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审周麦23号”的原原种、原种保纯及繁育加工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原种繁育基地5万亩,生产高标准原种2000万公斤;“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示范方建设,建立千亩高产示范方6处,产量水平达到600公斤/亩;“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组装,形成一套成熟的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面积150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对“国审周麦23号”的进行品质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该项目受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GB23260004)、浙江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秧苗机插技术研发应用及病虫害数字化监测研究(2010C12026)”等资助,针对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及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发明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创新了水稻机插新技术,建立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项目主要创新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62-62
该项目根据市场的需要,以玉米提质、增产和农民增收为总目标,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对单项技术实施科学组装,建立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型种植模式和耕作制度,组建新型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建立产业化运行体系对优质产品实施产业化优价经销,促使农民和企业分享利用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益,拉动京郊优质饲用玉米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优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通过两系法优质稻米示范推广应用,使稻农增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两用核不育系及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可协调杂交水稻品质和产量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9,(13):8-8,10
2008年,本课题围绕辽宁玉米种植主产区增密防倒防衰高产栽培核心技术,深入开展玉米缩距增密高产栽培技术、双行双株定向栽培综合技术及配套机械、防早衰高产技术、抗旱节水及深松免耕高产高效技术、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特用玉米生产加工与开发等七项关键技术研究;完善配套技术,辅以常规技术,形成了以比空种植、合理增密和增钾施肥为主的辽南模式,以轮耕深松、调整品种和肥水运筹为主的辽中北模式和以抗旱保苗、中耕深松和提高“三水”利用为主的辽西模式,并通过三区建设,大规模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57-60
1立项背景和总体思路1.1立项背景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之一,但200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耕地面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4个连年减少”,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四川水稻生产还受不良光温条件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6-36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华晶7号”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技术研究;完成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熟化集成,“华晶7号”具备了一套成熟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造了一套全新的高产优质制种技术,项目执行期间推广优质高效栽培面积18.16万亩,创造产值26.74亿元,比种植普通西瓜品种净增经济收入14.82亿元。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示范推广241亩,平均每亩生产优质种子2.79公斤,比传统制种田的0.66公斤增产322%,种子千粒重增加19.5%,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早春反季节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在我国栽培面积大,总产量高,消费量巨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白菜种植目标朝着多用途、多类型、多熟性方向发展,特别是种植反季节栽培的春、夏季补淡品种愈来愈受到消费者青睐。另外环境意识的加强,使人们对无公害优质高产蔬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种植者会越来越重视选择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种植,并接受和采用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以获得经济效益。现将早春反季节大白菜和娃娃菜优质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该项目以解决酿酒葡萄冬季冻害为中心、提高葡萄水肥利用和葡萄生态园建设为重点,实现酿酒葡萄优质高效栽培为目标,通过抗寒新品种的引进、葡萄砧木和酿酒品种抗逆性研究、葡萄不下架埋土防寒技术研究试验、节水节肥根域限制抗寒栽培技术的实施、酿酒葡萄不同埋土防寒效果比较、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高产优质栽培的肥力基础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抗寒性的作用和宁夏风沙土生态葡葡园建设等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克新22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日数85天左右(由出苗到茎叶枯黄),株型直立,株高63厘米左右,分枝中等,淀粉含量19.7%~20.55%;田间抗晚疫病,抗PVY、PVX病毒,块茎平均公顷产量为272.79.6公斤,在不同环境条件中克新22号均表现出稳定高产,确定了克新22号拥有较广泛的种植区域,为马铃薯淀粉加工带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优良性又有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交优势的第一代杂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穗大粒多。水稻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但是它的花很小,一朵花只产一粒种子。要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就要想办法培养一种特殊的水稻,就是母水稻。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23,(3):32-33
<正>那么同样是种植水稻,为什么我国不主推泰国香米这样的优质稻种而是种植我们自身的杂交水稻呢?水稻是中国人的传统主粮,几千年来其地位一直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由此可见,水稻对于中华民族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吃过中国水稻的人们都知道,虽然我们的水稻产量非常之高,但是与进口的泰国香米等这些似乎口感上差了一些。那么同样是种植水稻,为什么我国不主推泰国香米这样的优质稻种而是种植我们自身的杂交水稻呢?  相似文献   

13.
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极端干旱,素有中国“干极”之称。关于该地区早期水稻栽培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对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水稻遗存进行了精细的鉴定分析,发现其为粳稻类型;然后,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书和古环境研究资料,确认这些水稻遗存应为本地生产,并进一步探讨了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的水稻栽培情况。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稻谷是吐鲁番地区迄今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这一发现表明最晚在公元4到5世纪水稻栽培的相关技术和理念即已传入该地。然而限于吐鲁番当地水资源稀缺,水稻的种植规模并不大,在高昌先民的饮食结构中始终占据非常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的松嫩-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由于地理纬度较高,大于10℃年积温一般介于2400℃~2700℃,无霜期90~140天,农业区划上属温凉作物一熟区。由于无霜期较短,作物的生育期也相应较短,为了确保水稻有足够的生长时间,东北寒地的水稻栽培一般采用大棚育秧再移栽到大田的方法。水稻移栽插秧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进行,此时外界气温变化比较剧烈,白天可以升温到20℃以上,但夜间会降温到5℃~10℃,三江平原北部地区气温有时候甚至会降到0℃左右,夜间低温会严重影响水稻秧苗生长。如果插秧后,天气持续低温,会造成水稻插秧后不缓苗,甚至可能发生烂根现象。因此,有效提高插秧后稻田地表温度是水稻生长发育和高产的关键一环。此外,东北地区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也严重地浪费了农业水资源,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背景下,在东北地区开发适宜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3):63-6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中的劳动力大量转移,直播水稻发展很快,目前我国约有3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直播,且大都采用人工撒播,人工撒播的稻种在田间无序分布,水稻生长疏密不均,通风透气采光性差,易感染病虫害。由于稻种直接播在泥面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61-61
上蔡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大县之一,是我国夏大豆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品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为此,从2002年起,上蔡县农技人员开始研究大豆优质高产技术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4):15-15
1课题简介 本课题以长江中下游稻区普遍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为主要研究对象。水稻纹枯病属于上传真菌性病害,是世界性的水稻3大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14):19-19,21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和我闻各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该病由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引起,由于病原菌变异频繁、发生规律复杂、地区间差异大,抗源单一,有引起病害大流行而大减产的危险。利用抗病新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好途径,因而挖掘和利用新抗源就成为该病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和我国各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该病由黄单胞水稻变种引起,由于病原菌变异频繁、发生规律复杂、地区间差异大,药剂防治效果不佳,从而水稻品种遗传改良是控制该病害的理想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和亚洲的抗性品种携带的抗源主要是Xa4和Xa3基因,抗谱窄、抗性水平低,长期使用该单一抗源,使抗病品种丧失抗性,病原致病型发生变异,导致新致病菌株出现和扩散,引起病害大流行的危险。因而挖掘和利用新基因抗源就成为该病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0.
1项目介绍 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由重庆市南川区富民科技推广中心于2008年研发示范成功,当年列入南川区创新科技基金项目,2009年以《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示范推广》列入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市科技部门及专家结题验收(渝科成登字2009Y435),“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2010年被南川区管理单位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