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红霉素摇瓶发酵控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摇瓶发酵控制条件对红霉素发酵水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发酵条件为A1B2C2D2:前期发酵、中期和后期发酵三阶段发酵温度分别为31℃、33℃、29℃,发酵起始pH值为6.7,摇床转速控制为:0~48 h为220 r/min,48~96 h为300 r/min,96~144 h为220 r/min,144~168 h为150 r/min。优化后菌株UL5的发酵水平比优化前提高15.54%。  相似文献   

2.
真空冷冻干燥香蕉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阻法测定香蕉片冻干过程的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研究不同物料成熟度、厚度、护色剂、冻结方法、加热板温度、干燥室真空度对香蕉冻干品得率、复水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糖含量、酸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物料选用成熟度在7~8分熟,切成5~7mm厚度,选用L-半胱氨酸(L-Cys)护色,采用速冻方法冻结,干燥室真空度控制于70Pa,加热板温度0-60min~240min~300min~360min走势设定为20℃~60℃~60℃~40℃~40℃,所获香蕉冻干片品质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要点消解温度、消解时间、试液酸度的研究,得出在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时,试样消解温度、试样消解时间、试样消解酸度对试样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影响顺序为试样消解温度试样消解时间试样消解酸度;若消解温度控制在170~180℃、试样酸度约为9.2 mol/L、消解时间≥5 min时,试样中的有机碳将全部被氧化,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以糯米为和牛乳为主要原料,用藏灵菇菌进行发酵,以酸度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对藏灵菇菌发酵糯米的酸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蔗糖量和奶汁比。藏灵菇发酵糯米牛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糯米汁与牛奶比为30:70,蔗糖添加量为8 g,接种量为9 m L,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22 h。  相似文献   

5.
赵乐  郝艳阳  马志斌  王韬 《科技资讯》2011,(10):209-210
本实验针对在阿维菌素发酵过程不同阶段,采用变温控制对发酵效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前期(0~72h)温度控制在28.0±0.5℃,中期(73h~168h)提高温度至29.0±0.5℃,发酵后期(168h~240h)温度控制在28.0±0.5℃,得到的发酵液平均效价提高18.7%。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柠檬酸的生产水平,利用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对柠檬酸生产菌种黑曲霉进行了复合诱变,通过溴甲酚绿选择性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一株遗传性能稳定的高产菌株UN-08,产酸率为15.80%.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酸增幅达到26.40%,糖酸转化率为98.75%,发酵指数为1.32 kg/(m3·h).此外,通过对高产菌株UN-08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此菌株生产接种的适宜孢子数量为106~108个/mL,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4~36℃内,溶氧应采用分段控制,前期(0~40 h)应控制在0.12 m3/(m3.min)左右、后期(40~96 h)应控制在0.15 m3/(m3·min)左右.  相似文献   

7.
液体深层发酵杏鲍菇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杏鲍菇菌丝在液体发酵中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杏鲍菇最适摇瓶培养条件.实验表明,摇瓶培养适宜条件为:温度26℃、接种量为10%、pH 6.0、500 mL摇瓶装液量150 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通过10 L罐液体发酵的试验,当控制温度为26±1℃,搅拌转速200 r/min,空气压力40~50 kPa,通气量1∶0.4 vvm时,发酵3~4 d即可收获菌丝体.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以两瓜为原料,采用酶解提汁及同定化葡萄酒酵母发酵技术制取西瓜果酒的方法.实验表明:在果胶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0℃,pH值为3.5,酶解120 min的条件下制汁效果最明显;在初始糖度18%,发酵温度30℃,酸度2g/L,接菌量10%,主发酵18d,可得到酒香纯正,酒体浓厚,酒精度12%的西瓜果酒.  相似文献   

9.
牦牛酸奶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牦牛鲜奶经脱脂、乳脂标准化后加工制得酸奶.经检测,酸度为90℃~100℃,口感甜润,奶味清香可口.所用菌种比例为保加利亚杆菌:乳酸链球菌=2∶1.发酵时间为200~220min,含糖量不超过7%.  相似文献   

10.
螺旋霉素发酵滤液提取过程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进行工艺改造,研究了螺旋霉素发酵滤液提取过程中的萃取、反萃取工艺特性,考察了温度、酸度等诸因素对萃取和反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萃取、反萃取过程的最佳平衡酸度和最佳温度范围。萃取过程的相应值为pH9~10和25~35℃,反萃取过程的相应值为pH在3.5左右和15~25℃。在此基础上,从萃取机理出发推导并建立了描述萃取、反萃取过程分配系数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以上实验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回归,得到半经验数学方程,求得萃取过程的标准焓变为74.88kJ/mol,反萃取过程的标准焓变为-18.78kJ/mol。  相似文献   

11.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ICC20887为生产菌株,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发酵工艺条件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适宜初糖浓度、生物素添加量、VB1添加量、玉米浆添加量分别为90g/L、80μg/L、0.20mg/L、30g/L,发酵期间,24h前pH值应控制在6.5~6.7、后48h应控制在7.0~7.2,温度30~31℃,发酵周期应控制在66~72h.  相似文献   

12.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ICC20887为生产菌株,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发酵工艺条件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适宜初糖浓度、生物素添加量、VB1添加量、玉米浆添加量分别为90 g/L、80 μg/L、0.20 mg /L、30 g/L,发酵期间,24 h前pH值应控制在6.5~6.7、后48 h应控制在7.0~7.2,温度30~31℃,发酵周期应控制在66~72 h.  相似文献   

13.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ICC20887为生产菌株,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发酵工艺条件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适宜初糖浓度、生物素添加量、VB1添加量、玉米浆添加量分别为90 g/L、80 μg/L、0.20 mg/L、30 g/L,发酵期间,24 h前pH值应控制在6.5~6.7、后48 h应控制在7.0~7.2,温度30~31℃,发酵周期应控制在66~72 h.  相似文献   

14.
红枣汁经果胶酶降解后,经过酵母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阶段制成红枣果醋工艺,以及通过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红枣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变化,摸索红枣汁自然发酵制作果醋的最优工艺条件.从腐烂的苹果中划线分离出3株酵母茵和3株醋酸菌,并在摄像显微镜下做初步的形态鉴定后,并以此作为发酵菌种,研究不同温度、接种量、不同发酵时间对酒精度、还原糖、总糖、酸度影响.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适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3%;醋酸发酵最适温度34℃,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研究了果汁在不同温度、热处理时间、酸度,酸种类及蔗糖浓度等条件下Vc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对Vc稳定性有明显影响。高温短时加热(93~100℃,1~3min)条件下,Vc的破坏率较低;在有氧条件下Vc在pH为5~6时最稳定;EDTA,酒石酸等酸类对Vc的稳定性提高作用显著;而低浓度蔗糖(30%以下)对Vc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酸化活性膨润土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别探讨了液固比、酸度、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在酸化活性膨润土生产中对产品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最佳工艺条件,提出了提高酸化活性膨润土质量的一些途径.在原矿质量和其他工艺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固比为1.3~1.6,酸度控制在15%~25%之内,温度在95~105℃之间,反应时间为4h,可使产品的脱色力达169左右,活性度大于2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浓香型白酒的酒醅入窖温度对酒醅窖内发酵有重要影响,入窖温度是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利用冷风摊凉的方式控制酒醅入窖温度,探究入窖温度发酵过程酒醅的温度变化、物质消耗、产酒率和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摊凉有利于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出窖酒醅的理化影响不显著,对出酒率、优质率和基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有显著影响,获得了试验车间酒醅夏季最佳的入窖温度区间为22℃~23℃,能够提高2.17%的出酒率和2.06%的优质酒率,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夏季发酵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在高温季节时,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浓香型白酒酒醅入窖温度工艺参数的方法,有助于推动浓香型白酒发酵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不同厂家发酵剂对产品发酵过程及货架期内发酵产品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选择复合菌种作为发酵酸奶的发酵剂,按不同厂家菌种用量比例为1∶1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菌种用量、不同发酵温度、不同稳定剂用量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及货架期内发酵产品品质的影响,并以产品的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菌种接种量(1∶1)、不同发酵温度、稳定剂不同用量对发酵酸奶货架期内的感官评分影响均较为明显;Box-Benhnken(BBD)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菌种接种量(1∶1)为0.03‰、发酵温度为45℃、稳定剂用量为2.52‰的条件下,发酵酸奶的感官评分可达最大值9.2分,表明在该条件下,发酵酸奶货架期内的酸度指标和感官评分的稳定性都相对较好,都在可以接受的理想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陈东  陆琦  张穗生  陈英  黄日波 《广西科学》2011,18(4):385-391
以甘蔗糖蜜酒精高产菌株MF1001为生产菌株,采用双流加酸性连续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高浓度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生产试验,连续发酵15d.发酵生产线共9个发酵罐,发酵温度由1~4号罐的内置式盘管循环水控制,依次为30~32℃(1号罐)、34~36℃(2号、3号罐)、30~32℃(4号罐)、(33~35)℃(5号、6号罐)、(3...  相似文献   

20.
以木质纤维素水解后的主要单糖D-木糖为底物,研究了酸处理、碱处理、热处理、红外照射处理对取自沼气发酵池的混合菌发酵制氢过程中的产氢量和产氢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预处理方法都可以提高产氢量和产氢速率.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为100℃,20~50 min.该条件下累计产氢量和最大产氢速率较未处理的混合菌发酵分别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