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加入20余种添加剂,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测得对铝合金电极(No.2) 的缓蚀效率和腐蚀电流,筛选出两类缓蚀剂的较佳配方,即无机缓蚀剂的配方:A1.2g/l+B1.2g/l+C1.2g/l;有机缓蚀剂的配方:D1.2g/l+E1.2g/l+F 0.8g/l+G0.4g/l.并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碳钢-磷酸体系中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及协同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质量分数为20 %磷酸溶液中聚天冬氨酸(PASP)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协同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20 ℃下,缓蚀效率随PASP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PASP质量浓度为1.0 g/L时,缓蚀率达到76.65 %;当PASP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各以0.25 g/L进行复配时,其缓蚀效率可达到78.66 %,比单独使用时缓蚀效率明显增大,具有正协同效应.在实验体系中PASP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3.
一种高效抗CO_2腐蚀缓蚀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缓油气田环境中CO_2的腐蚀,以氨基三亚基甲基膦苯、吗啉、硫尿和其他缓蚀剂为原料复配了一种缓蚀剂GT-1,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GT-1对CO_2腐蚀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GT-1对碳钢的阳极活性溶解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复配后对CO_2腐蚀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高达96.07%,是高效的气相缓蚀剂;氨基三亚基甲基膦苯、吗啉、硫尿和其他缓蚀剂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电位扫描、循环极化、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5-二(2-吡啶基)-1,2,4-三唑(HBPT)在0.5 mol/L H2SO4介质中对铜的缓蚀性能.极化曲线研究表明3,5-二(2-吡啶基)-1,2,4-三唑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对铜的阳极反应起抑制作用,对铜的阴极反应起促进作用,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循环伏安研究显示3,5-二(2-吡啶基)-1,2,4-三唑可能在电极表面产生吸附或与一价铜发生作用,从而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对铜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增强酸化缓蚀剂在高温深井中的缓蚀效果,本实验以氯甲基萘为季铵化中间体,与双曼尼希碱反应,合成得到一种双曼尼希碱季铵盐,通过单因素分析法优选复配分散剂和增效剂得到高温酸化缓蚀剂SJ-1,使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评价其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酸化缓蚀剂SJ-1在180℃下,加量仅为3%时,就能使N80钢片在20%盐酸和土酸中的腐蚀速率分别达到70.15 g/(m2·h)和65.32 g/(m2·h),均小于SY/T 5405—2019中的一级指标;高温酸化缓蚀剂SJ-1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控制型缓蚀剂;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以氯甲基萘为中间体合成的双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性能优于以氯化苄为中间体合成的。  相似文献   

6.
在70℃含1.2%HCl的卤水(以下简称酸化卤水)中对钛进行了添加缓蚀剂和阳极保护方法的研究。发现添加缓蚀剂B_1和B_4对气液相中的钛有明显缓蚀作用,使钛的腐蚀速度降低了100~1 000倍,腐蚀得到控制。B_1和B_4的推荐使用量分别为400ppm和200ppm。B_1和B_4的缓蚀机理是它们的加入增加了溶液的氧化能力,促进了阴极反应,使钛表面生成一层TiO_2钝化膜,钛变成了钝态。在+0.200V和+0.500V保护电位下对钛实施阳极保护,也可有效地控制钛的腐蚀,钛的腐蚀速度降低到0.015mm/a(年)。  相似文献   

7.
以2-巯基苯并咪唑(MBI)为缓蚀剂,MBI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复配缓蚀剂,考察其在模拟油田情况下对20#钢的缓蚀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AES考察缓蚀剂使用前后碳钢的表面形貌和各元素含量,利用腐蚀速率快速评定仪对20#钢材料的腐蚀速率进行测定,由电化学工作站测试20#钢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测试温度为30℃时,单独使用MBI对20#钢有一定缓蚀效果, MBI质量浓度为1.98g/L时缓蚀效率最高,为86.04%;当采用MBI+CTAB复配缓蚀剂时,缓蚀效果优于单独使用MBI时的缓蚀效果, CTAB质量浓度为0.3g/L时缓蚀效率达到95.87%。  相似文献   

8.
盐酸溶液中乌鲁托品对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开路电位测量法(OCPM)研究了在1 mol·L-1盐酸溶液中乌鲁托品(UP)与45#钢的界面吸附及缓蚀行为.EIS表明:随着缓蚀剂UP浓度的增大,吸附膜逐渐形成,电荷传递电阻增大.在缓蚀剂浓度为0.01 mol·L-1时,缓蚀效率出现最大值;大于该浓度时,缓蚀效率下降.OCPM表明:加缓蚀剂UP前后体系自腐蚀电位的改变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UP对阳极过程有抑制作用,是阳极型缓蚀剂;吸附热为-35 kJ/mol,吸附形式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9.
向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配比的BA、SA和IAA,以观测继代苗芽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MS+ BA 0.5 mg/L+ SA 0.5 mg/L、MS+BA 0.5mg/L+ SA 0.1mg/L、MS+BA 0.5 mg/L+ SA 0.5mg/L、MS+ IAA 0.5 mg/L+ BA 0.5 mg/L、MS+ IAA 0.5 mg/L+BA 0.5 mg/L、MS+IAA 0.5 mg/L+BA 1.0 mg/L和MS+ IAA 0.1 mg/L+ BA 0.5 mg/L培养唐菖蒲继代苗,其增殖效果极显著,其中MS+ BA 0.5 mg/L+ SA 0.5 mg/L培养基对提高唐菖蒲继代苗的增殖效果最好,达110%.硝酸银对唐菖蒲继代苗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S+AgNO32.0mg/L对唐菖蒲继代苗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双(4-甲氧基苯基)]二硫代磷酸二乙铵(DEDP),然后采用电化学法与失重法研究了DEDP作为新型缓蚀剂于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EDP是一种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自由能为-34.00 k J·mol-1,其吸附为自发进行的物理和化学吸附;同时,考察缓蚀性能的各影响因素发现,随DEDP浓度增加缓蚀率升高,相反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硫酸浓度增大和缓蚀液存储时间延长缓蚀率均下降;300 K条件下1.0MH_2SO_4溶液中DEDP浓度160 mg·L~(-1)时缓蚀率高于94%。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南川百合的繁殖速度,对南川百合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南川百合外植体的诱导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鳞片,花丝,子房,茎段,叶片.用鳞片作为外植体时,下部的诱导率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差.鳞片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5mg/L;用花丝和子房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5mg/L;用再生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用再生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丛生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1.0mg/L.用于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05mg/L.无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生根率可达到86.7%,移栽后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组培苗生根和移栽技术,提高‘黄樽’薄叶金花茶组培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方法】以苗龄60 d的继代芽苗为材料,在优选基本培养基(1/2 B5、3/4 B5、B5)与植物生长调节剂(ABT、IBA)组合的基础上,研究2种培养基质[(V细河沙:V蛭石=1∶1)(河沙蛭石基质)、琼脂]与2种附加物(白糖、活性炭)形成的5种组合对生根率的影响;以河沙蛭石基质+1/2 B5+ABT 0.5 mg/L+IBA 0.5 mg/L为生根培养基,培养35 d,分别补充白糖15.0 g/L、K2HPO415.0 mg/L、白糖15.0 g/L+K2HPO415.0 mg/L及对照组(CK)等4种处理,培养65 d后,将生根苗移栽到V细河沙V蛭石=3∶1的基质上,研究4种处理对芽苗生根率、移栽成活率、芽苗茎粗和黄化率的影响。【结果】在优选的培养基1/2 B5+ABT 0.5~1.0 mg/L+IBA 0.5~1.0 mg/L+白糖15 g/L+琼脂6.0 g/L,芽苗生根率仅41.1%~42.2%;培养基质与附加物的5种组合对生根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河沙蛭石基质+白糖0 g/L和河沙蛭石基质+白糖15 g/L的生根率分别为84.4%和68.9%,高于传统的琼脂白糖组合;生根培养后期,4种处理对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移栽成活率影响极显著,补充白糖15 g/L+K2HPO4 15.0 mg/L,克服了芽苗黄化,提高芽苗质量,进一步提高了芽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1.1%和93.3%。【结论】 ‘黄樽’薄叶金花茶采用传统的白糖琼脂培养方式,其组培生根及组培苗移栽效果不理想。生根培养前期用河沙蛭石基质+1/2 B5+ABT 0.5~1.0 mg/L+IBA 0.5~1.0 mg/L的无糖培养,培养后期补充白糖15 g/L+K2HPO4 15.0 mg/L,是提高‘黄樽’薄叶金花茶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也为其他组培生根困难的植物,尤其是金花茶组植物离体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睡菜带芽的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切成0.5 cm长的片段,通过MS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实验,筛选出了睡菜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消毒时间75%酒精30 s,升汞9 min;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BA 1.0 mg.L^-1+NAA 0.10 mg.L^-1;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BA 0.5 mg.L^-1+NAA 0.05 mg.L^-1;在培养基中添加1.5 g/L的多菌灵粉剂可以有效抑制真菌生长,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应在30 d内及时进行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14.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非洲菊的花托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了快速繁殖体系.诱导培养基1/2MS+6-BA10mg/L+NAA1.0mg/L处理为最优,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成芽;增殖培养MS+6-BA1.5mg/L+NAA0.12mg/L的处理可达到最高的繁殖倍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时生根率最高,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5.
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种子无菌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蕙兰种子无菌培养过程的观察表明,其种子萌发先形成小球体,再由小球体发育成小苗,其途径有三条:一是由小球体经原球茎发育成小苗;二是小球体伸长成根茎后发育成小苗;三是小球体先形成根茎,在根茎四周分化出许多原球茎,再由原球茎形成小苗。低温预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和小苗的形成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适当配合,其中以MS+6-BA0.5mg/1+IAA1.5mg/1对种子萌发最佳,苗生长以MS+6-BA1.0mg/1+NAA0.5mg/1为好。液体振荡培养采用MS+6-BA1.0mg/1+IAA1.5mg/1时,原球茎月增殖8-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石榴皮、白头翁、青蒿、紫茎泽兰、秦皮、五倍子等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选用0.25、0.5、1.0 g/m L的单味药物对未孢子化的兔球虫进行体外抑制试验,连续7 d观察18个试验组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所选用的6种中草药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1.0 g/m L的五倍子,抑制率为41%;其次是0.5 g/m L的秦皮,抑制率为30%;效果较差的是0.25 g/m L的紫茎泽兰和0.25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分别为9%和8%;最差的是1.0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仅为6%。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粒径为40~400 μm废轮胎颗粒在450~800℃条件下,以15~40 ℃/min升温速率经0.5~2 h进行热解获得的热解炭对亚甲基蓝、腐殖酸、苯酚和Cu2+的吸附能力,考察了不同热解条件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初始浓度、pH、温度、时间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条件对吸附能力的影响排序为温度>时间>粒径>升温速率。400 μm胶粉以40 ℃/min升温速率,在800 ℃条件下热解1.5 h,所获得的热解炭不经活化,其比表面积SBET可达114 m2/g,能有效吸附Cu2+、亚甲基蓝和腐殖酸,但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较弱,对Cu2+、亚甲基蓝和腐殖酸的适宜吸附条件分别为热解炭投加量分别为1、2 、1.5 g/L,平衡吸附时间分别为2、1、3 h,吸附质初始浓度分别为120、100、6 mg/L,pH分别为4.5~6、1.0、8.0。未经活化的废轮胎热解炭可作为商业活性炭的廉价替代品,其适宜的吸附质为重金属及较大分子类型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8.
选取经资源调查及品质分析后获得的优良植株的顶芽和腋芽为材料,诱导腋芽的萌发和不定芽增殖生根.结果表明:从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菠萝蜜组织培养大田取材的最佳时间,该时期接种材料污染率(〈50%)及褐变率(〈5%)均较低;启动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2.0mg/L+KT1.0mg/L+GA。0.5mg/L+蔗糖20g/L,腋芽诱导率为44.6%,KT含量较高(1.0mg/L)有利于腋芽的诱导,诱导率平均为(40%);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1.5mg/L+KT0.1mg/L+GA。0.5mg/L+蔗糖40g/L,增殖率为2.61,蔗糖含量较高(40g/L)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率平均为2.34;生根培养以1/2MS+IBA1.5mg/L+NAA0.2mg/L最好,接种8d开始生根,生根率15.8%,15d根长3~4cm,平均根数3~4条.  相似文献   

19.
麝香百合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百合球茎鳞片离体组织培养的研究,探讨了丛生芽诱导、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等方面的组培快速繁殖以及生产上实用的组培技术,结果表明,MS 6-BA3.0mg\L NAA0.5mg\L KT0.14mg\L 2.4-D0.3mg\L 蔗糖35m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其诱导率为92%;MS 6-BA2.5mg/L NAA0.5mg/L KT0.1mg/L 2.4-D0.2mg/L 蔗糖65g/L为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其繁殖倍数为10.9倍,1/2MS NAA1.0mg/L 蔗糖35g/L的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较好, 其生根率为86.7%,移栽成活率为100%,这为麝香百合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