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结构声辐射的主动控制中,以矩形板结构压电陶瓷为次级分布力源,首次建立具有最佳抑制声辐射效率的分布压电振动力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实验分析了简支状态下的模态效应,这为TMS320C30信号处理系统的有源结构声辐射控制试验系统解决了重要理论问题,该系统较之以点力为次级力源系统前进了一大步,并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声辐射模态研究结构噪声的有源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简支矩形板为例,通过声辐射模态控制结构噪声,并分析了声辐射模记的数学和物理意义。研究发现在中、低频时,辐射模态对应的辐射效率随着模态阶数的均加而迅速降低。本文以点力作动器作为控制力源,以声功率最小化为控制策略进行主动控制。并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声辐射模态研究结构噪声的有源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简支矩形板为例 ,通过声辐射模态控制结构噪声 ,并分析了声辐射模态的数学和物理意义 研究发现在中、低频时 ,辐射模态对应的辐射效率随着模态阶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本文以点力作动器作为控制力源 ,以声功率最小化为控制策略进行主动控制 并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远场方法的结构声辐射模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平板为例,采用瑞利积分构造辐射算子,研究了通过远场方法获得的声辐射模态及其物理意义,给出声辐射模态的辐射效率,并进一步讨论了其与近场方法的声辐射模态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声辐射模态为辐射体的固有性质,可通过不同方法获得.在此基础上,运用远场方法的声辐射模态进行声功率的计算,对声功率表达式进行了截断并作进一步改进,这样仅用特征频率的前L阶声辐射模态就能计算不同频率的总声功率,使得计算和控制声功率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水下结构振动声辐射问题的导纳法求解。方法从无限长圆柱壳的振动方程出发,利用流体和圆柱壳分界面上振速连续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圆柱壳在母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径向线力激励下,平面振动声辐射效率以及辐射声场的模态导纳表达式。数值求解了辐射效率和模态导纳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以及辐射声场指向性。结果①在n<5情况下圆柱壳平面振动模态辐射导纳的实部随频率变化明显;当n从5变到50过程中,模态辐射导纳的实部随频率变化出现振荡现象。圆柱壳平面振动模态辐射导纳的虚部为负,且绝对值随n增大而增大。②圆柱壳在φ=0处受沿母线方向均匀分布的简谐(f=10~1 010Hz)线力激励时,水中辐射声场的指向性(r=10a)介于“∞”型和“∞”和“8”叠加的形状之间。结论导纳方法对于求解水下规则结构声辐射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潜艇舱段结构针对低频线谱频率的机械阻抗,基于结构增抗技术,通过在环肋处增加质量块形成阻抗增强构件,运用FEM/BEM法对结构修改前后环肋圆柱壳的声振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附加质量块的大小和位置对结构修改后的辐射声功率的影响;分析了结构修改前后的模态辐射效率.研究表明:在靠近激励源的环肋上附加合适的质量块,能有效降低结构主导模态的辐射声功率;附加质量块的大小和位置对结构修正后的辐射声功率和模态辐射效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机体声辐射模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结构振动模态理论的角度,论述了结构振动与声辐射之间的基本耦合关系,提出了结构声辐射模态的有关理论,用结构的声辐射模态参数来表征结构本身的固有声辐射特性。然后将该理论应用于柴油机机体的声辐射特性分析。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柴油机机体的动力学模型,并经过理论计算得到机体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文中提出的声辐射模态理论,对机体进行了声辐射模态参数计算,获得了柴油机机体的声辐射特性,从而为机体的低噪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域声辐射模态的结构噪声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平板为例,在时域里对声辐射模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时域声辐射模态既与时间无关,也互相独立,使得计算和控制声功率得以简化.针对瞬时声功率主要由第一阶辐射模态的声功率所决定的特点,在时域里进行结构噪声的主动控制研究,提出了新的主动控制策略,即通过抵消第一阶辐射模态的声功率使得总的声功率得以有效降低.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FXLMS算法的自适应前馈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主动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板水下声辐射主动控制时压电传感器/作动器的布置问题.基于声振耦合理论,在低于临界频率情况下对结构模态和声极子的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板波数和辐射声功率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模态抑制和模态重组方法相结合的压电片布置方案.结合有限元/边界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所提出的压电片布置方案进行了结构辐射声功率控制的定量计算.与应变理论和角落单极子理论相比,基于声振耦合理论的压电片布置方案在高频段给出了更好的辐射声功率控制效果,同时所需要的控制作动电压相对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从振动与噪声的关系入手,引出通过振动计算辐射噪声的理论公式,提出了振动与噪声之间的辐射效率的问题.然后将用于测量简单构件声辐射系数的离散计算法应用于具有复杂结构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部件中,这一方法由振动测量和阻抗计算2部分组成.由于此方法不需要测量声场,所以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有的特点,具有很高的精度.通过对这种方法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实现了对各种物体的声辐射效率的研究,得到的结果更能够说明物体声辐射效率的真实情况,而且不用测量噪声.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代化卫星、地面遥感探测手段,对华南地区(以广州为主)地表、大气逆辐射和云体发展进行了长时间跟踪观测,旨在掌握不同天气状况下地表辐射变化规律,并以地面有效辐射(F0)作为降水预报因子,初步估算了F0、云体厚度与降水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经典物理框架内,把中心对称介质的偶板子运动方程化为了具有立方项的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用Jaeobian椭圆函数和第一类全椭圆积分给出了方程的解和电子振荡周期,并对偶极辐射进行了经典描述,给出了电子的辐射能量、瞬时辐射强度和平均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13.
以声音传递的唇端为研究对象,采用辐射面位于无限大平面障壁内的合理模型,得出了唇端辐射对语音共振频率及能量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各种辐射所造成的有害生物效应,加速器实验室应采用一系列措施,对韧致辐射x线及光中子进行屏蔽防护。实验室应按最优化设计原则,既保证防护要求又降低造价和提高空间利用率。对宽角度轫致辐射光子的屏蔽,应考虑加速器工作负荷因子w,x射线束定向因子U,和有关人员居留因子T。对散射光子的屏蔽,根据Braestrup和Wyckoff的近似方法进行设计。在对南京大学20 Mev电子直线加速器实验室设计中: 1.采用了局部铅屏蔽室,使有用束外的初级x线减弱至10~(-4)左右。 2.舍弃迷宫,采用加强屏蔽门措施。 3.设置了一系列与出束联锁的声、光报警装置和烟控防火报警设备。文章还给出了有关设计公式、图表和数据。  相似文献   

15.
详细研究了磁单极子在宇宙空间运动时所产生的能量辐射问题。在考虑磁单极子存在的情况下,从它作一般运动时的椭圆轨道方程和流密度,得到了计算其辐射谱功率的公式,并计算了其功率值的大小,该研究结果对探测和鉴别磁单极子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各种辐射所造成的有害生物效应,加速器实验室应采用一系列措施,对韧致辐射 x 线及光中子进行屏蔽防护。实验室应按最优化设计原则,既保证防护要求又降低造价和提高空间利用率。对宽角度轫致辐射光子的屏蔽,应考虑加速器工作负荷因子 w,x 射线束定向因子 U,和有关人员居留因子 T。对散射光子的屏蔽,根据 Braestrup和 Wyckoff 的近似方法进行设计。在对南京大学20Mev 电子直线加速器实验室设计中:1.采用了局部铅屏蔽室,使有用束外的初级 x 线减弱至10~(-4)左右。2.舍弃迷宫,采用加强屏蔽门措施。3.设置了一系列与出束联锁的声、光报警装置和烟控防火报警设备。文章还给出了有关设计公式、图表和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棉纤维素的辐射解的后效应。方法 用毛细管粘度计法在不同时间测定经^60Coγ射线和高能电子辐射后棉纤维素的粘度。结果 辐射后一段时间内棉纤维素的工不断降低,15d左右时恒定,结论棉纤维素存在辐射后效应,且辐射的总效应与吸收剂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层球形粒子的被动辐射特性一直没有被全面系统地进行研究.文中基于矢量辐射传输方程,对一层随机分布的球形粒子进行数学建模,采用特征值特征向量法分别计算了瑞利球形粒子和Mie球形粒子,得到了两种粒子在各种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辐射亮度温度,研究了模型中的参数对粒子被动辐射特性的影响并加以分析,给出合理的物理解释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以后将矢量辐射传输方程应用到对单个大尺寸粒子的被动辐射特性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光辐射造成重度、轻度烧伤时,不同光冲量率对烧伤深度的影响。应用模拟光辐射装置使大鼠皮肤烧伤。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18只分为受辐射30cal/cm2和10cal/cm2光冲量烧伤两组,各组又分为0.30cal/(cm·2s)、0.91cal/(cm·2s)和2.17cal/(cm2·s)三个光冲量率亚组,对大鼠皮肤造成不同的烧伤。伤后目视和光镜下观察比较皮肤及毛发的烧伤程度。结果:30cal/(cm·2s)的动物均造成重度烧伤,光冲量率对烧伤深度具有影响,造成的烧伤深度顺序为0.30cal/(cm2·s)深于0.91cal/(cm2·s)深严格要求2.17cal/(cm·2s);10cal/cm2组中,光冲量率0.30cal/(cm2·s)和2.17cal/(cm·2s)引起浅二度(后者较重),而0.91cal/(cm·2s)则造成了深二度烧伤。结论:造成重度烧伤时,在光冲量相同情况下,光冲量率低,烧伤重:造成轻度烧伤时,光冲量率高,烧伤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