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植被的生态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变化和植被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中侧重于大尺度、宏观的抽象研究,对小尺度、微观的具体地段植被与气候关系的研究即局地生态气候的研究尚待深入.在建立生态气候学指标的基础上,应用桑斯威特(Thornthwaite C.W.)的方法对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东北东部地带性植被分布的生态气候学指标.计算了长白山不同坡向不同高度的温度效率指数,确定了长白山不同坡向各植被垂直带的温度效率指数及分布高度.研究表明,桑斯威特方法对东北东部山地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具有很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2.
广西楝树的生物气候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京华 《广西科学》1996,3(4):28-29
楝树物候具有很强的气候指示剂,找了其物候随地理环境变化的规律,为气候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联合国及我国政府对环境气候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环境气候学内容中当前普遍关心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环境气候学在整个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和开展环境气候学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这一新的交叉学科所表现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开展这门科学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气侯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是气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内外气候工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看法尚未一致.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了谷子种植所需的气候条件,并加以合理的耕作技术,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风尘堆积序列具有粒度细、沉积速率高和连续性好等特征,是古气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沉积物在轨道尺度上与全球气候关系密切,可以记录千年-百年尺度的快速气候事件。中国黄土古气候学取得的核心成果之一,就是磁化率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替代性指标,然而,磁化率在古气候研究中存在多解性,导致其在高分辨率研究中应用较少。文中选择黄土高原的赵家川和巴谢剖面磁化率数据,通过与格陵兰冰心和中国石笋等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进行对比,发现赵家川剖面磁化率记录了4次Heinrich事件,巴谢剖面磁化率记录了全新世以来新仙女木、9.2 ka和4.2 ka 3次气候快速恶化事件。通过对比分析巴谢剖面磁化率记录的3次快速气候事件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认为太阳辐射减弱可能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根据玉门、安西、敦煌三县1952年至195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疏勒河中下游的气候。作者并提出改造该区气候的初步意见。在本文中首先指出该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其次分析了该区各项气候要素的特征,最后利用苏联先进的综合气候学说研究了该区的干旱天气类型并提出恢夏自然植被是改造该区气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候学方法延长洱海流域气候资料序列,对1901-2005年洱海流域气温及冷暖变化、降雨量及旱涝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洱海流域气候变化规律,提供有关部门实施洱海管理与水资源分析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世界气候分类法简介,将世界气候分类法归纳为四大类:(一)以自然地理要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二)以气候要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三)以气候形成因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四)以应用目的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二、几种主要气候分类法评议:(一)柯本气候分类法评议,(二)阿里索夫气候分类法评议,(三)斯查勒气候分类法评议。指出上述三种分类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三、作者提出的气候分类观点和采用的气候分类法: 世界气候分类应突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发生学观点:世界气候分类所采用的标准要能反映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应从发生学观点进行气候的动力分类。 (二)生产实践观点:气候分类应充分揭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有关的气候特征,便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国民经济增产计划,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改造不利气候条件。根据上述观点,作者在所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基本上采用斯查勒分类法,但做了以下三点修改: 1.南亚和东南亚季风气候显著,无论从发生学观点,生产实践观点和联系我国气候实际来讲,都应按纬度带增加热带季风气候,付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三个类型。 2.某些热带岛屿和热带迎风海岸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应加列一“热带海洋性气候类型”。 3.斯查勒分类法中的“信风海岸气候”,根据其分布区域,应分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将此类型取消。作者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所采用的世界气候分类法见图2和表3。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世界气候分类法简介,将世界气候分类法归纳为四大类:(一)以自然地理要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二)以气候要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三)以气候形成因素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四)以应用目的为基础的气候分类法。二、几种主要气候分类法评议:(一)柯本气候分类法评议,(二)阿里索夫气候分类法评议,(三)斯查勒气候分类法评议。指出上述三种分类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三、作者提出的气候分类观点和采用的气候分类法:世界气候分类应突出以下两个观点:(一)发生学观点:世界气候分类所采用的标准要能反映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应从发生学观点进行气候的动力分类。(二)生产实践观点:气候分类应充分揭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有关的气候特征,便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国民经济增产计划,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改造不利气候条件。根据上述观点,作者在所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基本上采用斯查勒分类法,但做了以下三点修改:1.南亚和东南亚季风气候显著,无论从发生学观点,生产实践观点和联系我国气候实际来讲,都应按纬度带增加热带季风气候,付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三个类型。2.某些热带岛屿和热带迎风海岸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应加列一“热带海洋性气候类型”。3.斯查勒分类法中的“信风海岸气候”,根据其分布区域,应分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将此类型取消。作者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所采用的世界气候分类法见图2和表3。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西南地区气候及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概述我国西南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成果,总结气候变化将给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气候变化将对未来西南地区旅游业的影响,并为未来西南地区旅游业适应气候变化、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分析了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我国的气候特点,认为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以地中海式气候条件为主的地区,并不适合我国大陆性特征突出的气候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气候条件下,应根据葡萄生长的生物需求量,确定葡萄气候区划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个近似描述当代气候的离散模式,考察了当代气候的演化趋势,论述了“三成份”模式和气候层次理论之间的一些联系。并讨论了“检测”三次方时间序列模式的一些特性,揭示了当代气候的演化和突变的一些数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认识气候与环境变化事实与规律,客观评价现代环境在气候与环境发展历史中位置的重要手段,能够为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预测提供科学的检验工具。介绍了湖泊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定量化的研究,简要回顾利用湖泊沉积物重建高原最近2万年环境变化历史研究成果,阐述高原湖泊沉积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地理分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福建省杉木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测算,并在Lieth—Box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主要气象因子拟合了计算杉木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数学模式.对模式计算值进行地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地理分布模型回归极显著,可为杉木的产区区划和造林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陆地卫星—D提供的假彩色合成影象中,提取与气候密切相关的、反映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信息,经过逻辑推理,划分气候界限,是有理论依据的,是可行的。实践证明:这种划分方法必须结合常规气候区划方法,才能收到更理想的效果。利用卫星影象来进行气候类型划分,气候界限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并能提高气候区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种划分方法可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陕西冬季历史典型湿冷型气候与典型干暖型气候的对比分析,为冬季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及天气气候动力学分析方法。结果典型湿冷型与干暖型气候在环流背景、海平面气压场、低层风场等方面表现出几乎相反的特征。结论典型湿冷型500 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咸海低槽长时间维持,青藏高原低值系统活跃,咸海低槽分裂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在陕西交汇,蒙古高压偏强,伴随有强冷空气南下;典型干暖型500 hPa欧亚地区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欧洲西北部、鄂霍茨克海分别为一低槽,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为强大的高压脊,形成"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蒙古高压系统偏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大连地区主要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气候生产潜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光能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计算结果表明: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可达到657~750公斤/亩,水稻可达到1300公斤/亩左右。并以气候生产力指数反映一地的气候生产力水平和光、温、水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0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太原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通过计算舒适度指数、风寒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太原市具有明显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每年有9个月的适宜旅游季节.5月至9月为最佳旅游季节.提出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GIS在气候资源分析及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根据陕西省气候背景及地形、地貌特点,分区域建立气候要素网格推算模型,将陕西省气候资源推算至0.5km的地表网表网格单元上,利用GIS技术使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气候资源信息在计算机上以图形的形式,得以精确的描述,从而实现气候资源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并根据作物气候区划指标及每个区划因子不同分极的评分标,进行多要素空间分析,完成综合评价,得到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空间数据集合,对生成的各种资源空间数据,进行多种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