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日本是个岛国,地势较低,形成冰川的条件较少。现在虽然没有达到雪线以上高度的高山,但在第四纪冰期确实有一些山地在雪线以上。以保存到今天的冰斗底高度来看,第四纪冰期的雪线高度在北、中日本阿尔卑斯为2,600米、南日本阿尔卑斯为2,900  相似文献   

2.
通过祁连山区白榆起垄覆膜育苗试验研究,从白榆种子采集、整地做床、覆膜点播方法、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白榆覆膜点播育苗技术。同时,试验结果表明,白榆种子采用ABT6生根粉50ppm溶液浸泡种子1~2h,育苗后发芽率、根长、细根数量、苗木高度、地径均要优于对照,该项技术为白榆在祁连山浅山区育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志麟  李博 《科技信息》2011,(1):118-118,110
根据冰川地貌和地形特征,岩性和冰川沉积物的风化程度,认为贺兰山地区发育冰川作用,既末次冰盛期(LGM)。根据平衡线(ELA)处6-8月多年平均气温T)和年降水量(P)的关系,计算贺兰山理论雪线高度为4724±100m。本文分别采用冰斗底部高程法(简称CF)、冰川末端到山顶高度法(简称TSAM)、冰川末端至分水岭的平均高度法(,称Hofer)及积累面积比率法(简称AAR)来计算贺兰山古雪线的高度为3035-3178m,平均值3101m,考虑到末次冰盛期后地壳上升67m,当时实际雪线高度为3034m.冰盛期的雪线降低值为1623±100m。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现代冰川学有关雪线的理论和庐山地区气候资料,考虑青藏高原第四纪大规模上升对中国东部环境的影响,讨论了庐山地区的第四纪雪线问题,认为在更新世中,越到晚期庐山的雪线可能越低。末次冰期时最低(大约3000米),它没有可能下降到H.V.Wissmann等所提出的800-900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渠春喜  崔贵文  冯建华 《甘肃科技》2012,28(11):130-131
系统总结了30多年来,在祁连山东端华隆林区,从事青海云杉育苗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措施,基本掌握了青海云杉在高寒山区的育苗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区地形复杂,在温暖季节,空气对流加剧形成积雨云,产生强烈的雷雨或冰雹。位于祁连山东段天祝县的降雹时间集中于6~8月。肃南县的主要降雹时段在6~9月。民乐县沿祁连山区降雹时间集中在7~8月份。降雹时间多集中于午后14~17时。冰雹对林业生产的危害主要在种子园、母树林、幼林地和苗圃地。根据林区冰雹发生规律和现有气象监测条件及群众观察群经验,提出了冰雹灾害预报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面向地理对象的影像分析法,从祁连山区选择其中一幅典型区域采集训练样本,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深度神经网络法3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之上从毗邻区域多时相Landsat 8 OLI影像中提取出整个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空间信息,并从精度评价和邻接区域边界一致性等方面对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深度神经网络法3种分类器的泛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深度神经网络法的信息提取精度最高,泛化能力最好,对50幅影像的平均总体精度达到96.63%, kappa系数为0.78.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李四光就已开始对我国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冰川发育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在冰期时的古气候、山体高度及雪线高度的研究,认为气候变冷和高山存在是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冰川发育最关键的条件。尤其是后者对发育冰川起着积极和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祁连山林区风的发生概况。调查了大风对祁连山区森林造成的危害,主要有风倒风折、幼树风干、种实风吹早落和引发传播病虫害。总结经营管理经验,提出了防止或减弱森林风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al System)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7年7月19日发生在祁连山区的一次比较典型的地形云降水过程中云和降水的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模拟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ARP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面降水分布及其发展演变特征;祁连山北坡陡峭地形的抬升作用是祁连山云系降水的主要动力机制;祁连山地形云和降水的微观结构随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植被护坡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青海省植被护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祁连山区采用浆砌石骨架内填土和藤蔓植物护坡;青南地区宜采用草皮覆盖裸露基质的方法;在柴达木盆地可利用抗盐碱植物和防沙墙或秸秆网格法固沙护坡。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雪线在原行星盘中的整体演化行为.盘子模型中新的数值结果被采用来模拟各种物理机制(包括从中央原恒星到吸积盘上的辐射,热电离机制引起的粘滞系数,引力不稳机制,光致蒸发机制,最新的中央原恒星的半径和表面有效温度).盘子模型中,雪线随着时间演化的整体变化趋势如下:雪线首先向外扩张至一个最大值,然后再向内收缩.而且雪线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剧烈的抖动,这是一个新的现象,值得进行更深的研究.雪线抖动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引力不稳机制,原行星盘中的四个产热机制,磁转动不稳机制等等.另外,还研究了雪线在原行星盘中的演化行为和抖动行为对父辈分子云核的性质参量的依赖关系.发现雪线的演化行为和抖动行为对父辈分子云核的性质参量(质量M_(core),和角速度ω)和流体动力学参量α_(min)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InVEST模型的水源供给模块,对祁连山区天涝池流域的水源供给能力进行估算,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水源供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nVEST模型水源供给模块在本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相对误差为7.52%;在自然发展优先、经济发展优先和环境保护优先情景下,模型模拟水源供给量分别为2.51×10~6、3.16×10~6、2.18×10~6m~3;与当前情景相比,经济发展优先情景下,流域水源供给量增加,增幅约为25.78%,环境保护优先情景下,水源供给量减少,降幅约为13.37%;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会使流域内水源供给能力减少,只关注水源供给前提下,当前关于祁连山区以增加森林面积为主的生态恢复策略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黑河上游多年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力超 《甘肃科技》2010,26(3):52-54
利用札马什克、祁连两水文站的多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黑河干流上游东、西两岔山区平均气温总趋势明显升高,1997年开始发生显著跳跃变化;降水量有缓慢上升的趋势;而年蒸发能力却略有下降的趋势,局部地区增温变湿。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水土资源现状和沙化土地成因的过程中,提出防治措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产业调整,科学分配水土资源;落实生态移民,减轻生态压力;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建立生态用水保障机制,加强祁连山区和下游的荒漠与绿洲交互区森林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崂山古冰川遗迹的地质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崂山是中国海岸线上的最高峰。研究发现,崂山发育有典型的古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拥有我国东部罕见的冰碛海岸和冰碛扇等地貌类型。更新世期间,崂山至少发育过4次古冰川作用。更新世早期,崂山东部的雪线为60-90m(现代海拔),崂山及其周围共发育60余条古冰舌,东部的冰舌一直伸入黄海之中。孢粉组合特征说明,崂山在冰期具备形成冰川的气候条件;堆积物粒度曲线显示为冰川成因的沉积特征。研究还发现,中国东部的古冰川遗迹可能大部分被埋藏起来;区域地形特征和当地气候条件是决定雪线高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崂山是中国海岸线上的最高峰。研究发现,崂山发育有典型的古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拥有我国东部罕见的冰碛海岸和冰碛扇等地貌类型。更新世期间,崂山至少发育过4次古冰川作用。更新世早期,崂山东部的雪线为60~90 m(现代海拔),崂山及其周围共发育60余条古冰舌,东部的冰舌一直伸入黄海之中。孢粉组合特征说明,崂山在冰期具备形成冰川的气候条件;堆积物粒度曲线显示为冰川成因的沉积特征。研究还发现,中国东部的古冰川遗迹可能大部分被埋藏起来;区域地形特征和当地气候条件是决定雪线高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提 要 祁连山前山盆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一直是困扰水文地质研究的难题。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分析了山盆构造的电性特征,并对祁连山山前大断裂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钻孔资料探讨了祁连山前山盆构造两侧的岩性、基底埋深以及水利联系。通过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山区地下水向盆地运移的阻水与透水机理。研究工作为黑河流域水资源模拟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我国西北内陆盆地类似地区山盆之间的水量交换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前山盆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分析了山盆构造的电性特征,并对祁连山山前大断裂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钻孔资料探讨了祁连山前山盆构造两侧的岩性、基底埋深以及水力联系。通过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山区地下水向盆地运移的阻水与透水机理。研究工作给出了该地区水文地质特征,为黑河流域水资源模拟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中国西北内陆盆地类似地区山盆之间的水量交换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西段蛇绿岩型超基性岩化学成份与含铬性关系分析郭原生,李汉业,孙淑荣,傅学明(兰州大学地质系,兰州730000)祁连造山带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构造单元,北祁连西段是古蛇绿岩分布比较典型的区域。1988年以来,作者对祁连山西段,北祁连和中祁连托赖山以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