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殿荣 《科技信息》2012,(33):156-157
本文采用先进的机械设计理论对ZL50装载机液力变速系统进行设计计算。首先,根据装载机的速度和最大牵引力要求设计装载机的液力变速系统;然后,通过对装载机进行牵引特性计算并且评价其性能,为装载机的总体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永磁同步电动轮驱动技术在装载机上的性能表现进行了理论与试验分析,表明基于弱磁控制算法的永磁同步电动轮能完全适应装载机的行驶、制动、牵引和转向等各种工况,也能相互高效协同工作.用改造的ZLM15B装载机在水平水泥路面上进行了上述工况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永磁同步电动轮在行驶和牵引工作时效率可达90%以上,能自适应差速转向,制动过程中电动轮之间转速、转矩的一致性非常好.  相似文献   

3.
5t装载机变速箱是装载机核心部件,箱体的强度和刚度直接关系到装载机能否正常运行.分析了变速箱箱体的结构布局及工作工况,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箱体有限元模型,包括箱体实体模型简化、网格划分、约束和载荷添加,分析了有限元计算结果,并对变速箱结构设计、工艺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传统基于经验和类比的设计方法不能设计出截面形状优化的装载机铲斗,不能定量分析铲斗形状变化对装载质量和掘起力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铲斗设计方法.通过灵敏度分析建立铲斗回转半径与铲斗斗容、装载机掘起力之间变化曲线,根据灵敏度曲线定量分析铲斗回转半径对铲斗斗容和装载机掘起力的影响程度.提出在满足铲斗斗容设计允许误差的前提下选取装载机掘起力最大的点来确定对应的铲斗截面几何形状参数,并以某型号装载机铲斗设计为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定量分析铲斗截面几何形状参数对铲斗装载性能的影响,可以支持铲斗快速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5.
装载机工作装置强度直接关系到整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对工作装置进行精确的强度分析是改进设计和研制新结构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强度设计的可靠性,缩短新结构研制时间,我们试用电算来确定工作装置强度设计中典型工况、采用模型模拟静载电测和平面有限元法来测定和计算工作装置的应力和应变.在论述、计算、试验、分析、比较后,尤其经过样机实测,证明上述各种方法是装载机工作装置强度设计中精确、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装载机铲斗为研究对象,在对铲斗结构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借助田鼠爪趾弯曲轮廓形状的测定结果,设计了一种仿生装载机铲斗.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铲斗在铲装土壤的仿真过程中对土壤的扰动情况,即土壤单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和在垂直方向的位移,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仿生装载机铲斗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从仿生学的角度为装载机铲斗的高效节能改进设计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装载机载重检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装载机作业时的转矩进行分析,适当简化相关参数,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采用单片机80C196KB,设计了装载机载重量检测的实现方案.根据装载机故障信息的自身特点,基于GSM(global standar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模块TC35,实现装载机与远程控制中心之间的双向无线通讯.最后给出相关的软件设计,主要分析了其中几段关键的程序流程.通过上述软硬件的设计,本方案实现了对装载机载重量的实时检测,并对过载等故障信息进行处理.由此显著地提高了装载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回收车辆在城市工况运行时的制动能量,降低工程车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车辆的综合性能,采用并联式液压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进行参数匹配计算,提出定比例复合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利用AMESim软件对车辆的能量回收与释放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并对能量回收过程中二次元件的排量变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需求制动强度较低时,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对车辆进行制动和能量回收,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二次元件排量的变化对制动时间有较大影响;在保证制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利用能量回收系统提供的制动力是提高能量回收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对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在电磁制动器研发过程中方便地进行实验,设计并加工了一款简易制动机构,并在Ansoft软件中对其模拟仿真、检测,结果表明其制动性能符合实际车辆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装载机节能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针对目前国内外对装载机节能方面的研究,本文从传动系统取消液力变矩器、实现自动换挡,行驶系统采用液压驱动系统,转向系统采用独立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参数匹配和控制策略,制动系统能量回收方面进行总结研究分析,来降低系统能量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装有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在下坡时能以稳定的速度行驶,以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和励磁电流的关系为依据,应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实现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无级调节.分析了车辆下坡运行的工况,以车辆的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作为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控制依据,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无级控制策略,并绘制了控制流程.利用实车的不同初始运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车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实时控制能使车辆在坡道上以稳定的目标速度行驶.  相似文献   

12.
多轴工程车辆制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型多轴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制动过程的受力分析 ,对车辆的制动性能进行仿真计算 ,为求解多轴单车整机制动性能参数计算的静不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可预测大型工程车辆的制动性能 通过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 ,对整机进行性能试验 ,试验与计算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液力变矩器在装载机作业过程中的动态特性,首先进行了液力变矩器台架试验,得到其静态原始特性;然后对某ZL50装载机的V型铲装作业和运输作业进行了测试.在对试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工况下发动机转矩的分配情况.根据牛顿定律,建立了液力变矩器的数学模型,并以此研究了液力变矩器在两种工况下的动态特性.通过对比液力变矩器变矩比的动态试验值与静态值,发现:装载机运输工况下液力变矩器可以按静态原始特性进行匹配等计算,但铲装作业工况下变矩器角加速度波动范围过大,必须考虑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型多轴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制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对车辆的制动性能进行仿真计算,为求解多轴单车机制动性能参数计算的静不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可预测大型工程车辆的制动性能。通过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对整机进行性能试验,试验与计算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新型装载机工作装置受力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式的八连杆工作装置的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动臂进行性能分析。取其偏载工况为例,计算出动臂在极限偏载情况下各个铰接点的受力情况,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动臂的应力分布云图及变形图,并找出动臂的危险点和应力集中区域,在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中予以重视,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评述了目前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各种设计方法,分析了具有放平性能的反转式连杆机构的设计特点.基于大量的作图、分析以及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提出满足连杆运动要求的综合图解设计法;并作过初步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崔宇翔  黄秀聪 《科技资讯》2010,(17):124-124
当前工程机械的先进技术大部分集中在操纵和控制上,要解决控制问题必须引入具有良好控制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电子技术的装载机铲斗设计,使装载机的操作更为简单。电控装载机铲斗采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来控制装载机的转斗油缸,通过动臂转角和铲斗相对动臂转角的反馈来自动控制铲斗的角度,实现自动平移。选用复合形法编写优化程序,结合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数学模型对工作装置进行优化设计,而且基于电控的优化能获得更大的传力比。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带计算程序的电脑作图法来设计装载机的工作机构,不仅能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而且可通过人机对话来选择其最佳设计方案及参数。本文以轮式装载机ZLM-50型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标准现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目前,对于整车制动系统的研究主要通过路试或台架进行,由于在汽车道路试验中车轮扭矩不易测量,因此,多数有关传动系、制动系的试验均通过间接测量(如测量加速度、减速度、时间、距离等)来进行。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其车轮与地面的作用力是汽车运动变化的根据,在汽车道路试验中,如果能够方便地测量出车轮上扭矩的变化,则可为汽车整车制动系统性能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试验数据和性能评价。当车辆制动时,由于车辆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所以才导致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至0,对这一过程中车辆受力情况的分析有助于制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因此制动过程受力情况分析是车辆试验和设计的基础,由于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一般在实际中只能建立简化模型分析,通常人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制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测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装载机驾驶员作业舒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多状态切换减振器的装载机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分析了阻尼多状态切换减振器的设计原理及油液流动行为,建立了阻尼多状态切换减振器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获取了减振器4种阻尼状态下的复原阻尼系数和压缩阻尼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装载机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混杂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用于座椅半主动悬架的权值系数模糊自适应调整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并在随机路面激励输入下进行了控制策略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装载机半主动座椅悬架及其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座椅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降幅达35.71%,同时改善座椅悬架动行程达30.88%,驾驶员作业舒适性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