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72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研究方法   13篇
综合类   116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emporal precision in the neural code and the timescales of natural vi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utts DA  Weng C  Jin J  Yeh CI  Lesica NA  Alonso JM  Stanley GB 《Nature》2007,449(7158):92-95
The timing of action potentials relative to sensory stimuli can be precise down to milliseconds in the visual system, even though the relevant timescales of natural vision are much slower. The existence of such precision contributes to a fundamental debate over the basis of the neural code and, specifically, what timescales are important for neural computation. Using recordings in the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evant timescale of neuronal spike trains depends on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the visual stimulus, and that 'relative', not absolute, precision is maintained both during spatially uniform white-noise visual stimuli and naturalistic movies. Using information-theoretic techniques, we demonstrate a clear role of relative precision, and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temporal structure in the neuronal response is necessary to represent accurately the more slowly changing visual world. By establishing a functional role of precision, we link visual neuron function on slow timescales to temporal structure in the response at faster timescales, and uncover a straightforward purpose of fine-timescale features of neuronal spike trains.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肝损伤修补术后胆道大出血(简称肝术后胆道出血)发生原因及临床过程,结合文献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198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6例肝术后胆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全部为行肝损伤修补术后胆道大出血患者,出血发作次数为4~10次,其中早期2例及1例合并肝脓肿与腹壁窦道者行手术治疗,其余3例均紧急行腹腔动脉及选择性右肝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进行栓塞治疗.结论严重肝损伤患者初次手术如果止血或修补不完全,术后可出现胆道大出血,选择性右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利用某种特定光学材料在阳光下无色而在红外或紫外等特殊光源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特点,将其通过条纹码的方式涂于车牌表面,条纹码通过一定规则代表着车辆的防伪信息.通过检测装置对防套车牌的光学隐码进行读取,将还原出的防伪信息与车辆真实信息作比对,判断车牌与车辆是否一致,通过这样的方法达到防套牌的目的.将相应的检测装置安放在收费路口,无需人为近距离操作,简单实用.通过对不同光学材料的特性研究及光谱检测,选择出一种合适的光学材料并用此材料制作防套车牌,经实验装置验证,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人工合成表达链霉亲和素基因,制备链霉亲和素磁珠复合物用于核酸分离.方法:利用NCBI、BCM等提供的生物信息及软件工具,将链霉亲和素蛋白的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分割成互为重叠的小片段寡聚核苷酸链,采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编码链霉亲和素蛋白基因.将纯化的链霉亲和素通过偶联剂与带羧基的磁粒共价结合,用于快速...  相似文献   
45.
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miRNA表达特征及其作用,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7例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i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iRNA表达特征,分析两者miRNA表达水平差异情况,共鉴定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有显著表达差异的miRNA 209种,其中肺癌样本miRNA表达上调的有138种,表达下调的有71种.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对照样本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miRNA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部分已被证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  相似文献   
46.
抗艾滋病药物d4T的毒性高,且不断出现耐药性现象,所以通过设计d4T的前药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合成及表征了5个d4T-5’-氢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并进行了体外代谢研究.油水分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药本身,前药表现出更好的亲脂性,有利于提高药物的透膜性和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d4T-5’-氢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在pH 5.5的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最好,有较高的活性.体外酯酶水解、血浆代谢和活性实验表明,d4T-5’-氢亚磷酸异丙酯降解速度最慢,能较慢地释放出d4T.由此可见,d4T-5’-氢亚磷酸酯系列前药,有作为临床抗艾滋病治疗剂的可能.  相似文献   
47.
结合Kriging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和应用,介绍了运用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生成矿体的三维品位模型的原理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产资源储最计算.其基本流程为:根据实际地质勘探数据生成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在实体tin模型内部应用块模型方法进行划分,建立矿体块体模型;利用Kriging方法进行插值,生成矿体的品位模型...  相似文献   
48.
针对澜沧江古水水电站争岗滑坡堆积体工程地质务件,在室内剪切试验、工程类比、参数反演基础上综合确定了岩土体力学参数及其统计分布规律.采用基于黏聚力c与内摩擦角φ相关抽样下的蒙特卡罗法对堆积体典型剖面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可靠性分析,预测了其未来的变形失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堆积体B-B'剖面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破坏概率为2...  相似文献   
49.
应用手机定位技术进行交通信息的采集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效果并不如人意,其中手机定位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噪声”是一个重要原因.以某区域的手机定位数据作为对象,结合CELL_ID定位技术与手机切换的原理,首先根据蜂窝网基站的点数据,创建了与之对应的点、面图层;然后采用基于GIS时空关系的方法,对手机定位数据中“...  相似文献   
50.
近代上海的崛起,依靠的是地处我国弓箭型江海格局关节点的独特区位优势.在上海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有三个重要的交汇点:即苏州河与黄浦江、黄浦江与长江、长江与东海的汇合处.在第一个交汇点上,形成了以外滩为标志的近代繁华;在第二个交汇点处,包括宝钢、外高桥以及浦东新区,带动了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蓬勃发展;而第三个交汇点,就是浩瀚的长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