈S形;水平泄漏的扩散范围相比垂直泄漏的扩散范围大,垂直泄漏到达水面需要的时间较短;泄漏速度越大,油气扩散的速度就越快,污染的范围就越广。  相似文献   
915.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含稀土Er的(NH4)2Er5F17/TiO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稀土元素f 电子的特征跃迁吸收将催化剂的光吸收范围拓展至可见光,通过罗丹明B(RB)染料模拟水中的污染物,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并通过XRD、UV-vis、TEM、EDX-mapping、XPS、PL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稀土基化合物(NH4)2Er5F17粒径约为50nm,具有良好的六方型结晶形貌,实现了与商用P25 TiO2的有效复合,稀土Er3+在可见光区522nm、487nm、654nm和800nm处出现的特征吸收峰拓展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对不同n(Er)/n(Ti)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评价表明,当n(Er)/n(Ti)=0.02时,由于(NH4)2Er5F17在TiO2载体上均匀分散,有较强的光吸收,复合光催化剂的电子空穴复合率较低而表现出对RB最高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916.
研究了五加科楤木属药用植物云南楤木(Aralia thomsonii Seem.)的化学成分,利用色谱法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1个四甲基环己烯型单萜蚱蜢酮(Grasshopper ketone,1),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与芹黄素-7-O-α-L-鼠李糖苷酶(apigenin-7-O-α-L-rhamnosidase,3)]和4个苯丙素类结构[3-O-咖啡酰奎尼酸甲酯(Methyl-3-O-caffeoylquinate,4),七叶内酯(Esculetin,5),滨蒿内酯(Scoparone,6),7-O-甲氧基-紫丁香基甘油(7-methoxy-syringylglycerol,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17.
在传统的M-B接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微凸体的弹塑性变形,建立了结合面静摩擦系数的分形模型.同时,建立了未考虑弹塑性变形的结合面静摩擦系数分形模型,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变形的结合面静摩擦系数大于未考虑弹塑性变形的结合面静摩擦系数;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与法向载荷和材料特性参数呈正相关,而与分形尺度参数呈负相关;当1.1≤D≤1.5时,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与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当1.5≤D≤1.9时,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与分形维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18.
对灵芝多糖的微波辅助水提取、碱提取工艺进行探究。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灵芝多糖的微波辅助水提取和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25 W,料液质量比1∶35、提取时间24 min;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质量分数5.4%,料液质量比1∶3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75 min。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对沪农灵芝和龙芝2号的子实体进行多糖提取,水溶性多糖(GLP1)得率均大于1%,碱溶性多糖(GLP2)得率均大于5%。多糖的红外谱图显示:沪农灵芝的GLP1、GLP2和龙芝2号的GLP1、GLP2均有可能是氨基多糖;沪农灵芝的GLP2和龙芝2号的GLP2中存在吡喃糖环、甘露糖苷。优化后的工艺能显著提高灵芝水溶性、碱溶性多糖产量,不同灵芝材料中水溶性多糖、碱溶性多糖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19.
采用缓冻协同微波法对竹荪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进行工艺研究,依次考察缓冻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总还原能力4种试验,对比缓冻协同微波法提取得到的竹荪多糖(PW-1)和单一微波法获得的竹荪多糖(PW-2)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RI)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多糖初步结构。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缓冻时间16 h、微波功率260 W、液料比53 mL/g、提取时间8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PW-1的得率为11.87%。在4种抗氧化活性试验中,PW-1表现的抗氧化活性比PW-2更强。初步结构分析发现PW-1与PW-2分别是由4个主色谱峰和3个主色谱峰构成,并以α-糖苷键连接为主的吡喃型糖,重均分子量均为1.018×106~14.980×106 g/mol。  相似文献   
920.
为深入学习理解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落实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署,高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不断凸显。然而,当前大学生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易遭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或因文化差异性产生猎奇心理。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把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权紧紧握在手里,明确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的相关责任,改进和创新管理学生的方法,这是事关当代青年大学生前途与命运,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繁荣稳定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