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悦 《甘肃科技》2007,23(2):28-30
人力资本在区域间转移也是人力资本的重新配置过程,而这种人力资本的转移,对区域产业的布局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产业投入产出的矩阵模型以及人力资本流动的区域模型的建构,对人力资本流动对企业区位选择、产业分布、人力资本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所产生的技术生产要素效应的影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位于中国北方的辽宁省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现代化进程受到制约。基于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法,构建"实物-价值"型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根据2012年辽宁省投入产出表和部门的用水数据,计算辽宁省2012年各产业部门的用水系数、水足迹和虚拟水贸易量。结果表明:1)辽宁省完全用水系数和直接用水系数最高的部门是水的生产供应业,农业位居第二;2)辽宁省农业直接水足迹最高,完全水足迹和间接水足迹最高的部门是制造业;3)辽宁省是虚拟水净输出地区,虚拟水净输出量为40 009万m3。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将导致隐含碳排放转移,与研究较为丰富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成果相比,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尤显不够,导致地区间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不明确,不利于区域间协作减排.本文利用2002,2007年中国8大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在核算区域间贸易流量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含碳排放转移空间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消费基础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转出区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北部沿海等区域,而西北、东北等地区是主要的转入区;出口驱动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出区主要在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等地区,而中部、西北、东北等地区是主要转入区,且相比消费型隐含碳排放,出口驱动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要小得多;在行业上,消费基础和出口驱动隐含碳排放转移较大的行业都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化工业、采选业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因此,应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责任"的区域协同减排政策,并推进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蕴涵在产品和各种服务中的水就是虚拟水.本文计算了2005年全国各省区主要农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分析其在全国分布情况,探讨了各省区农畜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和水资源有效配置.结果显示,各种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区域间差别较大,结合各地水资源分析得出:水资源富足地区应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和生产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水资源缺乏地区,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特色农业,通过虚拟水贸易减缓水资源压力,实现生态—经济—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 基于该区域2005—2017年人口变化、经济优化、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数据,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 对该区域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 利用改进的水足迹计算方法, 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 量化及验证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 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 可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4个等级, 其中广州市和深圳市处于高水平城市化等级; 2) 通过水足迹计算方法, 得出201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足迹总量为580.58 亿m3, 显著大于根据《2016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中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289.90 亿m3); 3) 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 水足迹总量变化趋势不同, 阶段性特征明显; 4)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水资源利用效率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5,(2):3
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大然导致其他要紊的重新配置和组合,迸而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人口在空间的流动本质上是迁移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反映。作为  相似文献   

7.
水足迹是当前测度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环境影响的最好指标。本文以我国南方水资源丰沛省份——湖南省为例,构建了水足迹账户,计算了2005年湖南总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以及水足迹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湖南省水足迹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通过对水足迹的结构、虚拟水流量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得出抓紧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影响研究,创新水资源管理观念、保障区域和国家水资源安全以及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旅顺口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水足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足迹将实物形态的水与虚拟形态的水联系起来,为分析经济模式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解决区域水资源缺乏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计算了大连市旅顺口区和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足迹.结果表明,2003年旅顺口区的总水足迹不足开发区的50%,但实体水的消耗量约为开发区的1.5倍.旅顺口区水资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区施行农业为主要产业、在贸易过程中大量输出虚拟水的发展模式.考虑到两个地区的水资源特点及经济模式对用水的影响,提出了增加工业在产业中的比率和发展精品农业等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跨区域贸易,耕地和设施农用地以虚拟资源的形式在省际间流动,然而现有知识对设施农用地和耕地的远程利用格局及二者的利用差异知之甚少。在具备外部性的农地资源治理中,亟需考虑资源利用的远程耦合效应与资源组合利用的交叠效应。该文基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将耕地和设施农用地并置分析,以追踪区域消费和区域间贸易引致的虚拟耕地和虚拟设施农用地利用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省份耕地和设施农用地面积和实际消费量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状况,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实际消耗农地量远大于区域农地资源量,而内蒙古、黑龙江、山东等农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存在相反的利用情形;虚拟土地流动模式方面,主要流动路径为从欠发达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为虚拟耕地主要流出地,山东、内蒙古和河北为虚拟设施农用地主要流出地,相较于虚拟耕地,虚拟设施农用地的流动更依赖地理距离;尽管存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比较劣势,发达地区的农地利用质量仍然高于耕地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该文的发现为农地资源的跨区域治理提供了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以2002—2020年中国30省份的粮食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流量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流动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考察。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2)区域间差异是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贡献份额在60%~70%之间,全国及三大区域总体差异较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3)全国及三大区域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的中心发展趋势逐渐右移,除了中部地区外,“右拖尾”现象显著,且极化现象得以缓解;(4)在不考虑空间条件时,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持续性较强,各省份之间不会发生状态转移,但是向高水平趋势转移明显。因此,要清晰认识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的空间非均衡性,应动态调整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资源过度进口对国内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基于"谁消费、谁生产"的原则,构建资源占用变动的指标来定量评估产业转移,进一步将产业转移分为传统的基于生产份额变动的显性转移和考虑消费变动的隐性转移。对我国30个省份3个主要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7年期间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要向东部地区转移,且主要为生产份额扩大的显性转移;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也主要向东部地区转移,但以生产产品更多地为其他地区所消费的隐性转移为主;农副食品加工业则主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且显、隐性转移均较明显。不同产业表现出不同的产业转移特征,未来应制定差别化的产业转移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12.
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与其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如下。1)全国各区县平均近程流动比重最大,中程次之,远程最小。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近程流动为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蒙古边境地区以中程流动为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西北地区以远程流动为主。2)近程、中程、远程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不同,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近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高度负相关区域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和省界地区;中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高度正相关地区主要位于中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区以及东南丘陵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或省界地区,其他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3)近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吻合,中程流动比重高–低集聚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存在"中心–外围"结构,远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13.
王航 《河南科学》2012,(3):376-380
依据有关统计资料及河南省投入产业表(2007),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投入产出系数的计算等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相匹配,中原城市群内各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依然明显.建议采取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承接产业转移,选择科学的城镇化道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供需关系比较紧张,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有必要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运用较为科学的方法,正确评价其综合利用情况,这将对区域的人口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多目标决策方法,通过三角形隶属函数表示的相应模糊集,经过对目标及权重模糊化,模糊运算,反模糊化后,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与同类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概念清晰、涵义明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李蓉  赵敏 《科技与经济》2010,23(5):92-96
水利的发展不仅与其内部的结构有关,而且还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进程。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求多个方面,构建了水利需求框架结构,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2008—2020年南京市水资源需求量。据此,提出了南京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模式,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该加强引入客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缓解用水紧张。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区域水资源供需过程演算,区域水利经济算法和系统分析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测度地区卫生资源需求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前提.综合考虑地区卫生资源需求决定因素及空间相互作用,构建卫生资源需求指数,分析2000年—2010年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在地市之间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发现,中国卫生资源需求自西向东呈“高-低-高”的总体空间格局.西部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川西地区主要因为居民健康需要水平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连片分布,形成青藏地区高值集聚区和以藏中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卫生服务可及性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集中分布,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高值地市集聚区和以苏浙沪为核心的中国东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中部地域整体上居民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可及性较低,连片分布卫生资源需求低值地市,其中广州、武汉、成都等部分省会城市和豫北地区因卫生服务可及性较高,川云桂黔地区因健康需要水平较高而成为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区,形成以甘川陕晋豫鄂湘为主的低值地市集聚区和以甘陕鄂湘赣为核心的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冷点区域.  相似文献   

18.
高房价是当今的热门话题。高房价在伤害民生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高房价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恶化了社会财富分配结构,加速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大多数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我国经济增长主导模式的转型;对我国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我国农业人口的产业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加大经济的运行风险,成为引发我国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虚拟水战略中的蓝水和绿水细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虚拟水资源中的蓝水和绿水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评价通过实施虚拟水战略节约的能被农牧业生产之外其他社会经济部门利用的水资源量,是在更宽广范围内进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蓝水绿水细分模型估算了虚拟水战略中的蓝水资源量和绿水资源量,并以北京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消耗的虚拟水中,在考虑土壤水储存和不考虑土壤水储存两种情况下,2007年消耗的蓝水资源量分别为6.21、6.29亿m3,均明显多于同期消耗的绿水资源量;1999年以来基于粮食贸易输入的虚拟水资源量和蓝水资源量迅速增加,其中蓝水输入量最高已达38.80亿m3,而2001—2007年基于口粮贸易的蓝水输入量占相应实体水资源量的比例均高于50%。因此,近年来虚拟水战略在缓解北京市水短缺危机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虚拟水资源中蓝水和绿水进行细分可为在更宽广范围内进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等4个方面入手,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未考虑原始评价指标对评价问题的重要性上的差异,因此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1个地区及城市城市化水平分析并排名。由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结果看我国31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发展水平较好,西北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则相对较慢,阐述了具体地区的客观经济及人文环境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并对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讨论了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