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集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期间各阶段的水样和虾苗,用平板计数法对水体和虾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进行计数,采样时间从淡化开始到淡化结束.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虾苗经逐步淡化,随着盐度从14.36降至1.000,水体异养细菌从3.21×107CFU/ml降至(5.05~6.27)×105CFU/mL,弧菌数从1.57×106CFU/mL降至(2.63~16.8)×104CFU/mL;虾体中的异养细菌从3.24×104CFU/mL降至(1.19~1.66)×103CFU/mL,弧菌数从2.30×104CFU/mL降至(4.30~6.90)×102CFU/mL.通过苗种淡化,水体和虾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都明显下降,虾体内的弧菌数量占总菌数比例由淡化开始时的71.6%下降到39.6%.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可减少弧菌的数量,减少弧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向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B leeker)养殖池中投喂动物性饵料桡足类、杂碎鱼虾等饵料后,亲海马实验组、幼海马实验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水体环境因子参数差异明显,投喂杂碎鱼虾的亲海马组与投喂桡足类的幼海马组的细菌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3组处理后表层异养菌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4×103~1.78×105CFU/mL,2.5×103~7.2×104CFU/mL,2×102~5.5×103CFU/mL,而底层异养菌则分别为6.53×103~1.59×105CFU/mL,1.5×103~7.5×104CFU/mL,5×102~1.0×104CFU/mL。表层弧菌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55~4.08×103CFU/mL,85~7.19×103CFU/mL,10~123 CFU/mL,而底层弧菌则分别为1.13×102~7.48×103CFU/mL,2.66×102~1.16×104CFU/mL,10~175 CFU/mL。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亲海马组与幼海马组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亲海马组与空白组除表层弧菌数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底层弧菌、表底层异养细菌数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与幼海马组细菌数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3组池水温变化相差不大,亲海马组、幼海马组中NH4 -N含量呈升高之势,DO极不稳定,有机残留物含量、细菌数量增加趋势,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2004年5月在泉州东海一新建虾池与一池龄15年的老旧虾池,采用平板计数方法研究底泥环境中可培养异养菌(HB)、淀粉降解菌(AB)、有机磷降解菌(OPB)、无机磷溶解菌(INP)、几丁质降解菌(CB)、油脂降解菌(LB)、纤维素降解菌(CLB)、硫氧化细菌(SOB)等各种功能菌以及弧菌(VB)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它们与可培养异养菌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期中,新池泥样中可培养异养菌总数范围在1.95×104~7.7×105 CFU/g之间, 旧池泥样中可培养异养菌总数范围在2×104~1.88×105 CFU/g之间,两池的数量变化波动均较大,其它功能菌与异养菌相似,在整个养殖周期也是呈现较大的波动幅度, 但统计分析表明淀粉降解菌、有机磷降解菌、油脂降解菌、弧菌等与可培养异养细菌之间呈现着明显的正相关,而几丁质降解菌、无机磷溶解菌、纤维素降解菌以及硫氧化细菌与异养菌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刺参养殖池塘的水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层水的11项理化指标和细菌数量,研究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全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变化范围:池塘水温4.97~29.73℃,pH值7.83~8.37,盐的质量分数2.70%~2.88%,溶解氧、硫化物、亚硝酸盐、氨氮、总氮、活性磷、总磷和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81~9.03 mg/L、0.010~0.049 mg/L、0.023~0.051 mg/L、0.002~0.156 mg/L、1.941~3.813 mg/L、0.024~0.047 mg/L、0.031~0.111 mg/L和6.17~47.73 mg/L;异养菌数量为1.91×103~2.71×104(CFU)/mL,弧菌数量为2.92×10~4.50×103(CFU)/mL。弧菌数量占异养菌数的比例在11月份和4月份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22.92%和21.60%。表明刺参养殖池塘水质一直处于变动状态,各理化指标之间以及和细菌数量之间关系复杂紧密,外界影响因素的轻微变化会导致池塘各指标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5.
高位虾池水体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位于广东湛江东海岛北寮村和庵里村的4个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过程水体中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北寮村虾池BL1和BL2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均呈现中间高两头低、后期多于初期的单峰变化趋势;BL1的弧菌数量变化趋势和可培养异养细菌的变化趋势相似,而BL2则是前期稍微升高而后下降,后期又呈升高态势,峰值出现在养殖末期;水源地BL3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为初期平缓,后期明显多于初期,大体呈上升态势;而BL3弧菌数量变化趋势则比较平缓.2)庵里村发病的虾池AL1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在养殖中途爆发病害时,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高出未发病的正常池2个数量级;庵里村虾池AL2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趋势也是中间高两头低,而弧菌的数量变化则是无规律的波动;水源地AL3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大体呈下降趋势,弧菌数量放养初期最高.3)高位虾池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虽多于水源地,但差异不显著,同一个位点,细菌和弧菌数量呈现同步增多或减少.虾场水体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与多数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这与虾池养殖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有关,同时反映了高位虾池生态系统受多种因子作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夏、冬两季异养细菌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7月15日-8月7日和2006年12月25日-2007年1月22日对北部湾夏、冬两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进行调查,探讨环境网子对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部湾夏、冬两季异养细菌平均丰度分别是8.00×103和3.85× 102 mL-1.夏季北部湾北部海域表、中、底3个水层异养细菌丰度均显著高于中部和南部海域(p<0.05),而冬季北部海域表层水体反而成为异养细菌丰度的低值区(p<0.05),中层和底层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分布差异不大.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夏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冬季这种趋势不明显.活性硅酸盐(SiO3 -Si)和叶绿素a(Chl a)浓度是影响北部湾夏、冬季异养细菌丰度水平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除此之外,冬季水体中异养细菌的丰度还与温度、盐度和溶解氧(DO)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布吉河枯水期总细菌和反硝化功能基因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污染河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存在状况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深圳市深圳河的一级支流布吉河为研究对象,采用DGGE和Q-PCR技术分析了布吉河不同断面水样和沉积物中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以及反硝化基因(nosZ和narG基因)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水样中总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为5.77×108~7.13×1011copies/L,nosZ和narG基因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9×106~9.39×108copies/L和1.45×107~9.11×109copies/L。沉积物中总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为1.14×109~1.61×1011copies/g,nosZ和narG基因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2×106~3.80×107copies/g和2.38×107~2.93×108copies/g。由于生境的差异,沉积物中nosZ和narG基因丰度高于水样。冗余度分析表明,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水环境因子不同,Fe是影响布吉河水样中细菌数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而COD、亚硝氮和硝氮是影响布吉河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水样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生态功能都很稳定,但水样中总细菌多样性比沉积物中高。  相似文献   

8.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附着基异养细菌区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分离出61株异养细菌,对其进行80项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数值分类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异养菌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气单胞菌(Aeromonas)、弧菌(Vibrio)、芽孢杆菌(Bacillus)和产碱杆菌(Alcaligenes)。扇贝幼虫附着前附着的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与假单胞菌,扇贝幼虫附着后气单胞菌成为优势,弧菌数量明显增加,与假单胞菌数量相当。  相似文献   

9.
用生物促生剂修复受污染底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物促生剂修复底泥技术的可行性,定期向受污染底泥中注入生物促生剂,监测上覆水体的水质指标,并观察表层底泥微生物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将生物促生剂直接注射到底泥中能很好地刺激底泥中原有异养菌的生长,并对反硫化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为期60d的试验中,异氧菌数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105个/g(以干泥计)提高到106个/g(以干泥计);反硫化细菌数量则大大减少,由试验初始阶段的1.2×105个/g(以干泥计)到试验结束后的小于2.0×103个/g(以干泥计).但上覆水中的氮、磷、CODcr等指标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北海市南部近岸局部海域细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北海市南部的北背岭村和大墩海村附近海域共2个站点,于2004年6~8月用平板计数法对水体的异养菌和弧菌进行计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海域异养菌总数评价等级标准评价海域的污染状态。结果表明,北背岭站点的异养菌数量变化为1.15×103~1.33×104cfu/m l,平均为4.85×103cfu/m l,6月中旬至7月份异养菌数量变化幅度大;弧菌数在103cfu/m l以内,平均为1.48×103cfu/m l,7月中下旬变化明显,异养菌与弧菌的相关系数为0.62。大墩海站点的异养菌变化范围为7.35×102~1.23×104cfu/m l,平均为3.54×103cfu/m l,6、7月份变化比较平缓,8月份变化幅度大;弧菌数主要在1.00×102~2.50×103cfu/m l之间的较低值变化,平均为8.22×102cfu/m l,变化趋势与异养菌相似,异养菌、弧菌的相关系数为0.84。北背岭站点海域处于中污染状态,大墩海站点海域处于轻污染至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海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微型藻类组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斌  廖思明 《广西科学》2008,15(4):452-455
于2007年4月至8月间,不定期到北海市侨港镇和大墩海的12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ei)养殖池塘采样调查微型藻类组成。结果表明,处于养殖前期的4口池塘,微型藻类种类数量相对较多,藻细胞密度相对较低,优势种类主要是硅藻和绿藻,两者的密度占到微型藻类总密度的80%~90%。处于养殖后期的8口池塘,微型藻类种类数量相对较少,藻细胞密度相对较高,优势种类主要是颤藻和裸藻。一味降低盐度促使对虾快速生长的养殖方法,不利于维持水体中有益藻类的生长和保持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滩涂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在换水周期的初期细菌数量开始增长,至第4~6周时达到最大值,换水末期细菌的数量又有所下降.种植红树林的处理塘的细菌数量变化比不种红树林的对照塘明显要小.水质的变化与细菌数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水质相对稳定,细菌的数量变化相应较小.  相似文献   

13.
从养殖池塘底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紫色非硫光合细菌1株,通过观察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株光合细菌属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 eudomonaspalusteris).采用三级扩大培养法生产光合细菌,活菌数达3×10~9 cfu/mL.在草鱼鱼苗养殖池塘投加光合细菌,可维持池塘透明度,明显降低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在土池中高密度养殖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Bate)的可能性,于1997年8月28日至1998年1月4日在广西沿海土池中进行秋冬日本对虾养殖试验,试验共设5口虾塘,每口池塘面积0.667hm2 ,底质酸性砂质,池水深可达1.8米,养殖水靠水泵抽取,沿进水渠道引入虾塘,1号-5号虾塘的养殖密度分别为62.4万尾/公顷,96.0万尾/公顷,96.0万尾/公顷,88.8万尾/公顷,96.8万尾/公顷,结果表明,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日本对虾的生长速度随温度的下降和对虾个体的增大而减慢,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日本对虾相比较,高密度养殖试验中的日本对虾的生长缓慢得多,说明在类似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密度日本对虾养殖,很难使日本对虾在常规养殖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养殖期间池水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华鳖养殖期间池水中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L:细菌数量以6、7、8、9月份较高,达10^7个/L;气单胞菌及假单胞菌以5、6、7、8、9月份较高,达10^2个/L;肠道菌群以6、7、8、9月份较高达10^7个/L;弧菌以6、7、8月份较高,达10^6个/L。  相似文献   

16.
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几何级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微藻和水质特征,对山东威海市荣成刺参养殖池塘的浮游和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生物量及池塘水质进行周年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刺参养殖池塘共发现浮游藻类7门38属53种,底栖藻类4门25属42种,硅藻门种类最多;(2)池塘盐度、pH值、磷酸盐的变化范围较小,水温、溶氧变化呈显著的季节性特征;(3)池塘藻类生物量均呈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的变化规律,并随水温升高而增大;浮游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分别为2.9和23.7 mg/L;底栖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4月,分别为2.5和16.5 mg/L;(4)池塘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7月,分别为1.94和2.98;底栖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1月和4月,分别为1.66和2.35;(5)不同季节藻类群落中的优势种存在演替现象。在刺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池塘水环境和营养盐结构稳定,为刺参健康养殖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含油土壤中生物破乳菌的分离纯化及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庆油田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为生物破乳菌筛选来源,经菌种的定向培养及分离纯化得到了菌种的单菌落,配置含水40%稳定时间大于100h的W/O型模拟乳状液,对含油土壤培养法培养得到的9种菌进行模拟乳状液破乳实验,筛选得到了破乳率大于85%的两种生物破乳菌。  相似文献   

19.
洪泽湖河湖交汇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湖交汇区是洪泽湖湿地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库与缓冲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研究湿地演化及驱动因素的重要手段。以淮河与洪泽湖在老子山镇(118.454°~118.692°E,33.166°~33.188°N)形成的河湖交汇区湿地为对象,对区域2003年、2008年、2013年三时相的高分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利用GIS技术和重心模型对10年间土地覆盖类型的时空转化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土地利用以敞水区为主。10年来,挺水植物群落、养殖塘和农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敞水区和乔灌植物群落呈减少趋势; ②土地利用转入类型及面积大小依次为挺水植物群落(1 535.15 hm2),养殖塘(984.09 hm2)和乔灌植物群落(440.33 hm2); 土地利用转出类型及面积大小依次为敞水区的1 711.72 hm2、养殖塘的503.69 hm2和挺水植物群落的482.71 hm2; ③区域乔灌植物群落分布重心总体往西北方向偏移,向外湖方向扩张,挺水植物群落分布重心总体往东北方向偏移,向东部水流下游急剧扩张; 农田与养殖塘的扩张方向一致,由西部的老淤积滩向东部的新淤积滩扩散。由此可见,围垦养殖导致湿地景观破碎度增加,生态功能丧失加剧,今后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0.
大獭蛤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基地进行大獭蛤(LutmriamaximaJonas)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试验在铺沙的池塘里进行,放养的大獭蛤苗种规格为壳长0.2~0.8mm,大獭蛤稚贝饵料为施肥繁殖的浮游藻类,以大部分大獭蛤稚贝壳长达到2cm为出苗标准。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30℃、盐度为zo%。以上,放苗量为375万粒/公顷的条件下,大獭蛤稚贝经过45~60d即可以培育成壳长为2cm左右的大规格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