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在国外许多大城市已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控制方法依据控制范围、复杂程度可归纳为静态控制、单点动态控制、动态协调控制三类.国内在此领域内尚未展开大规模的研究,目前也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本文对几种基本的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相关研究的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模糊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模糊逻辑方法控制高峰期间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目。分析了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阐述了模糊控制算法,给出了隶属度函数,根据高速公路上游、下游及入口匝道上安装的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量、速度、占有率、匝道排队长度等信息,设计了入口匝道模糊逻辑控制器,并用计算机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实用价值,它能避免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拥挤和堵塞,提高主线的通行能力,实现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高效、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逻辑的高速公路匝道控制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燕  陈阳舟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486-2489
由于高速公路交通流的不确定性,模糊控制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此提出一种新的匝道模糊控制器,包括用于输出信号灯周期时间的模糊决策库和确定信号灯动作变换的转换函数两部分。交通状况的六个不同的因素作为控制输入。并根据性能指标将仿真结果与传统方法ALINEA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概率论及“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高速干道进口匝道的定时调节控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定时调节控制下的交通效益指标(停车率和延误)的理论计算公式以及定时调节时长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时调节适用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高架路下匝道地面联接段最小长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下匝道地面联结段的系统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计算联结段长度的方法.给出了地面联结段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分析了地面联结段构造特性及交通流特性.采用临界安全间隙理论、概率论及运动学方法,综合考虑车辆驶离匝道后汇入地面道路、完成交织运行和顺利驶入下游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运行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下匝道地面联结段的最小长度模型.对于新建道路,根据模型计算可确定联结段的最小长度;对于现有道路,将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可分析地面联结段产生拥堵原因,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最后结合实测调查数据,通过与CORSIM仿真模型的输出值进行比较,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立交桥出口匝道的行车安全性,以模拟驾驶实验为手段,利用Uc-win/Road软件构建出口匝道三维道路场景模型,对7名驾驶员在三维道路上进行模拟驾驶行车数据采集。把采集的行车速度、横向加速度、纵向加速度等参数进行运行特性分析。运用速度一致性原理对出口匝道特征点运行速度值进行分析,发现|ΔV85|大部分小于10km/h,出口匝道线形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同时运用加速度变化率法对出口匝道进行安全性分析,得到出口匝道特征点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在安全性与舒适性 αh≤0.6m/s3的要求内。最终为立交桥出口匝道安全性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华南南路-广汕路龙洞立交工程,对桥梁交叉口处三种匝道拉坡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比较,通过计算,分析了3种方法设计参数的差异,得出合理的设计计算方法,实际工程验证,此方法可以用于指导相关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陇西互通立交为例,通过对立交周围路网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分析,对确定该立交应具有二条定向匝道的两方案进行论证,根据对两个方案的造价分析以及立交内排水可行性等综合考虑,选择出合理、经济、美观的方案,文中还阐述了集散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口匝道识别视距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指标,设计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对于凸型竖曲线附近出口匝道应验算其识别视距,选择合适的主线纵面指标,确保满足规范视距长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