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园艺作物与设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课题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设施结构不够优化、低温弱光逆境及亚适宜温光环境、大肥大水栽培方式及土壤退化、工厂化育苗高能耗等严重影响生产效益等问题,以高效节能为目标,研发出结构合理、透光率高、保温性好,适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专用的日光温室及其蔬菜优化栽培模式、设施蔬菜逆境管理和亚适宜环境下的高产技术、设施蔬菜主要根区土壤理化性状优化的水肥精准管理技术、主要根区土壤环境优化及土壤健康保持技术、以日光温室为核心的集约化育苗技术,集成建立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高效节能设施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促进北方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到达189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900万亩,占47.5%,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蔬菜产业化经营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有效的带动了农民增收和致富,但是我省设施蔬菜生产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棚室建设无规划,未以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为依据;②种植模式随意、雷同,尤其是近年来冀中南雾霾天气日益加重,越冬果菜生产存在极大安全隐患;③关键技术缺乏,不同茬口蔬菜品种使用混乱;④低温弱光、高温高湿等逆境条件栽培技术不完善;⑤病虫害猖獗,过度使用化学农药;⑥盲目追求高效益,导致有机肥、化肥使用超量等,造成生态及蔬菜产品污染,不符合目前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2,(3):36-36
该课题针对西北干旱冷凉区设施蔬菜产量水平不高、水肥利用率低、贮运保鲜技术落后、效益差等突出问题,开展设施蔬菜优良品种筛选、穴盘优质苗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主要蔬菜营养诊断与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番茄超高产周年生产关键技术、产品保鲜贮运技术研究,对提升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经4年攻关取得以下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6):25-26
本项目重点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包括蔬菜、果树、花卉)的日光温室及2个设施蔬菜示范园区、2个设施果树示范区、1个设施花卉示范区的100座日光温室进行本成果的转化应用。每个园区可以种植不同的蔬菜、果树、花卉品种,控制系统根据园艺植物的特点来设计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1 项目目标 针对重庆蔬菜产业链中种子种苗、生产栽培、加工、流通网络等各关键节点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蔬菜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与种苗产业化、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蔬菜加工核心技术集成与产业化以及蔬菜产业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构建,将重庆的自然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把重庆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冬春蔬菜和夏秋蔬菜重要生产基地、特色蔬菜加工高地,提升重庆蔬菜产业科技生产水平,对重庆蔬菜和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起到重要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就业、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11-12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三种主要温室类型普通管棚、连栋塑料温室、大型现代化温室,通过设施作物生产技术与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和控制技术融合集成,建立了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和园艺种苗等典型作物生产的数字化设计和精准作业技术体系,研发了温室环境、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基于环境和作物模型的温室生产管理系统等的技术和产品。通过集成网络型设施农业精准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了设施作物精准作业模式和示范基地,为全面提升我国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针对都市型设施园艺和无土栽培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掘作物的增产潜力,提高科技含量和观光展示效果;集成创新适合于都市观光农业等设施蔬菜现代化生产新技术,拓展设施农业的价值空间,实现设施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有机融合;通过引入绿色能源、高风味品质栽培、省力化栽培、长季节栽培、低成本生态复合基质无土栽培、水肥高效利用栽培、废弃地和沙化地等非可耕地无土栽培等都市观光农业和无土栽培中的关键技术,拟解决我国都市城郊设施园艺和无土栽培生产中存在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采摘产品风味品质差、劳动力匮乏、可观赏期短、设施土壤退化严重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示范推广,促进都市型设施园艺向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20):66-66
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优势突出,尤其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由于其为新兴产业,气象服务技术既无前期积累,亦无经验借鉴.为此,“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研究”项目围绕设施农业气象保障服务需求,建设了设施小气候观测站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自动观测站网、设施蔬菜长势实景观测站网三网合一的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基于日光温室小气候要素观测,将能量平衡方法与统计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了设施小气候预报模型,建立了设施农业气象指标库和决策服务信息库;研发了设施农业小气候预报服务系统;构建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与流程;制定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和服务产品内容与板式;利用GIS技术,基于GIS技术,采用B/S架构,集成气象信息实时采集、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产品制作等技术,实现了温室内外气象要素实况显示与基于3G技术的蔬菜长势实景监测,研发了监测、预报、产品制作与发布于一体的省市县三级共享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体系,在服务模式与“点对点”服务手段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栽培是指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的总称。目前,我国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8年多点联合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生产示范,揭示了超级杂交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规律,明确了超级杂交稻多穗高产栽培的思路,提出了超级杂交稻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三定)栽培技术,其中测苗定量施肥方法能够在大田尺度应用,是我国施肥方法的新发展。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在湖南省及其周边地区超级杂交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国审周麦23号”的原原种、原种保纯及繁育加工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原种繁育基地5万亩,生产高标准原种2000万公斤;“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示范方建设,建立千亩高产示范方6处,产量水平达到600公斤/亩;“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组装,形成一套成熟的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面积150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对“国审周麦23号”的进行品质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增富  李洋 《中国科技成果》2014,(15):F0003-F0003
大地之子 潜修农学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有一位致力于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和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领域长达30年的农业科学家。30年来,他始终秉承着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深入农村,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成果播种在农民的心田,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就是2009年,作为人才被引进并任命为栽培与采后技术研究室主任、蔬菜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  相似文献   

13.
在保护地黄瓜,番茄、芹菜等蔬菜安全生产上,应用以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土壤消毒、生物和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等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集成技术,蔬菜综合集成技术管理与农民常规管理比较,产量提高20%,亩增经济效益1043元,肥料成本下降22%,减少农药用量45%,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85%以上,蔬菜产品质量达无公害蔬菜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兰州、白银沿黄灌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至201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1万亩,总产量430万吨,总产值55亿元,蔬菜已经成为两市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国重要的“西菜东调”生产基地。其中,兰州市以露地高原夏菜为主,面积71.2万亩,总产量190万吨,产值占种植业的2/3。白银市以设施蔬菜生产见长,种植面积18.5万亩,产量78万吨。两市的蔬菜产业已经形成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配套良好的运行体系,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主要销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五十多个城市和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外销总量三百多万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74-74,77
2011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湖北九州通中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恩施九州通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完成了湖北省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地道药材黄连规范化种植技术升级与产业链的构建”。该项目主要以黄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重点,开展黄连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优化与升级研究。修改完善黄连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建立黄连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20000亩黄连规范化种植基地及配套设施,构建集研究、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刘祥臣 《中国科技成果》2014,(19):F0002-F0002
该项目是在河南省信阳市科技攻关计划“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KJGG1007)支持下完成的。项目组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结合豫南稻区生态气候特点,以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核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22-22
本课题针对我国都市设施园艺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都市观光农业基础薄弱等问题,设计开发出专用的栽培设施和栽培工艺,在观光技术集成创新的基础上,丰富了品种类型、创新了种植模式,完善了栽培技术,提高了科技含量和观光展示效果,使都市型设施观光农业在为市民提供一个新的休闲娱乐同时,拓展设施农业的价值空间,初步实现了设施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有机融合.结合营养保健、历史文化,在观光同时实现了科普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带来的土壤、水体的复合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自然农法”是探求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力求充分利用耕地内资源生产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的一种综合生产体系。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目的是希望提高作物品质的高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以及劳动生产性和土地生产性,以增强地力为基本要素。通过生态的调解能力,平衡和培育土壤,以形成正常的生物循环或者重新找回原有的生活史。本项目和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开展合作,引进日本“自然农法”技术体系,在我区蔬菜生产中进行适应性应用研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6-36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华晶7号”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技术研究;完成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熟化集成,“华晶7号”具备了一套成熟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造了一套全新的高产优质制种技术,项目执行期间推广优质高效栽培面积18.16万亩,创造产值26.74亿元,比种植普通西瓜品种净增经济收入14.82亿元。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示范推广241亩,平均每亩生产优质种子2.79公斤,比传统制种田的0.66公斤增产322%,种子千粒重增加19.5%,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设施施肥现状系统调查和取样分析,明确了连续超量施肥,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土壤养分大量积累、养分失衡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设施蔬菜连作土壤养分供应障碍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连作设施番茄、黄瓜生育期N、P、K施肥数学模型,结合施肥技术参数的确定,明确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肥力、种植茬口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建立了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通过多点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该技术较农户习惯施肥番茄增产5.4%~25.2‰减少化肥投入1551~9510元hm;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7.6%~34.7%,减少化肥投入944~5946元hm^-2。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增产、节本增收显著,并能明显提高蔬菜品质,有效缓解土壤养分积累和次生盐渍化,提高肥料利用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