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仅源自于公民的知情权,也源自于教育的公共性和社会治理。教育的公共性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逻辑基础,公民的知情权是高校信息公开的权利本源,社会治理是高校信息公开的价值诉求。该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公众知情权的落实,推动了公众参与高校事务,增强了社会对高校的监督。然而在现实适用中存在着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对象、范围、监督与救济机制不完善,高校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机构依然缺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立法作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立法过程中需要对公民广泛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障,尤其要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救济权为主。要实现保障公民权利的价值和目标,我国必须重视立法公开、立法参与、立法利益表达、立法监督和立法救济等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隐私权,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一种人格权利,为私权。在我国现今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把隐私权规定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而只是通过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来兼顾公民的臆私权。因此,我国在对隐私权保护的司法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而这正是引起隐私和新闻知情权产生冲突的原因之一。而作为实现公众知情权的栽体,新闻知情权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众所周知,隐私权与知情权一直就是一对对立的法学范畴。而现如今生活中越采越多的冲突事件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探讨这两种权利产生冲突的原因.试图找出缓和二者冲突的措施和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环境知情权是知情权在环境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其权利主体应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义务主体主要是掌握环境信息的行政机关和企业,其客体是环境信息。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必须明确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地位、制定环境信息公开法以及建立环境知情权的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5.
立法公开与公民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公开是通过设置正当程序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的有效途径,其重要功能在于对公民广泛的权利进行全方位保障,尤其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障。保障公民知情权是立法公开的首要目的,保障公民参与权是立法公开的必然延伸,保障公民表达权是立法公开的核心价值,保障公民监督权是立法公开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李玉茹 《科技信息》2009,(35):156-156
公民权和人权是两个涵义相近、内容交叉的不同概念,文章通过对公民权和人权关系的论述,将其关系的重点落脚于权利的本质属性——自由、平等、正义上,进一步选取知情权浅谈知情权入宪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完善我国公民权和人权。  相似文献   

7.
论“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电下乡"政策中,保证农民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也是首先实现其知情权。但我国现有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仅强调经营者的产品信息直接披露义务,而忽视了政府和公益性团体对经营者产品信息的间接披露义务,又加之农民消费者大都处在信息闭塞的农村,且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需要法律的特别保护才能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家电下乡"政策有效实施,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立法上明确经营者和政府的产品信息披露责任,司法上引入集团诉讼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纳税人的知情权是纳税人有权了解税制的运行状况、税款的用途及与其纳税有关的各种信息或资料提出质询的权利;纳税人在行使知情权这一宪法性权利时不能侵害其他主体的民商权利;纳税人的知情权包括对税收立法的知情权、征税管理的知情权、税款使用的知情权、税收程序知情权及请求救济知情权等;对纳税人知情权的保护包括应当完善相关立法、强化税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健全税收司法制度、树立对税收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只有全面保护纳税人的知情权,才能切实贯彻“税收中性”原则;这对依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收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情权是民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知情权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交叉和冲突,因此知情权的实现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为前提。可采取利益衡量的方法寻求权利间的平衡,使之得到协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第 41条规定了公民享有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民法通则》第 1 2 1条规定了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 ,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此 ,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享有控告权和索赔权 ,实行权利监督。上述根本大法和基本法律的规定 ,是公民、法人对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行权利监督的法律依据 ,因此 ,实行权利监督的权利是宪法权利。文章针对目前权利监督严重弱化、甚至虚化的事实提出了应当强化和实化权利监督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公众人物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公民往往对他们信息的公开度要求较高,因为他们的信息经常会涉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理兴趣,但是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界限模糊导致了二者的经常冲突,因此需要对权利的冲突寻求一些解决方式。本文在界定隐私权和公众人物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对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角度上来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公民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信息时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公民知情权理论最早是由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被引入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之中。从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本质属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公民知情权的现状及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实施已半年多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及时、准确、便民的原则公开政府信息,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可以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  相似文献   

14.
新闻发言人从单纯发布信息逐步演进为政府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改进政府工作方式的主要内容,这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新闻学原理解读新闻发言人有助于廓清认识、健全机制、发挥新闻发言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问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得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交流更加透明顺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网络问政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生事物,对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网络问政在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但是其发展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网络法律缺失,问政缺乏保障;网络监督缺位,问政信息不安全;网络社会虚拟,问政者身份识别缺失;网络舆情泛滥,问政信息真假难辨等。我们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从而提升政府的民主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患者知情权是基于患者对自身权利处分而产生的一项法定权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长久以来,由于对患者知情权保护不力而引发的医患间的紧张局面,从父权思想影响、信息获取、法制健全三方面讨论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李孟春 《奇闻怪事》2009,(5):110-111
"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暴露出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的不足.作为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仅自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它还与<保密法>、<档案法>等上位法存在冲突,因此需要修改和完善相关立法,但更重要的是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政治参与地位凸显出来。论文通过对"公众政治参与"与"行政生态"概念的界定,具体分析公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权利意识淡薄,公民知情权的缺失和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等问题。并分析了我国行政生态现状,站在行政生态视角上,分析和探讨完善公众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开性是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精神内涵。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是指新闻传播的大众性和社会性;新闻自由是公开原则的内核和根本精神;新闻传播过程本身的公开,是新闻传播公开原则的实质性内容之一;公开性原则要求新闻传播主体在非特殊情况下,应向社会和公众公开新闻信息的来源。公开报道是公众知情权得以普遍实现的通道和基本保障;公开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源泉之一;公开是对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监督的手段。公开性的实现,需要确立“社会公器”的新闻传媒理念;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遵守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环境知情权是环境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行使环境监督权的基础.目前对环境知情权已有一个初步的立法框架,也有学者从法学理论方面进行了一定探讨,例如,朱谦~([1-3])研究了环境知情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及客体范围,提出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受到损害时应寻求行政和司法救济;周卫~([4])、王明远~([5])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知情权的制度性规范及其对中国环境立法的借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