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以1998—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中列出的河南省历年交通客运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时间序列模型(指数平滑和ARIMA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对河南省2012—2020年的交通客运总量以及各交通运输方式客运量做出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公路交通客运在河南省仍占主导地位,河南省交通客运总量2012年达到215 219.29万人,其中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客运总量分别为204 873.13、9493.39、526.99、313.61万人,2020年客运总量将达到579 099.71万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浙江省的公路客运量,选取居民总消费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车总里程数和其他客运总量六个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得到这些影响因素与浙江省公路客运量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公路客运量进行一些预测.  相似文献   

3.
为公交规划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立公交客运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对公交客运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市区人口数、从业人员数、在校学生数、工业生产总值、职工年平均工资、公交车辆数、运营线路数等7个指标自变量,利用指数平滑法对自变量进行预测;在对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prais-winsten AR(1)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对公交客运总量进行预测;采用ARMA模型对哈尔滨市各分区公交客流量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公路客运线路客运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客运量的预测对于公路客运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利用重力模型预测2005年和2010年广州市公路客运线路客运量的方法,并给出了主要线路的预测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公路客运量预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科学准确地预测公路客运量,超前掌握公路客运量发展的趋势、特点、规律和数量,是制定公路客运发展和站场配置规划的基础。运用灰色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多种预测模型对某城市2003~2015年公路客运量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残差分析和绝对百分误差(MAPE)进行择优,提高了预测精确度。最后采用组合预测确定终值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组合预测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能够提高公路客运量预测精度,为公路客运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客运交通量预测模型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量预测是在客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及历年的客运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客运量的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测算并做出预见和判断.通过对公交票价和市区人口数以及市区自行车保有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城市客运量的预测模型.其次又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某市下一年的客运量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同时建立客运量预测模型.并对两种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比较,将两种预测模型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进行了对比,进一步检验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公路客运量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提前掌握客运量的变化发展趋势及规律,是为职能部门制定公路客运发展规划和配置基础设施的基础。提出基于向量投影法的加权几何平均的组合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城市2003-2015年公路客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公路客运的发展规模和规律,采用改进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在传统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中引入生态学中的种间竞争模型Lotka-Volterra(LV)理论,首先通过定性分析与客运需求相关的经济、社会、交通环境及其他客运方式竞争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构建因果回路图对各因素与公路客运量进行因果反馈关系分析,同时引入LV理论判定系统中模糊的动态关系。接着通过交通化改造后的LV判定方程,确定反馈关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及系统流图中微分方程,对各影响因素子模型中影响因子与公路客运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对传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改进优化,建立具有时变性的动态LV-SD模型。最后以江西省公路客运量预测为例,根据公路客运量与各影响因素模型中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选择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居民消费水平、公路里程、民航客运量、铁路客运量、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等影响因子作为量化指标代入预测模型,用2013~2018年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利用Vensim软件分析预测了基于LV-SD模型下江西省2019~2025年经济高、中、低增长3种情景下的公路客运量。结...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邳州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为例,对邳州市公交线网及场站布局进行研究,提出构建功能明确、配置合理的三级公交网络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其他中小城市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国内对民航客运量定量研究方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用国际上流行的X-12-ARIMA和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对我国民航客运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分析和预测.实证研究表明,周末效应或闰年因素对我国民航游客运输量变化没有造成显著影响,而春节、SARS事件却是引起民航客运量大幅波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季节调...  相似文献   

11.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国交通发展踏上新征程。国家正在制定《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各省市(区)均在积极开展交通强国示范省市(区)建设。在阐述交通角色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交通发展现状与差距,总结了世界强国交通发展经验与启示,阐述了中国建设交通强国的机遇与挑战,解读了交通强国建设内涵关键突破点,提出了大力推进交通一体化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交通运输由高速发展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发展定位、功能作用、主要矛盾、发展重点、供给能力、服务水平、技术条件、制度体系等维度研判,交通行业生产力水平已经取得系统性突破,步入了由交通大国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进军的阶段性跨越。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迈向高质量发展呈现新的宏观特征,体现在:交通运输供需基本面持续旺盛,具备抢占科创高地的比较优势,客货运输需求呈现分布广尺度、结构复杂性和层次多样性,资源、资金等要素投入趋紧,新发展格局下运输格局变化不确定性加大,基本国情决定了运输结构性问题将长期存在。提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交通运输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提升网络效率和服务品质,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创新发展智慧交通数字交通,全方位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促进共同富裕为使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国外奥运交通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分析,对北京奥运交通进行预测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奥运交通的特点进行研究,其中分别详细研究了客运交通需求的特点和客流分布的特点。针对奥运交通的特点,研究相应的交通对策,其中对ITS技术在奥运交通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必须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建国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确有很大发展,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趋严重,而铁路运输尤为突出,投资少、负荷重、基础设施日趋恶化.因之,发挥以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运输系统综合效率,已属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组建上海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 ,建成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信息交换系统 .以运输信息为资源 ,提高运输效率 ,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 ,最终达到运输经济增长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在实施货运集中化中,铁路基层单位关心的一些问题,指出货运集中化的本质是实现铁路货运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并就解决停办车站货运业务以后的效益、人员安置、运量是否会流失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论述了山西交通运输与山西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交通运输仍是山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从山西水运的现状着眼,分析了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发展水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指出水运是未来山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就如何发展山西水运事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路段通过能力的运输系统成本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提供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以路段通过能力为基点,以经济成本为基础,分析了基础设施子系统和运输子系统的成本构成,并建立了对应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路段通过能力将基础设施子系统成本和运输子系统成本统一起来构建运输系统成本模型;该模型能反映交通运输系统价值流转的要求,可以为投资能力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佳的投资取向提供依据;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成本,寻求低成本的运输通过能力;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不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不同运输方式运输能力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提高运输效率为中心,加强运输组织,确保2004年大秦线1.5亿t运量任务顺利完成的计划部署,并从货运计划、编制日班计划、行车组织及施工组织等方面,时运输组织工作做了合理安排,并对实现更高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运输分析工作的现状,探讨了开发运输分析系统的意义,详尽介绍了运输分析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项目、系统要求、信息采集和维护及系统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