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即是精确的艺术.时间精确度的每一次提高,都能引发新一轮科学技术的"井喷"发展,生物科学的进展,迟早能让人类精确控制某一类细胞的生死.  相似文献   

2.
何述强被评论家张燕玲誉为仫佬族散文三强之一。就像仫佬族小说家鬼子一样,仫佬族散文作家何述强的视角不再局限于本土和族群,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观照人心人性。这意味着新一代仫佬族文学家跃上了更高的起点,正走向更高的展示平台。何述强把历史熔铸于个人的命运,有痛彻思考生死之后的豁达与智慧。描写的小人物的命运,引发对历史、苦难、“革命”及生死的思考,唤起人们勇于直面历史和人生,这就是何氏散文里的人性深度。  相似文献   

3.
黄劲  徐建军 《科技信息》2006,(10):23-24
历史刚刚跨入20世纪90年代,在一片“缓和”声中,出人意外地爆发了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发,因美国等数十个国家的介入而扩大。双方运用先进的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血火交融,生死博斗,短短40余天的狂轰滥炸、导弹袭击和地面进攻,吞噬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摧毁  相似文献   

4.
虚弱性规定了人的本质,同时也规定了生死问题的本质。生死问题最终是无法用“独我论”来解决的,因为生死仅靠自己的认识与觉悟是无法应对的,它需要与其他人之间以各种形式的媒介的介入。由此,从临床哲学的角度来讨论生死问题,对生死学的发展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采用连续稳态MSMPR反应结晶器,结合聚结-破裂生死函数粒数衡算模型对六氨氯化镁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传统破裂生死函数的表达形式,摆脱了等体积破裂假设限制,从而提出了改进后的二元随机聚结-破裂生死函数模型。在采用该模型对产品的粒度分布(PSD)数据进行离散变化求解后,获得了六氨氯化镁的结晶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生死过程的理论,给出了随机变化的电场如何激发随机涡旋磁场的统计规律,为今后应用生死过程的理论去分析整个“随机电磁场”创造了前提。  相似文献   

7.
生、死、苦、乐乃人生之大题,屈原以自身的知、情、言、行来昭示着对其的理解。在他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中,更是发愤以抒情,将情感与思想熔铸于其中,《离骚》不仅是一曲爱国的颂歌,诗人因爱生怨从而使之具有了批判的力量,而且对生死苦乐之诠释也力透纸背,使后人读之不由引发生命之思。  相似文献   

8.
开展中国老年人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老年人生死观混乱的原因,认为由于现代经济、科学、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传统生死智慧的消解,老年人已经无法正确体认生死关系,指出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死问题,开展老年人生命教育已是时代所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精神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李贽求解生死问题的心路历程,认为:李贽因对死亡的高度恐惧而苦苦寻找了脱生死之法门,进而辞官云游,剃头悟"道",不惜成为诸教"异端",却到死都未能完成信仰寻求。  相似文献   

10.
石杰小说中具有大量的残缺人物形象。苦难、神秘、和谐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承受着命运的捉弄、他人的歧视以及道德与本能的冲突所引发的痛苦,令读者产生同情和怜悯。他们的相貌习性、感知能力和对世界的认识又呈现出神秘性,给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安详的生活情态、对生死的顺应和与自然之间的融洽更为小说增添了和谐美,强化了作品的认识和审美功能。所有这些,都来源于作者对底层人的关怀之心及其所受到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及时行乐诗歌主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圣轩  滑彦立 《科技信息》2009,(14):146-147
人生苦短,生死无常,宣扬及时行乐的诗文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及时行乐”作为人类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诗人们打破常规,以另一种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他们对生死困惑的理性思考,寻求超越生死时空的心灵慰藉的不懈努力。“及时行乐”虽然有消极颓废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着极现实的意义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2.
<正>轮回转世是东方信仰的一个重要概念。有学问的哲人学者,很早就对人类的生死问题提出了意见,知道如果生死为人类之大事,既有生,就一定有死。但人死后灵魂会消亡吗?人真的可以轮回转世吗?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生命的不同层次,除了解脱道,人必须于六道中轮回不已,必然面对生死,因此对明白并掌握生死,淡化"我"执,展现"无我"的人生观,是生命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被看作是早期人类的心灵投影,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情况,并蕴涵着先民某些生死观念。为了反抗死亡,甚至是超越死亡,消弭对死亡的恐惧,达到心理上的安慰,激发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存活下去的斗志,从而先民们构建了生死玄通观念和朴素的集体思维。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帝王有着至尊无上的权威,唯我独尊,操纵别人的生死。也正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但出现诸多称王称帝者,也出现了不少废帝。①究其原因,从大的方面而言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但现实因素远大于历史因素。其中最为直接和突出的原因有权臣控制朝政图谋篡位、宗室成员对皇位觊觎抢夺、帝王本身的素质引发的荒唐和暴政、政权兴亡频繁等。帝王被废会给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识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从而对政治、社会的统一和稳定等都带来极大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龙场的经历和宸濠忠泰之变是王阳明人生经历中的两件大事,王阳明的思想在这两次事件之后都发生了变化:龙场悟道后,阳明开始发展自己独立的心学思想;宸濠忠泰之变后,阳明"始揭良知之教"。这两次事件对于阳明来说都可以看作是"生死考验",而在这样的"生死考验"之后,阳明均实现了某种意义的"道德觉悟",这一顺序似与一般人的理解不同。分析生死考验对于阳明思想发展的意义,从阳明对生死问题的理解上来看阳明的学术发展,尤其是从这一问题入手,丰富对阳明"良知"的理解,即阳明的"良知"实包含德性之外的丰富内容。对于儒者阳明,并不存在独立于道德问题的生死问题,阳明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内化于其道德修养之中的,对于生死的超越,是阳明道德觉悟的契机,也是道德觉悟的直接体征。  相似文献   

17.
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观点是古代哲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自然的生死现.儒家肯定个体死亡的必然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死亡超越的探索,将个体生命对于死亡的超越落实到现实生活的追求,是一种以"生"解"死"的超越之路.这种对于死亡超越的探索从某种程度来说有其虚幻性色彩,但儒家的生死观却赋予人生一种积极地面对生死的态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价值,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面对“生死”之关,皆难以达到“认”的态度;而如果一旦达到这种“认”,也就意味着人们对个我生命即将结束这个事实承认后的接受,于是,他或她可以进入到万般挣扎之后的某种心理上的平安状态。但是,处于“认”之阶段的人.他们对死亡的接受往往是无可奈何的、非心甘情愿的、被动与被迫的,只有由对个体生命生死之必然性的“认”,上升为对人类整体生命之生生死死之必然性的体认,并最终意识到宇宙万物皆有生死成毁之必然性,人们才能获得对死亡自觉自愿的接受,并在面对自我之死时做到完全的坦然和释然,这即是由“认”到“命”的过程,中国古代儒家学者称之为“乐天知命”。终极关怀与普遍性宗教信仰缺失的中国人,面对生死之关,大多数人也只能或只有依赖“命定”的思想观念,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儒家生死智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日光流年》通过对三姓村人在四任村长的带领下前赴后继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向生命的极限发起的一次次顽强抗争而终归于寂寥的悲壮图景的描写,盛赞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希望超越现实世界有限性的人类抗争精神,同时在生死轮回、生死关系中探求人生的原初意义。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与汉地儒教生死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死乃人生大事,但是人们往往对生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因为生代表生机、温暖、活力,而死则意味着消沉、冰冷、黑暗,所以人们都乐生怕死,对死都持否定的态度。死亡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人类内心深处最为恐惧的事件,也正是由于有了死亡的存在,才使生命显得可贵。藏传佛教和儒家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生死问题上都进行深刻思考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人生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