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之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剧的创作构思、结构安排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文需要虚构,因为虚构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虚构可以在"艺术真实"中表达"真实的思想";虚构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智力核心是创造思维的发展,创造思维离不开想象思维,而想象力要靠虚构来激发。虚构不等于撒谎,虚构也不等于虚情假意,虚构可以让想象之花在心田绽放。  相似文献   

3.
历史剧代表作《汉刘邦》以《史记》所载史实为依托,着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真实再现与艺术虚构的有机融合,参照借鉴《史记》的对比手法设置富于对比性的画面,对《史记》人物的传奇性予以淡化,塑造了刘邦与项羽的艺术形象,既凸显了真实性与创造性有机结合的美学思维,更体现出电视剧创作对《史记》历史素材汲取所表现出的较为科学辩证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情境教学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虚拟情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具有史证意识,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原则.聂幼犁<虚拟情景必须以史实为依据>一文中也说:"历史讲求真实,虚拟情境不是‘人造史料',必须"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所以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违背历史真实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建构情境的史实基础必须要是真实的,情境虽然属虚构,但要可能发生.虚拟情境教学也要有度,一味地追求之则违背史实践随心所欲的虚构,无疑是危险的,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文学需要虚构,《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当然也需要虚构。就全书来说,很多人都赞同“七实三虚”的说法,而其对关羽形象的描写却不是“七实三虚”,更不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就关羽一生的主要事迹对照《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可知大部分是虚构的。而这个虚构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已经取代了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形象,他的影响也不再仅限于文学范围,在宗教、民间崇拜里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历史文学作品的创作在我国已经初步繁荣起来,出现了一批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较好地结合起来的作品,历史小说《李自成》、《曹雪芹》、《戊戌喋血记》,历史剧《王昭君》、《正气歌》、《秦王李世民》等作品,受到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人们对这些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与此同时,关于历史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在学术界重新引起了一些争论,报刊上发表的许多评论,也常常涉及这个问题。为了促进历史文学创作的更加繁荣,本文拟以《三国演义》和郭沫若的历史剧如何处理历史题材问题为例,对历史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问题,作一点研究,谈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是一个漫长的旅程,而文学创作的真实与虚构早已成为一个中心话题,文学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似乎还没有人将它分得清楚。而在这里,文学创造中真实与虚构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不能分离。  相似文献   

8.
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多克托罗以其激进的思想和特殊的犹太身份书写了一部真实的美国历史,在历史与虚构间勾勒出社会的本质和人类的真实生存空间,唤醒了被假象迷惑的人民的历史感和道德感.  相似文献   

9.
小说无法追求到与现实一体化的真实,虚构真实不来自与现实真实事物的直接对应,而来自与现实相差别的符号系统,符号对于真正事物的表达仅是真实的幻觉,表明一种真实被现实承认的可能。古典小说力图建立真实的感情空间以替代时现实的感觉,20世纪小说的极大特点,是虚构真实的符号化,并以此超越现实真实的幻觉。  相似文献   

10.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体裁或形式,是对某 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历史事件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的电影或录像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实,不容许虚构事件,基本的叙事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摄录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一、人物纪录片必须展现真实环境中的人 可以说,“原汁原味”的生活,是纪录片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层面,给纪录片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人物纪录片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以往的岁月中,由于受到政治思潮的冲击,人…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十分密切,改变文学虚构、历史真实的二元对立思维,有利于重新认识文化的大传统,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人类文化现象和文明起源,能够更加深入地把握文学与历史互动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主观建构性。苏美尔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王表》既有文学的线索,也有史料的价值。通过看似夸张的记录,表明了早期文明起源过程中,王权神授、争夺王权与神化国王的现实,并具有文化传承上的心理真实的意义。文学中可以发现历史,这是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不仅小说的虚构观念开始明确出现,而且方术之士在编撰志怪小说时也开始了有意的虚构。但是,虚构不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概念问世的,而是在一片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的。虚构作为小说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魏晋南北朝并没有得到确立和认同,六朝人反对虚构,崇尚真实。小说记事真实与否,几乎成了评价其成败优劣的唯一标准。此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虚构与真实问题,还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我们难以分清小说的故事何者为虚,何者为实;也难以分清小说是在原初的故事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有了虚构,还是小说家在整理加工时进行了虚构,小说家是进行了无意的虚构还是进行了有意的虚构。  相似文献   

13.
《蟹行》以“古斯特洛夫号”的沉没为中心,再现了德国历史上的一场旷世海难和一幕幕悲惨的战争画面。同时,基于当代现实,虚构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故事。真实与虚构通过“蟹行”的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蟹行》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历史意蕴,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虚拟情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具有史证意识,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原则.聂幼犁<虚拟情景必须以史实为依据>一文中也说:"历史讲求真实,虚拟情境不是‘人造史料',必须"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所以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违背历史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新编历史剧《子见南子》是林语堂一生中唯一的戏剧创作 ,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 ,人们忽略了它  作为一个历史剧的本身价值所在。本文采用当代阐释学的观点 ,从视界交融、艺术虚构、智光透射三方面来对  这个剧本作了一次定性剖析 ,以求获得一种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复仇故事是《史记》中的重要材料,司马迁创作复仇故事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历史真实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必要的想象与虚构;在历史真实的描绘中透露出一种悲壮昂扬、愤激苍凉之情;有意识将复仇历史进程情节化、故事化、戏剧化;将复仇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7.
张佳坤 《科技信息》2010,(30):I0170-I0170
多克特罗是美国后现代文学坛杰出代表。在他的成名作之一《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特罗将虚构人物和真实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将其眼中最真实的美国后现代社会呈现于笔下,《拉格泰姆时代》打破了之前的历史和文学作品剥离的模式,走出了传统小说写作方式的桎梏,诠释了历史与文学融会贯通的关系,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是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历史剧的创作成因是很复杂的。在现实语境中,有时剧作家的创作受到现实的制约,他们通过选择历史题材实现干预现实的目的,因而创作历史剧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另外,还有内容方面的因素和形式方面的影响,历史剧作家为发展历史的精神,追求艺术的陌生化,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他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用戏剧形式表达自己的化精神与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9.
虚构作为文学创作的手段,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构成方式,同时也规定了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文学作品是非认知的;文学的真实是主观愿望的真实,是关于人的存在的真理;文学的世界不仅是一个虚构和想象的世界,也是一个价值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与宗教面对同一世界之谜、人生之谜。所以文学并不向人们提供科学真理,文学只是人类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新作《考工记》重回20世纪40年代,写出了上海一宅及宅中人载沉载浮开阖的60余载。她在历史追寻的同时关注个人日常经验,化回避为恢复,化疏离为和解;她在器物书写的过程中自觉地忖量人生与文化的关系,寄寓了真切的体悟与忧思。王安忆躬身力行的"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创作美学,她忠实地写实,又牢牢把握虚构的权力,营造了其考工之下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