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一地形特征参量对地形匹配导航区域可导航性的评价存在局限性,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匹配区域可导航性的强弱.根据特征信息融合思想及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向量关联度,选取地形特征信息统计参量中地形高程标准差、地形粗糙度、地形相关系数和地形信息熵进行融合,并构成地形特征参量集,利用灰色模糊综合决策理论对该特征参量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种灰色模糊综合决策的多指标评价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匹配区域可导航性的综合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对于区域中匹配数量较多且地形高程数据量较小情况下均能做出正确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地形可导航性分析、地形匹配导航区域选取以及航路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互相关代替自相关的方法计算基准图子图的相关长度,引入子图均值标准化的方法计算基准图子图的地形熵,使得它们的计算值和基准图子图的匹配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单调性.以相关长度、地形熵和粗糙度作为反映基准图子图适配性的特征向量,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工具,将基准图子图划分为适配的和非适配的两类,并由适配的基准图子图类构成地形匹配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规划出所需的三维地形匹配区.  相似文献   

3.
星载SAR遥感浅海水下地形的最佳海况模拟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成像机理,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雷达后向散射截面仿真模型,模拟了浅海水下地形的雷达后向散射截面,分析了流速、流向、风速和风向与SAR水下地形观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流经水下地形的流速越大,水下地形越易被SAR观测到.流向与水下地形坡度方向平行(0°)是水下地形观测的最佳流向;流向与水下地形坡度方向垂直(90°)最不利于SAR对水下地形成像.星载SAR水下地形观测的最佳风速范围为3~9 m/s.风向对水下地形成像的影响比较复杂,30°~89°是最佳的风向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实测地形剖面数据含有噪声的假设下,对采用MAD(MinimumAbsoluteDifference)算法进行地形匹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几种参数对精度上界的影响.分析结果对地形匹配区的选择和地形跟踪技术的研究将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地形特征匹配辅助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地形轮廓匹配辅助导航算法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在景象匹配的基础上对飞行区域作出预测,其次利用实测高程度列和预测高程序列匹配,对飞行器进行实时定位和下一时刻的航迹预测;最后利用递堆和缩小匹配网格搜索范围等手段减少计算量。该方法提高了地形轮廓匹配的实时性和精度,增加了飞行器超低空飞行的可靠性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MAD算法进行地形匹配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测地形剖面数据含有噪声的假设下,对采用MAD(Minimum Absolute Difference)算法进行地形匹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几种参数对精度上界的影响。分析结果对地形匹配区的选择和地形跟踪技术的研究将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将fBm模型引入地形分析中,通过fBm模型的参数H和σ来描述地形的复杂度和起伏程度,以此特征来实现对地形的分类.仿真实验证实了在地形辅助导航中,以H和σ作为地形的特征参数,可以区别不同种类地形对地形辅助导航的影响,为航迹规划和飞行走廊地形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形的地形分类技术及其在导航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fBm模型引入地形分析中,通过fBm模型的参数H和σ来描述地形的复杂度和起伏程度,以此特征来实现对地形的分类,仿真实验证实了在地形辅助导航中,以H和σ作为地形的特征参数,可以区别不同种类地形对地形辅助导航的影响,为航迹规划和飞行走廊地形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水下地形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与之相关的平面定位,水深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及GPS—RTK水深测量等的相关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次B样条函数的地形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激光雷达前下视成像在飞行器自动导航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地形生成方法。该算法采用三次均匀B样条函数重采样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简单的优点,可以满足激光雷达前下视成像在飞行器实时地形回避和地形匹配中的应用。仿真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在多山地区地形三维建模过程中数据采集难度较大的问题,采用格网地形建模方法,充分利用该地区已有的数字化地形图,结合格网法地形建模的数据结构简单,数据存储量小等优点,研究提出了一种地形三维建模方法.并实现模型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化地形图来替代传统的地形三维建模的数据获取方法,有助于快速、高效地构建多山地区的地形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DEM及三维地形模型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着重研究了坡度分析、坡向分析和平面曲率分析技术;针对强起伏区面积统计误差,提出一种地形强烈起伏区的面积统计误差的改进方法,并扼要说明它们的一些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基于4叉树的LOD地形实时渲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在渲染多细节层级地形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4叉树的强制分割的改进算法.使用4叉树结构对地形片进行管理,当地形中相邻地形片之间的细节层级大于1时,通过对地形片进行强制分割,保证相邻地形片之间的细节层级差不大于1,从而解决裂缝问题.实验结果证明基于4叉树的强制分割算法在对地形进行渲染时,能够很好地解决地形裂缝问题,实现了地形的光滑连续的绘制,使绘制的地形更真实逼真,同时又不影响地形的高效实时渲染.  相似文献   

14.
不同路况下正常步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系统研究人体步态随路况的变化 ,利用人体运动分析系统采集了多个健康人在上下坡、上下楼梯、平地等路况下行走时的位移 -时间和地面受力数据 ,并利用人体下肢刚体动力学模型 ,计算了各路况下髋、膝、踝关节所需力矩。分析结果表明 ,各路况下人体步态差异很大 ,各关节所提供的力矩各不相同。支撑期上楼梯时所需膝力矩最大 ,摆动期上楼梯和上坡时所需膝力矩均较大。各种情况下不仅力矩的数值不同 ,而且力矩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异。这些数值结果为了解人体运动规律 ,分析异常步态以及康复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面模型的内插过程,实质是以取样点为已知数据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内插加密运算,从而得到理想的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本文用详细的理论对几种内插法进行了分析,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改进的分块ROAM的地形简化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真实感地形的生成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焦点问题.而基于层次细节的实时优化自适应网格动态地形渲染凭借其诸多的优点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数字地球以及三维游戏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介绍了其中ROAM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进一步针对实际应用提出了分块算法的改进,提出了细化边界的概念,增加了地形的真实感,提高了虚拟现实系统及三维游戏中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研究层次细节技术在实时绘制大规模地形场景中的有效应用,提高海量数据三维地形的重建速度,基于DEM数据及视觉相关地形简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实时简化算法.该方法首先将DEM栅格数据分成以视点为中心的数据块,利用视觉相关的误差简化算法实现了DEM数据的快速动态分层与地形平滑,其次利用三角剖分方法最终消除了裂缝,对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能有效地对地形数据进行多分辨率简化,简化后的地形不仅保留了地形表面特征,还能满足实时漫游的需求,可以高效地消除场景漫游过程中图像的跳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下地形最近等值线迭代(ICCP)匹配算法的原理缺陷和惯性导航累积误差对匹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估计航路的改进ICCP算法.分析了ICCP算法的不足,利用估计航路、惯性导航定位误差和数字地图确定误差椭圆和参考航路,用豪斯多夫距离表征参考航路与实际航路的位置差异,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参考航路的快速寻优.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湖上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精确表达地表的形态,在建立DTM时必须考虑地性线等约束条件。在研究约束DTM的各种生成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无约束的生长法进行改造,在构建Delaunay三角网前插入边界约束条件,构建完Delaunay三角网后加入地性线的约束条件,生成最终的约束Delaunay三角网。通过使用VC++6.0和ARX开发工具,在AutoCAD环境下实现了约束DTM的建立和显示。经数据测试,证明整个算法结构严谨、简单,执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全地域移动平台的振动特性,建立了10自由度半车刚体振动模型.整车振动模型的求解采用时域法,模型激励为路面随机输入位移信号.按照路面不平度功率谱,采用三角函数法来生成路面随机位移数据.利用建立的10自由度整车刚体振动模型,分析了车架弹性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架的1阶、2阶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大,更高阶的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1/2整车振动模型建模中,考虑到车架的1阶、2阶弯曲已能满足精度要求,能很好地分析整车振动.最后结合ISO2631-1对人体振动的评价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处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