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troductionRecently,a new self- assembly technique has beenintroduced by Decher based on the electrostaticattraction of counter- charged polyelectrolytes[1,2 ] .Through a layer- by- layer ( LBL) adsorptionprocess,two oppositely charged components canbe built up on a substrate to form a nano-composite multilayer film. This techniquesignificantly enriches the methods of thin filmproduction and is promising for variousapplications[3 8] . With more understanding on the self- assemblymechanism,…  相似文献   

2.
从印染厂排出水中分离出了两种细菌。其中的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p.X_(13)菌株对五种偶氮染料均有脱色作用。脱色率达75%以上;脱色产物中有芳香胺,但X_(13)菌株对苯胺在振荡培养或深层静止培养条件下均无降解能力。另一种,无色细菌Achromobacter sp.A_8菌株对脱色过程中产生的芳香胺则具有降解作用,其降解能力也因培养条件而异。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其降解芳香胺的速率远比静止培养时为快。  相似文献   

3.
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分子设计和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工程的角度简述了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分子的设计原则,对尿素衍生物,间二取代苯衍射生物,芳香硝基化合物,有机盐,芳发环化合物,含偶氮基团化合物,金属有机化物合物等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分子的设计,合成,性能与结构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抽吸模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芳香胺释放量的影响,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这3种抽吸模式下分别抽吸了15种市售卷烟,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了主流烟气中4种主要芳香胺的释放量.结果表明:①混合型卷烟芳香胺释放量明显高于烤烟型卷烟;②与ISO方案相比,采用Massachusetts或Health Canada抽吸模式,卷烟烟气芳香胺的释放量均显著提高;③抽吸模式的改变对高滤嘴通风率卷烟芳香胺释放量的影响更为显著;④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含量与芳香胺释放量呈现不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香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进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检测并分析了16种河南香稻及非香水稻品种籽粒中主要的代谢物质.结果表明:改进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水稻籽粒中的主要代谢物质;在供试香稻品种籽粒中,发现15种相同的主要代谢物质,它们在不同的河南香稻品种中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供试河南香稻品种籽粒中所特有的主要代谢物质共有5种,分别是环戊硅氧烷(Cyclopentasiloxane)、环己硅氧烷(Cyclohexasiloxane)、环氧乙烷(Oxirane)、十二烷(Dodecane)和苯酚(Phenol),它们可能参与香稻的抗病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对苯二甲醛和4,4’-二氨基偶氮苯衍生物为原料合成得到了3种含偶氮基聚席夫碱化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取代基为-OH时聚合物最大紫外吸收波长λmax最大,荧光光谱显示3种聚合物荧光性都比较弱.采用不含偶氮基的类似结构的聚席夫碱化合物作对照,表明偶氮基团的引入减弱了聚合物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7.
在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时,聚电解质是必不可少的.文中的聚电解质MS是由马来酸酐和苯乙稀共聚合成,它的大分子碳氢主链以多羧酸和多芳基取代为特征.在胶囊化过程中,聚电解质MS通过电荷效应,使能生成胶囊壁材的三聚氰胺—甲醛预缩体聚拢在胶囊核心的表面,进行原位聚合,所生成的不溶性产物逐步固化为壁材.阐述了该聚电解质的乳化、稳定、催化和定位效应,以及不同马来酸酐—苯乙烯合成比的聚电解质对于微胶囊颗粒大小、气密性、包容量和显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 Results Tropolone,2-hydroxy-2,4,6-cycloheptatrienone,an isomer of benzoic acid,a seven-membered,non-benzenoid aromatic molecule possessing three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with a carbonyl group.The studies of tropolone forms complexes[1] with many metals became more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science,agriculture and medicine.In the course of our studies on the chemistry of 5-substituted tropolone derivatives[2],the synthesis of new tropolone azo derivatives ...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广西三盆地3种第三系褐煤的多环芳烃特征,主要包括芳香倍半萜,二倍半萜和三萜类。其中以陆源奥利烷,乌散烷和羽扇烷前生物衍生而来的单芳于四芳三萜烃类为主,芳香二倍半萜,倍半萜次之 。  相似文献   

10.
以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为底物,先对其进行重氮化,再与一些活性芳环偶联,得到十一种偶氮化合物.经以不同有机溶剂重结晶和/或薄层谱分析提纯,测定了溶点及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光降解产物及机理,筛选不含产生致癌物、具有优异的日晒和湿处理牢度的代用偶氮染料,设计并合成了21种H-酸偶氮染料,以1H-NMR和紫外可见光谱对染料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生物阴极可以强化偶氮染料在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脱色降解过程.针对三种不同的生物阴极构建方法进行了评估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可以加速偶氮染料在阴极的脱色降解,反应过程基本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其中利用生物阳极反转方法构建的生物阴极展示出了最大的催化电流(0.12 mA)和偶氮染料去除效率(85.2%),厌氧污泥接种方法构成的生物阴极在电子回收率方面具备优势(71.8%).对生物阴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电极表面存在着大量与电化学活性和偶氮染料脱色功能相关的微生物,表明生物阴极的强化作用与微生物膜的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交联壳聚糖膜对偶氮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交联壳聚糖膜(CCS),研究其对不同偶氮染料的吸附脱色机制;以甲基橙为对象染料,比较了不同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结构复杂的染料,其脱色效果较差;以交联壳聚糖膜作为吸附剂,其稳定性比单纯壳聚糖膜好,脱色效果优于活性碳.  相似文献   

14.
三维电极法和Fenton试剂法对染料废水处理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分类归纳法分析了活性碳纤维 ( ACF)三维电极法和 Fenton试剂法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 ACF三维电极法对各类染料的脱色率都很高 ,对还原染料、直接染料的总有机碳( TOC)去除率较高 ,且效果稳定 ;Fenton试剂法的效果受染料种类和结构的影响较大 ,但对相似结构、相同种类染料的处理效果相似 ;对还原蒽醌类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和 TOC去除率较差 ;对偶氮类染料的色度去除率和 TOC去除率较高 .两种方法对染料废水的适应性不同 ,但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对偶氮类合成食用染料日落黄的还原峰电流和电位扫描速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在汞膜电极的表面发生了吸附,日落黄在银基汞膜电极上的伏安特性是与吸附密切相关的.日落黄首先吸附于汞膜电机的表面,然后在氨离子参与下,从电极获得电子,还原所生成的联亚胺衍生物不稳定,迅速在氢离子的参与下继续反应,最终是偶氮键断裂,形成相应的芳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五个肯尼亚红碎茶和我国的滇红工夫进行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从六个茶样中一共检测出152种香气成分,其中1号茶样59种,2号茶样66种,3号茶样52种,4号茶样61种,5号茶样63种,滇红工夫58种.滇红工夫、1号、5号和3号茶样以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主要香气成分总量的60.71%,50.76%,47.33%和37.13%.2号和4号茶样以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42.52%和36.57%.参照Owuor香气指数(F1),1号、5号和滇红工夫茶样的F1值最高,其次是3号茶样,2号和4号茶样的F1值较低.F1值越高的红茶,其香型较好,这与实际茶叶审评中香气审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间苯二胺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为单体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两种含偶氮苯侧链的聚酰亚胺。实验中采用了两条合成路线:(1)通过化学亚胺化合成聚酰亚胺,再通过后偶氮偶合的方法将偶氮苯生色团引入到聚酰亚胺分子链,从而得到了带有偶氮苯侧链的聚酰亚胺;(2)先合成带有偶氮苯侧链的聚酰胺酸,再通过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文中对这两种路线得到的聚酰亚胺进行了特性粘度、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表明这两种聚酰亚胺的结构基本一致,而路线(2)得到的聚酰亚胺的特性粘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稍高于路线(1)得到的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具有合成H2O2和光催化性能的双功能新型复合电极,双功能复合电极是将TiO2/C光催化剂负载在具有合成H2O2性能的新型载体上形成的,实现了光化学氧化与光催化氧化在同一电极/溶液界面上的联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空气电极工作电流密度对偶氮染料分子活性艳红(K-2BP)的氧化降解速度有影响,i=15mA/cm^2,速度达到最大。实验发现偶氮染料分子在复合电极表面的吸附量与反应速度密切相关。文中讨论了复合电极的作用原理及其稳定性、偶氮染料分子的氧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福鼎大白茶、黔茶1号、黔茶8号茶树鲜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3种不同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其中福鼎大白茶44种,黔茶1号35种,黔茶8号50种,共有香气成分17种,占全部香气物质的百分比达到90%以上.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青叶醇、乙酸叶醇酯、水杨酸甲酯和己醛在3个茶树品种(品系)鲜叶中含量较为丰富,共同作用形成茶树鲜叶清香;芳樟醇、香叶醇、4-戊烯醛、青叶醛、壬醛、乙酸叶醇酯、水杨酸甲酯等物质在3个茶树品种(品系)间含量差异较大,可作为关键香气物质进行茶树品种的鉴定区分.3个茶树品种(品系)的萜烯指数为福鼎大白茶(0.73)、黔茶8号(0.65)、黔茶1号(0.89),黔茶1号萜烯指数接近野生大树茶,说明筛选出黔茶1号的湄潭苔茶群体品种是较为原始的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以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PAO)为原料,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研究了超高温(350℃和400℃)作用对PAO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反应产物的结构组分差异.结果表明:聚α-烯烃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深度热裂解,尤其在400℃作用下几乎完全裂解.裂解产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出178种化合物,包括19种正构烷烃(NAs)、43种异构烷烃(IPs)、56种烯烃(OFs)、17种环烷烃(CAs)、15种芳烃(AHs)、4种含杂原子化合物(HCCs)及24种α-烯烃的聚合体(PMs).350℃和400℃下裂解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37.236%和65.160%,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的大量产生是导致油品粘度变稀的主要原因,然而环烷烃、芳烃及杂原子化合物等含生色/助色基团化合物则是油品颜色加深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