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环洪泽湖地区耕地养殖污染负荷估算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环洪泽湖地区统计年鉴中畜禽养殖量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估算环湖地区各区(县)内畜禽养殖粪尿产生量及其中污染物含量、流失量和耕地畜禽粪便污染负荷量,并运用耕地畜禽粪便承载预警值对该地区畜禽养殖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环洪泽湖地区畜禽养殖产生的粪尿共626.63万t,以生猪产生量最高,占总量的56.9%; 其次分别为家禽和牛,分别占总量的19.4%和17.8%。畜禽粪便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流失量较高,分别占流失总量的65.7%和21.5%。各区(县)污染物的流失状况差异较大。环湖地区耕地畜禽粪便负荷量平均为12.21 t/hm2,污染风险指数平均为0.41,总体预警级别为Ⅱ级,表明现阶段禽畜粪便的排放已对该区整体环境产生了影响,其中以淮阴区、洪泽县和宿城区畜禽粪便负荷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威胁相对较大,应作为环洪泽湖地区养殖废弃物排放监管和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环洪泽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泽湖是位于江苏省西北部的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同时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湖泊。然而,目前洪泽湖水质总体状况仍呈下降趋势,其中面源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环洪泽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来源与诱因以及控制技术等进行系统评述,分析认为: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是该区域第一大面源污染来源; 围网养殖区无序规划及大量外源性饵料的投加,使得水产养殖的污染排放呈现增加趋势; 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农村污水及废弃物的随意丢弃等造成的污染总量也仍然很大。环洪泽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为:①发展生态农业,科学施肥和施药; ②开展围网养殖的综合整治,改善养殖模式; ③加强污水管控,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④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田、林地、湿地协同控污。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河湖交汇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湖交汇区是洪泽湖湿地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库与缓冲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研究湿地演化及驱动因素的重要手段。以淮河与洪泽湖在老子山镇(118.454°~118.692°E,33.166°~33.188°N)形成的河湖交汇区湿地为对象,对区域2003年、2008年、2013年三时相的高分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利用GIS技术和重心模型对10年间土地覆盖类型的时空转化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土地利用以敞水区为主。10年来,挺水植物群落、养殖塘和农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敞水区和乔灌植物群落呈减少趋势; ②土地利用转入类型及面积大小依次为挺水植物群落(1 535.15 hm2),养殖塘(984.09 hm2)和乔灌植物群落(440.33 hm2); 土地利用转出类型及面积大小依次为敞水区的1 711.72 hm2、养殖塘的503.69 hm2和挺水植物群落的482.71 hm2; ③区域乔灌植物群落分布重心总体往西北方向偏移,向外湖方向扩张,挺水植物群落分布重心总体往东北方向偏移,向东部水流下游急剧扩张; 农田与养殖塘的扩张方向一致,由西部的老淤积滩向东部的新淤积滩扩散。由此可见,围垦养殖导致湿地景观破碎度增加,生态功能丧失加剧,今后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氮、磷的流失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重要来源之一。探究和比较麦稻两熟农田以及杨树林地的降雨径流特征、径流水中氮磷流失情况,为预防地表水富营养化提供参考。【方法】在洪泽湖河湖交汇区典型农田和林地设置径流池,进行了为期1年的地表径流以及氮磷流失监测。【结果】麦田、稻田与杨树林地产生径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4.2、3.3、22.8 mm,随着降雨量增大,杨树林地径流量增幅远小于农田。除了麦田总氮、硝态氮、总磷和可溶性磷流失量与降雨量相关性不明显外,其余各形态氮磷元素流失量基本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麦田和杨树林地处在旱地状态下,其氮素流失分别以硝态氮为主,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 而稻田处在淹水条件下,氮、磷的流失分别以铵态氮和可溶性磷为主。杨树林地氮磷流失量都比农田小,全年总氮、可溶性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总流失量分别只有农田总流失量的22.61%、23.79%、23.46%、24.59%,总磷、可溶性磷和正磷酸盐总流失量只有农田总流失量的0.81%、0.77%、0.67%。【结论】与农田相比,林地能够更好地控制径流养分流失,可以在面源污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