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峡库区粮食经济作物的主产载体,也是库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和入库泥沙的主要来源。结合野外调查和相关报道,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侵蚀强度、泥沙颗粒形态以及侵蚀引起的养分流失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径流小区法、人工模拟降雨法和侵蚀针法等直接观测方法和核素示踪、模型模拟和遥感监测等间接观测方法;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速率达3464~9452t/km2,其中15°~25°坡度范围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是今后坡耕地土壤流失防治的重点坡段;流失泥沙主要以〈0.02mm的团聚体和〈0.002mm的粘粒为主,其中粉粒(0.002~0.02mm)和粘粒(〈0.002mm)携带的养分流失较多;植物篱、垄作和坡改梯等措施理水效果明显,均对坡耕地侵蚀产沙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今后应在模型方法、埂坎结构和功能、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等方面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季节性干旱问题严重,需要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以提高坡耕地土壤的保水固土能力.在典型红壤坡耕地布设以花生为主的5种耕作措施:传统花生顺坡垄作、花生萝卜轮作、花生+秸秆覆盖、花生施用有机肥和花生柑橘套作,在长期试验样地开展模拟试验探究耕作措施对土壤性质和入渗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套作、覆盖和有机肥处理的措施可以显著增加坡地红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其结构,从而提高入渗能力和水分涵养效益.采用Philip和Horton方程对土壤初渗率和稳渗率的估算效果不够理想,Kostiakov方程对红壤坡地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较好,整体模型有效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3.
秦巴山区是全国坡耕地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针对当地的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结合当地中药产业,选取了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共6种药用植物作为植物篱物种,通过对土坎土壤营养成分、土壤理化性状及对梯地小气候的影响三个方面的测定及分析,探求其在秦巴山区水土流失防治中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一、植物篱成活率高,能控制耕作面的营养成分流失,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二、植物篱能改善其梯地内的小气候,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峡库区粮食经济作物的主产载体,也是库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和入库泥沙的主要来源。结合野外调查和相关报道,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侵蚀强度、泥沙颗粒形态以及侵蚀引起的养分流失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径流小区法、人工模拟降雨法和侵蚀针法等直接观测方法和核素示踪、模型模拟和遥感监测等间接观测方法;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速率达3464~9452t/km2,其中15°~25°坡度范围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是今后坡耕地土壤流失防治的重点坡段;流失泥沙主要以<0.02mm的团聚体和<0.002mm的粘粒为主,其中粉粒(0.002~0.02mm)和粘粒(<0.002mm)携带的养分流失较多;植物篱、垄作和坡改梯等措施理水效果明显,均对坡耕地侵蚀产沙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今后应在模型方法、埂坎结构和功能、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等方面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径流小区定位监测为基础,研究了紫色土坡耕地在不同处理下坡耕地磷养分流失现状,研究磷养分流失与施肥量的关系,不同耕作方式对磷流失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磷素流失与降雨量、径流量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即同一时期内,降雨越多,产流越多,养分流失就越多;②不同的施肥水平下,总磷流失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量处理是优化处理时1.53倍.而可溶性磷的迁移与施肥条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③不同的耕作方式下,顺坡耕作的总磷流失率为横坡垄作的5.34倍;④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总磷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强度其大小顺序各个处理表现为:抽雄开花期,拔节期,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朝代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西地区朝代小流域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坡耕地、梨园、林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土壤孔隙度、渗透率变化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林地?梨园?坡耕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由大到小次序为林地?梨园?坡耕地.这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人类耕作活动、对土地的劳力与经济投入不同密切相关.林地受人为扰动少,因而土壤质量高;梨园、坡耕地受人类耕作活动影响大,但因梨园经济产出效益较高,农户对土地的投入相应较高,使得柑梨园土壤质量高于坡耕地土壤.  相似文献   

7.
平塘县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是坡耕地,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运用ARCGIS软件的Intersect空间叠加功能,将坡度、降雨量、土壤类型数据分别与坡耕地、水土流失数据进行依次叠加,得到坡耕地水土流失数据与坡度、降雨量、土壤类型3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坡度、降雨量、土壤类型3方面各自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坡度35°以上时水土流失面积反而减少;2)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越大,降雨量与水土流失呈正相关关系;3)5种土壤类型中,水土流失难易程度表现为:紫色土黄壤粗骨土黑色石灰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传统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指标的适用范围及深圳市城市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指标的局限性,指出了建立城市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据此,建立了包括土沙流失指标、水流失指标和相关指标的城市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指标体系,在该分级指标体系中,首次设置了水流失指标,并全面分析了设置该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描述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水量、含沙量过程线,实现水土流失动态模拟,通过对小流域整个水土流失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程序的编制,实现了对小流域整个水土流失过程的数值模拟.并通过有限的野外实验研究来校正模型中的参数: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和输入值,可以模拟、预测不同条件(包括地形坡度)下的水土流失情况,有助于揭示水土流失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水保措施下水土流失的规律,为水土流失防治、减轻地质灾害、合理使用耕地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水土流失及其类型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水土流失包括土的流失和水的流失。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城市水资源的流失与土壤资源的流失一样,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但在水土流失研究中对水资源的流失相对重视不够,将水土流失中水土的交互作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研究的工作则更少。城市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地表,也发生在地表以下,共同构成城市水土流失的立体系统。同时,城市水土流失在区域上也具有一定的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耕地问题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河北省耕地利用中存在的耕地锐减、人均矛盾突出、干旱缺水等问题,提出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陕西省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耕地质量不高、土地肥力低下,耕地面积减少等是制约本省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本省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在高原区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的方法来划分评价单元,采用特尔斐法选立地条件、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的10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原条件下,由于土壤单元比较零散,相邻地块的高程变化有可能很大,评价单元的插值方法非常关键,分土类用反距离加权法插值精度最高,是在山地条件下的单元图土壤养分赋值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将初次评价结果进行检验,进而对评价因子做出修正,然后再次评价是提高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豫境汉水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4%,以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有面蚀、沟蚀和重力侵蚀3种类型,其中面蚀主要发生于坡耕地区,沟蚀主要发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区,重力侵蚀主要发生于暴雨中心区.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诸多方面的危害,例如破坏耕地,减少耕地面积,导致肥力下降;淤塞水库和河道水体,降低蓄水和航运效益;植被覆盖率下降,环境恶化,洪水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是地势陡峻,降雨量大,暴雨集中;过度开垦荒地,坡耕地比例较大;过度伐林放牧,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采矿筑路施工过程中防护不力,诱发水土流失.针对上述水土流失的特征和成因,应采取政策、法规、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耕地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耕地质量涉及到土壤、动植物生产力、大气、水的质量和人类的健康,关系到粮食安全,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是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总结了主要的评价类型、耕地质量指标、耕地质量的量化方法及耕地质量保护研究.提出目前耕地质量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未来国内耕地质量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陡坡地退耕还林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坡地资源是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和保护对环境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退耕还林在防止坡地水土流失,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退耕还林模式有农林复合模式、同植物篱笆技术、植物地梗及坡改梯等模式。其中,坡改梯和农林复合模式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方法,而等高植物篱笆技术与其他几种模式相比较是一种投资少,且保土、保肥、保水能力较为突出的新颖的防止坡地水土流失的技术,应用大力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涵义基础上,从河北省耕地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要性,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并通过准确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确定提升方案,测算了重庆市綦江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状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648.02~1 659.33,整治后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761.81~1 783.04,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0.79个利用等;2)得到的现状耕地利用等指数与折算为基准作物的实际产量的相关性(R2=0.895 0)大于农用地分等成果(R2=0.797 4);3)高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丘陵地带,整治重点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低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陡坡中山地带和有石灰岩分布的喀斯特丘陵区,整治重点为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提供的潜力测算方法适应了差别化土地整治需求,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潜力实现的可行性,可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提供参考.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因子有所差异,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应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阳地区坡耕地的野外调查和实地资料收集,分析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现主人口增长原因和发展趋势,揭示出该地区人地矛盾产生的原因和不后果,提出合理利用坡耕地的有作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为研究区,以地类图斑为研究尺度,从立地条件等方面入手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障碍度模型和局部自相关方法,揭示研究区耕地质量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鹤峰县耕地质量提升主导限制因素,划分限制因素类型区,最后综合之前分析成果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探讨不同分区下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结果表明:1) 鹤峰县整体耕地以中等级耕地为主,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呈现北部、西南部高和西北、东南低的格局;2) 存在主导限制因素为灌溉能力、有效磷2类的共7种“主导限制因素-次要限制因素”类型分区;3) 将现有耕地分为耕地核心保护区、适度改良区和重点整治区3个一级类和8个二级类,针对各分区特点重点实施蓄水保土和养分提升等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鹤峰县乃至鄂西南山区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保护整治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