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感应电机转子断条根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介绍感应电机转子绕组故障分析方法,然后详细讨论转子断条故障后转子各导条和每一段端环中电流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定子电流中转子绕组故障特征量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出特征量的变化规律:连续断条根数增加,故障特征量增加;但当连续断条数超过电机每极的导条数时,断条数继续增加,故障特征量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感应电机转子断条位置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感应电机转子断条的位置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电机转子断条位置与定子电流中转子绕组故障特征量之间的关系,转子断条位置与转子导条电流、转子端环电流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其规律性;揭示了过去人们试图把定子电流中故障特征量的大小作为电机转子断条根数多少的判据的局限性,提出了把断条引起电机的不对称性作为电机故障程度判据的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定子电流信号进行异步电机故障诊断时,转子断条故障特征频率分量常常被电流的基频分量淹没.针对这种情况,文中提出一种新型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转子断条故障方法.该方法通过转子反电动势与电流矢量的叉乘构建无功功率,然后对无功功率进行频谱分析,其中特征频率2sf被用作转子断条的故障诊断判据.同时利用该无功功率进行速...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开关磁阻电机因其双凸极结构和严重非线性电感特性所导致的在换相和单相导通时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以转速、转矩和电流为控制量的模糊滑模多重闭环控制策略。速度环采用模糊滑模控制,通过积分变换将转速差转化为给定转矩,通过比较电机瞬时转矩与给定转矩,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关断,实现转矩闭环控制;在电机换相时对同时导通的两相绕组进行转矩分配,建立转矩、电流和转子位置角的解析式,由分配的转矩求得给定的绕组电流进行电流闭环控制,从而达到对电机换相和单相导通时转矩脉动的有效抑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电机中、低速运行时,该控制系统与PID控制下的直接瞬时转矩控制(DITC)系统相比控制效果更好;电机低速运行时转矩波动稳定在±0.3N·m以内,中速运行时转矩波动稍有增大,但仍维持在±0.8N·m以内,实现了对转矩脉动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仿真软件中缺乏故障电机模型的问题,设计出了转子断条故障下的异步电动机模型。首先利用绕组折合等效原理和断条故障主要引起转子电阻变化的特点,推导出故障转子的电阻矩阵,进而实现断条故障的数学建模;然后借助Simulink软件和实际故障电机对该模型进行实现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但能够准确仿真断条故障下的电流、转速等物理量,同时还可以模拟出电磁转矩和气隙磁通等较难检测的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原实物平台,设计了相关实训课程的"虚实结合"教学流程。该故障电机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为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存在较严重的转矩脉动问题,提出在换相区采用三相绕组共同调制方法来减小换相转矩脉动;在导通区,采用滞环比较原理实现对电机转矩、磁链的跟踪控制,从而消除非换相转矩脉动。在电机转矩与输入能量之间建立联系,按照单周期控制思想,使系统能够准确控制输入能量,进而准确控制电机转矩。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采用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在换相区和导通区内的电流和电磁转矩波形都更平稳。并且当电机转速变化时,采用传统控制方法得到的电流和电磁转矩会产生波动;而采用脉动抑制方法时,电机转速变化对绕组电流的影响不大,电机能够相对稳定地输出电磁转矩,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模量频谱分析的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Hilbert变换和小波分析方法相结合,得到解析小波变换,以准确判定负荷波动发生时刻,消除了负荷波动对断条故障特征频率的影响.将Hilbert模量定义成原始信号与其共轭信号的平方和,利用Hilbert模量将原相电流中的基波成分转换成直流成分,将转子断条的故障特征分量——(1-2s)f1转变为频率为的电流分量,解决了相电流频谱分析方法中断条故障特征分量很容易被基波淹没而难以突出故障特征分量的问题.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传统的电流频谱分析法的缺点,对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给出正确无误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小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转矩脉动,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换相电磁转矩脉动抑制方法.分析了换相过程中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关断相电流与开通相电流变化趋势,通过计算得到电磁转矩的解析表达式,将电机运行区分为高速区和低速区,分别得到电磁转矩脉动曲线.基于预测控制理论,将定子电流的预测控制分为预测模型的建立、反馈校正和滚动优化3个步骤,以控制非换相相电流的恒定为目标,实现对换相电磁转矩脉动的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定子电流预测后,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得到了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9.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程度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三相鼠茏式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的物理本质出发,解释断条时定子电流频谱中各种特征频率成分出现的原因,并得出相邻的多根导条断裂时,由定子电流中故障特征成分与基波成分的幅值之比与断条程度之间的修正关系。经计算对比表明,该修正关系与实际情况较吻合,适合于用来诊断转子断条数。  相似文献   

10.
一种监测笼型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机断电后,如果有导条断裂,转子磁通在定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压将直接受到影响。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诊断笼型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的新方法,即通过分析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压高次谐波的变化来确定转子断条故障。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消除三相电压不平衡以及电机磁饱和等现象对故障监测所造成的影响。仿真与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选取黄骅坳陷新近系典型辫状河沉积解剖区,利用密井网区动静态资料相结合识别和刻画心滩及其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沉积数值模拟探究研究区心滩形成过程,并建立研究区心滩顺流迁移和横向迁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顺流加积、垂向加积、侧向加积和侵蚀作用共同塑造心滩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滩头侵蚀、滩尾顺流加积和垂向加积形成了心滩的顺流生长和垂向生长;侧向加积与侵蚀作用控制心滩的不对称侧向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单针床氨纶弹力经编毛圈织物的编织,至少要使用三把梳栉。机后两把流栉为地梳栉,机前一把梳栉为毛圈梳栉,并且氨纶弹性纱线应穿在后梳栉上。地组织必须采用针后移针与毛圈沉降片横移同向的经平组织,毛圈组织应采用编链组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带式舟桥在泛水展开过程中因结构不稳定导致的扭力杆复杂受力问题,根据力的平衡原理,采取隔离扭力杆和分阶段求解的方法,通过推导尖舟结构在不同阶段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受力计算公式,建立扭力杆泛水展开全过程的受力计算模型.通过与装备设计的数据对比发现,建立的扭力杆受力计算模型准确有效,可用于计算尖舟结构自动展开的角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基于稳态热传导问题和等直截面杆扭转问题控制方程形式上的相似性,利用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求解热场解决了扭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扭转问题的优化模型,采用罚函数法,对扭杆的横截面进行拓扑优化。最后,给出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曲流河沉积中主要结构单元,平移型点坝(Translational point bar)的研究还相对滞后。通过文献调研和现代沉积观察对平移型点坝的成因机理及沉积特征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低位时期的下切谷及同沉积断层限制条件是平移型点坝发育的基础。根据平面形态变化,平移型点坝可划分为点坝主体和点坝尾部两部分。点坝主体以粗粒沉积为主,且在顺水流方向上沉积物保存程度增大、粒度逐渐减小;当水流以不同角度冲击外岸时,会形成两种不同模式的点坝尾部沉积,即以细粒沉积为主的反向点坝沉积(Counter-point-bar deposits)和以粗粒沉积为主的涡流堆积(Eddy-accretion deposit)。最后,通过三维岩相模型,平移型点坝内泥质侧积层的分布范围和砂体厚度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点坝主体部分的砂体具有连通性好、砂体厚度大的特征,而点坝尾部砂体连通性较差、砂体厚度较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极限规格的圆钢在轧制过程中的低头现象,防止其在飞剪前堆钢.通过研究小圆钢温度、轧制力和电机功率模型,分析了小圆钢在飞剪处由于直径变小,内应力的降低,容易形成低头,使向前运动的小圆钢头部低于挡板造成堆钢的过程.求解出了挠度变化方程,建立了飞剪处小圆钢低头模型.现场实验中对理论研究计算出的多种极小规格圆钢进行了轧制实验,在有飞剪和无飞剪情况下小圆钢低头实验结果与模型和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应变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预应力钢筋与相邻混凝土的应变差(若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可靠,这一应变差被始终保持不变),据此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开裂截面的应力计算公式新的推演过程。其过程具有概念清晰、易于理解的特点,所提出的方法对加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具有普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排桩预应力基坑支护结构中预应力锚杆的设计和施工是关系基坑安全大计的关键。工程中同排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值通常是相等的 ,而施工中先张拉锚杆预应力水平在后张拉锚杆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将发生变化 ,由此导致同排锚杆预应力水平不一致。本文按顺序张拉施工假定 ,研究建立了锚杆预应力施工力学计算模型 ,推导了工程常见的 2~ 4跨腰梁条件下 ,各锚杆预应力施工锁定值 ,按此施工可保证同排锚杆预应力水平的最佳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屈服后钢筋黏结锚固性能,采用钢筋表面开槽埋置电阻应变片的方法测量钢筋的应变分布,以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配箍率、锚固长度等为变量,完成了15个梁端式黏结锚固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钢筋屈服后,加载端相对滑移显著增加,钢筋屈服段黏结应力明显减小,最大屈服渗透深度与钢筋所受约束和钢筋直径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结构加固中植筋深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混凝土中植筋的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植筋的破坏形态,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和植筋的强度等级对植筋深度的影响,给出了粘结破坏、锥形破坏、钢筋屈服和应力传递破坏等4种破坏形态的计算模型,推导出了相应的植筋深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多组试验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并给出了避免粘结破坏和锥形破坏的植筋深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