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运用级数突变理论,从城市创新支撑、投入、产出和反馈能力4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省会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定量测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综合创新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和太原;合肥的创新投入能力要高于长沙;郑州的创新产出能力强于武汉;创新反馈能力方面,长沙市高于郑州,太原较以往有所提升,超过南昌.最后结合地区差异,从创新意识培养、增加创新支撑投入、合理处理"支撑-投入-产出-效益"关系、发挥核心城市集聚与区域联动发展和培育多种增长极等方面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传统理论确定煤矿最优安全投资的主要方法是用函数表示煤矿的安全投资与效益的函数关系,再用回归方程、求极值或边际办法等求得煤矿的最优安全投资。由于大多数煤矿的安全投资与效益的关系并不能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出来,这时就不能使用传统方法来求最优安全投资。基于非线性规划求最优解的复杂性,运用一维直接搜索优化法和斐波那契法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求解煤矿的最优安全投资。该种方法适用于不能用函数关系表示煤矿的安全投资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时,如何确定煤矿的最优安全投资问题,可以确保煤矿在若干年内就能寻找出本企业的最优安全投资量。该种方法依据有理论可靠,可操作性强,省时、省力和省财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3,(5):54-57
基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效率"理论、"资本边际收益均等"原则,对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在省级区域间的配置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区域配置的差异化明显,尚未达到最优状态。最后,从调整农业科研投资结构和改善科研经费支出结构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艳 《科技信息》2012,(27):497-498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形式下开展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规范我国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并加以完善。本文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及审计中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PCA(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49个县级市2001年、2006年和2010年的区域投资环境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与比较,得出了城市综合得分和排名.研究发现,江苏省县级市区域投资环境按照优劣顺序总体上呈现苏南-苏北-苏中的分布特征,这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对应关系,而且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诸如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地价等因素所占的权重也是不断变化着的.无论是对于投资者选择最优区域还是引资者引进最适产业来说,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机性和模糊性是风险投资问题不确定性的两个方面,从模糊性的角度考虑投资资产组合的决策问题,用模糊数刻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在每一置信度水平上,当设定资产组合收益目标之后,给出了最优资产组合的决策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资产组合收益目标与风险的关系,得到了揭示决策模型最优资产组合存在情况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目标性能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效益准则作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反映了现代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以往只注重结构安全,向全面注重结构的性能、安全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发展.讨论了结构目标性能水平的合理描述;根据投资-效益准则,提出了基于结构层间变形失效模式的目标可靠度优化决策模型,并介绍了最优结构设计强度和最优设防烈度;最后讨论了上述3种目标性能水平的特点,得出结构寿命周期总费用评估是3种目标性能水平优化决策中均需解决的问题,而且最优可靠度强调结构个性,最优设防烈度是强调结构共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的累积效应决定着组织的成败。本文通过对科学决策的过程、决策目标的确定、决策备选方案、分级决策、决策过程中的"谋"与"断"等六个方面问题的思考和分析,阐述了企业在管理中领导层科学决策中应当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审计署在2011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意见》中指出,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是"十二五"期间的政策导向之一,围绕调整优化投资,审计署提出,将加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前审计长李金华曾经表示,中国审计未来将关注审查国家重大项目投资效益,特别要审查这些项目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效益不高、擅自突破设计要求等问题。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笔者从前期工作、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决算阶段的审计三方面入手,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探索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面考虑建设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融资成本、税金和销售收入等影响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LNG加气站)项目建设与运营的各项成本与效益因素,提出LNG加气站建设投资整数规划模型,解决规划期内于目标小区建设加气站的最优投资规模与最优投资时机问题.模型充分考虑由液化天然气汽车推广程度差异造成的各地区市场需求的不均衡性,统筹规划资本分配与利用,求解得到的投资方案具有区域和时间上的层次性,符合现实背景与企业资本约束.运用该方法为某企业制定辽宁省LNG加气站项目建设投资决策,并由敏感性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参数设置下求解得到的投资方案在各目标小区的总建站数量基本一致,计算结果适应性强;项目的总体收益、投资时间分别对加气站的售气量、初始建设成本敏感.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区域发电成本最优、区域碳排放最优以及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结合区域能源优化中涉及的经济效率、碳排放以及输电约束等问题,构建了含清洁能源的跨区域发电计划优化模型.利用GAM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区域间的发电成本和环境成本;对比清洁能源参与、不参与区域能源优化的结果可知:清洁能源在优化中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化石能源;区域间碳排放价格的差异将影响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所实现的能源置换效益.  相似文献   

12.
陈霞 《华东科技》2010,(4):36-37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也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效益和进程。健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为区域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直接引领着未来和谐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总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和谐社会为背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这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阶段任务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产业政策作为地方政府执政目标和政策愿景的实现手段,合理选择和使用可以推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基于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案例,揭示科技产业政策中人才培养、组织规模、政府补助、制度规范、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6个因素对区域创新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是区域创新的必要条件,技术因素在区域创新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科技产业政策影响区域创新的组合路径有5条,其中“技术引进+组织规模”路径占据主导,所有路径可以归纳为“技术吸收型”和“技术再造型”2种模式。地方政府应从动态调整政府补助的方向与对象、提升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水平以及注重政策措施的适应性与精准性等方面优化区域创新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市科委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支持体系"作为"科教兴市"中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之后,各区县主动地对接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各类科技载体建设,构成政企互动的服务网络;制定了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科技公共服务政策,形成政府专项资金的聚焦重点;整合和调动、统筹区域内各类创新服务资源,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服务,使平台服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支撑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有近六年的时间了,但是大规模西部基础设施投入对东西区域发展差异的缩小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政策效应的不稳定性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区域配制和西部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密切关联性。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间接效应的区域比较和大开发前后的比较,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效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16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区域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六个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区域政策与评估,并依次对各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述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如何贯彻落实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测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群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创新以创新驱动和影响因素为研究重点;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集聚及其效应和产业转移;区域政策与评估对我国当前区域政策进行了剖析。总体看来,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对区域未来的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放型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区域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内在关系的剖析,提出新型区域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包括三方面①创新系统边界的空间延展;②创新系统的二维开放;③以总体观为指导,注重双层面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经积极争取,科技部批复安徽省在全国第二个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系统推进区域创新改革试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指导、部署推进,分管领导亲自抓协调、抓落实,明确把"建设创新安徽,加快转型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政策(简称"1+6"创新政策),设立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召开千人规模的科技大会进行部署推进。  相似文献   

19.
国外“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旨在对区域创新政策进行前瞻性政策分析,检验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期提升区域创新政策出台质量。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的方法论规定,包括多中心化的政策网络、全面的政策评估内容和运用科学的决策工具;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内容构成,集中在创新技术商业化、区域创新合作、区域创新补贴策略和区域创新措施差异化4个方面;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的环境约束,可分为区域创新资源和区域创新制度;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实现路径,包括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和选择创新政策客体。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特征及不足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论述了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在明确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职能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政府要在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建立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科学有为",努力构建完善、科学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