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AIMD算法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预测反馈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反馈控制算法———预测反馈控制,它满足了拥塞控制的效率性和公平性要求,克服了AIMD算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与原理,讨论了反馈控制在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中应用,提出了建立反馈控制机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义线性系统的三种等价形式的相关定理,讨论了静态反馈控制对一类广义系统的极点配置,即分别讨论了选择什么P反馈控制和P-D反馈控制能除去该类系统的闭环系统的无穷极点,得到了该类系统的闭环系统有穷极点集;并且对这些有穷极点进行任意的配置时发现,在改善系统属性方面P-D反馈控制优于P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4.
分别阐述了自治单种群反馈控制生态模型,非自治反馈控制单种群模型和差分反馈控制单种群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尚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瑞鑫  郭言  薛郁  施映 《广西科学》2016,23(3):206-211,215
【目的】寻找抑制拥堵、控制交通排放的可行方案。【方法】在交通流格子流体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道路上所有车流对当前车流的作用,构造平均场反馈控制方法;考虑最近邻单元车流量差的正弦变化,提出非线性正弦反馈控制方法,并通过线性分析得出其稳定性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对比这两种反馈控制方法,以及考虑最近邻单元流量差的Ge反馈控制方法和考虑下游车流流量差的Redhu和Gupta延时反馈控制方法对抑制交通拥堵的作用。【结果】4种控制方法都能抑制交通拥堵。从数值模拟结果看,控制效果较好为平均场反馈控制方法、非线性正弦反馈控制方法和Ge反馈控制方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非线性正弦反馈控制方法、Ge反馈控制方法及Redhu和Gupta延时反馈控制方法比较容易实现。【结论】控制效果较好且较容易实现的方法为非线性正弦反馈控制方法和Ge反馈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含双时滞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求得了合双时滞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周期解,并利用庞加莱定理对周期解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周期解关于时滞量和反馈控制增益变化的稳定性区域.分析了稳定性区域随时滞量和反馈控制增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反馈控制增益的相对大小决定着与之相关的两个时滞对系统稳定性区域影响的大小,当时滞量和反馈控制增益匹配适当时,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状态.此结果可为时滞反馈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热连轧凸度反馈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凸度反馈控制策略选择较难的问题,结合济钢1700ASP控制项目,从理论上推导出机架出口凸度可调范围计算的方法,由此实现了凸度反馈控制策略的选择,得出机架组合参与控制的策略,并推导出凸度偏差分配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连轧凸度反馈控制模型,完成了在线编程、调试和投入工作.至今凸度反馈控制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两个多月,生产数据统计表明,投入凸度反馈控制以后,凸度控制精度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将模糊遗传算法与混沌的延迟反馈控制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模糊遗传算法的延迟反馈控制方法.它利用模糊遗传算法强大的寻优能力来整定延迟反馈控制中的控制刚度矩阵参数,从而克服了延迟反馈控制中控制刚度难于确定的问题.对混沌Lorenz系统的仿真控制说明该算法具有快速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将经济系统中的一类多参数混沌模型 ,在参数控制法的基础上 ,对延迟反馈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基于预测的反馈控制方法 .该方法解决了控制局部稳定性的条件问题 ,并对稳定性给出了充分必要条件 ,也从理论上克服了延迟反馈控制中增加维数的弊端 .该方法控制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本文通过两例具体的经济混沌模型进行了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预测的反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具有简化转向阻力矩模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提出基于横向动力学反馈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模型的时域仿真,通过实车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横向动力学反馈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改善了车辆的动态性能,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反馈控制效果比单独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多臂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序体阵列采用“阵列”而非“矩阵”的形式描述多臂机器人系统的拓扑结构。基于低序体阵列,运用偏(角)速度、广义速率等概念,形成多臂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模型。该模型以偏(角)速度为方程系数的基本组合模块,具有形式简洁且易于化的特点。以双臂机器人刚性夹持物体为例,讨论了该算例的运动学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字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网上机器人的实现机制及机器人排斥标准,结合用Java开发的中文即时搜索工具,介绍了网上机器人的较完整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点焊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焊接电源、焊钳和焊接控制器的现状和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介绍了汽车制造厂点焊用新型机器人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拟人型空间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形态,推导出其在空间操作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式;采用神经网络设计空间拟人机器人的控制机制;通过基本动作训练算法.可能实现空间拟人机器人协调地自由飞行或操作.  相似文献   

15.
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拉格朗日法推导出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得出驱动力矩的表达式.通过对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的主动关节等效惯量、耦合惯量和驱动力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运动规律,机构的位形对系统的主动关节等效惯量、耦合惯量和驱动力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MOTOMAN-HP3型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MOTOMAN-HP3型机器人具体结构特点,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求出正逆解.并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过程中,对关节运动范围的转换规律进行了研究.为机器人运动分析、离线编程、轨迹规划等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面向生物工程实验的微操作机器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讨论了一台面向生物工程应用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关键技术.首先,给出了它的硬件体系结构和逻辑结构,它由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其中传感系统由显微镜和CCD摄象系统组成.其次,对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讨论.显微视觉是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基于此技术完成了两项功能,即微针的纵向定位和自动寻针.最后,给出了微操作机器人在生物PCR反应实验中的一个成功的应用实例,证明了上述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装配作业中机器人位置调整的几种常见方法;提出采用外部传感器的主动适从位置调整方法与柔性装置的被动适从位置调整方法的有机结合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YG—1机器人的研制实践.给出了一种用于腰部有谐波传动的操作机变惯量扭振分析模型,建立了仿真程序,并对YG—1类型的机器人操作机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该类型操作机设计和结构改进的有关意见。  相似文献   

20.
凿岩机器人作业前必须首先确定车体的空间位置.作者在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车体定位的方案,以隧道激光束为基准,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凿岩机器人车体坐标系与隧道断面绝对坐标系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编写了快速求解程序,使在理想断面上设计的爆破孔的位姿方便、快速地变换成机械手各个关节的变量,实现机械手在运动空间的定位,为凿岩机器人的实用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