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作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弄清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就重庆"双选"会和我院"双选"会的情况,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从学院和大学毕业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2014年我国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转向"深入",互联网对民众生活全方位渗透程度进一步增加.同时,全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建设了和国际互联网连接的校园网系统,这为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就业搭建起了广泛、便捷、高效的信息环境.分析和研究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进行求职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因素,挖掘利用互联网络促进求职就业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有效提高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观念的树立与健康择业心理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选择职业终究是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到底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因此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形成健康的择业心理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观念的树立与健康择业心理的形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萌 《科技信息》2008,(5):53-54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美国政府作为是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导,日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统一就业制,德国政府作为是咨询、指导、服务.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善适应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培训指导服务机制、完善大学毕业生创业与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的政策、建立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站、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就业情商"往往成了能否顺利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商"偏低之现状,亟待高校进一步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时滞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供、需与工资率之间偏离均衡状态,通畅的就业信息传递机制缺失是大学毕业生非充分就业的关键变量,大学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缺失加速了这一态势的发展。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下,重视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建立,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生产能力与配置能力,强化政府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有助于在新常态下推动更多大学毕业生尽早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严峻的形势,探索和构建新型实习模式.通过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生顶岗就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指出高校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新型模式可以使企业的录用过程更加有效,有助于学校完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三赢".  相似文献   

8.
"云求职"作为以网络招聘平台为载体的就业渠道,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备受关注,但现有研究却鲜有考察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以疫情防控时期高校毕业生普遍采用的"云求职"方式为切入点,对500名2021届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回归分析发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求职渠道差异会影响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家庭相对收入、学习成绩、"云求职"渠道是高质量就业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家庭相对收入情况起负向预测作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和"云求职"渠道起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把握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动态和规律,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其生源登记表作为原始数据,通过数据汇总形成以省份为单元的统计数据,并将其绑定到GIS格式的中国行政区划地图上,制作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布图.制图时,采用GIS的统计制图功能生成了直观可视化毕业生就业情况省级差异的专题图件.  相似文献   

10.
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的首位,政府报告又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体现了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就业人群的主体,其就业稳定性关乎我国整体就业稳定。文章以往届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就业稳定性调查。调查主要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专业对口程度、离职原因、职业规划教育等角度对毕业生的就业稳定问题进行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非是大学生多了,而是他们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及各种有利于到农村就业的政策的实施,走向农村必然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2.
以吉首大学2015—2019届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为例,从就业行业、就业岗位和就业区域3个方面分析了统计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态势良好,具有就业行业选择多和就业岗位专业性强的特点.根据统计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针对提升西部地区统计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以及深层次的改革,国内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迅速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就业难"成为众多高校和大学毕业生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作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成为了各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面对每年迅速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制定各种各样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社会大肆宣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学校在临大学生毕业时进行各式各样的培训、大学生自身恐慌,仿佛大学毕业生就业真的就成了一个难题。本文从政府、学生、社会舆论三大角度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和构建符合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生实际的就业指导、信息搜集指导、就业补助、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辅导及政策指导等层面的就业帮扶.指出就业帮扶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提升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实效,实现毕业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原来计划分配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了"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但现阶段."自主择业"不等同于"自由择业",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还有一些政策上的约束,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城市,政策约束更为明显.有些毕业生就是因为对这些政策约束不关心、不在意、不了解,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临近年底.又是博士生答辩和派遣高峰,笔者仅列举几个在工作中碰到较多的实例,供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在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试图对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对该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麦可思2008年和2009年湖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以及课题组对2009届湖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调查等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从就业的总量与需求、就业质量与结构、就业观和就业的流向与收益等方面,对湖北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研究湖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度势。据权威部门统计,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有可能达到38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找"饭碗"?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及其产生原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并对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