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物病害胁迫声发射信号与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作物声发射信号和环境因子检测平台,将声发射采集卡采集的声发射信号和各环境因子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PCI接口输入计算机.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声发射信号频次和各参数的日变化曲线,对声发射信号与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病害初期的声发射频次较高,随作物病害程度加重,声发射频次减弱,并出现多峰现象;声发射信号与各环境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了GSM网络传输的气象信息采集平台,可实现实时温度、湿度、时钟信号的采集,通过LCD1602实时显示设置温湿度变化异常报警机制;也能实现实时气象信息通过GSM模块TC35定时发送至数据中心站,接收后并在窗口显示,同时把接收气象信息连接成数据库并保存.数据中心站接受查询信息,比较并回复当下接收到的实时气象数据.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能实现气象信息的定时采集、稳定传输和实时报警.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功耗单片机ATmega8、无线通信模块SZ05以及环境因子检测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无线传感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基于ZigBee无线传输协议设计温室无线传感网络,实现了对温室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反映作物病害状况的声发射信号的采集,并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基于LabVIEW8.6设计上位机监测界面,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和分析.对番茄病害种类和防治方法进行分类,建立了数据库,根据声发射信号及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即可诊断作物的病症,并给出相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压力电子琴。利用惠斯通电路原理设计外部压力系统,对输出电压进行放大,采用DAQ数据采集通道来采集该系统所感应压力机械信号成比例的电压信号。采集的数据在内部进行处理后,实现压力的变化引起输出音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气象监测站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灵活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面向局部定点区域的智能化微型气象监测系统。首先,基于树莓派Raspberry Pi 4B平台开发了一套微型气象数据采集装置,可实现多种气象参数的实时采集与传输。然后,基于Qt开发了一款服务端软件,实现了针对前端采集气象数据的接收、存储、管理和可视化显示。前端采集系统实现了多种气象信息的综合检测,且系统功能可靠稳定;服务端系统实现的大数据管理和图形化显示,增强了系统可读性和实用性。该系统不仅能为气象数据的联合分析提供可靠数据源,也为业界开发相关商业产品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国华 《山西科技》2014,(3):107-109
信号采集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气象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引信信号及信噪比信号的采集系统设计是基于FPGA的引信信号记录设备的软件设计,采集10路模拟、8路数字和2路信噪比信号。为了实现信号的高速同步采集,选用FPGA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制器,大容量FLASH作为整个系统的快速存储芯片。本系统可实现采样率为200 kHz、采集编码长度为16位、采样精度为0.1%、记录时间达到3 s的采集目标,用来对现场信号进行采集以及事后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安装林外气象因子、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量、地表径流量等动态变化的自动连续监测仪器,并通过光纤有线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采集和传输,建立数据集中采集网络系统,以提高数据的精确性,解决因地理条件分散,数据采集点多,无法集中管理且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差的难题,降低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数据连续定位采集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安装林外气象因子、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量、地表径流量等动态变化的自动连续监测仪器,并通过光纤有线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采集和传输,建立数据集中采集网络系统,以提高数据的精确性,解决因地理条件分散,数据采集点多,无法集中管理且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差的难题,降低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数据连续定位采集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兰州市供暖期内PM10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于2007、2008年供暖期在兰州市4个典型城区,用Dust Trak Model 8530采集了303个PM10样品并收集同期3种(风速、相对湿度、气温)气象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描述了供暖期PM10浓度的月变化和日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PM10日均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兰州市供暖期PM10污染十分严重,2007、2008年PM10的超标率分别为78.5%、54.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达到2.27、2.81,PM10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2)PM10日均浓度与风速呈典型的二次函数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线性关系,而其与气温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的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国内气象数据采集器几乎是利用国外产品的现状,给出了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educedInstruction Set ComputerM ach ines)嵌入式处理器的多通道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软、硬件技术的结合,实现了8通道模拟信号的采集,发挥了嵌入式系统在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运用优势。同时采用CF(Compact F lash)卡存储技术和USB2.0(Un iversal Serial Bus 2.0)技术、以太网通信方式,弥补过去气象数据采集器通信方式单一、存储方式固定、软件设计复杂等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采样精度达到14 b it,采样率为140 kHz/s,并实现了CF卡存储和3种不同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11.
简要阐述了最新气象探测业务体系的分类(即天基系统、空基系统、地基系统)以及气象领域最新应用的探测大气的各种新技术,详细介绍了地面气象自动站各种要素的采集方法,有利于气象探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历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气象保障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发射前8 h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约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气象因素主要是雷暴、降水和高空大风。气象保障历程表明西昌发射场气象预报技术和大气探测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气象保障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更多公众参与极限越野赛事和荒野休闲活动,意外低体温风险逐渐暴露在人们视野中,对应风险评价指标和预警服务系统的不足亟待提升。本文研究针对野外活动人员遭受因野外寒冷暴露气象条件影响引起的意外低体温风险,综合分析引发意外低体温的致灾因子、暴露度、身体脆弱性和防灾能力因子,提出意外低体温气象风险预警指数并构建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缺少固定气象观测站条件场景,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便携式气象自动观测设备采集相关气象要素数据,集成北斗卫星通信功能,实现数据向数据中心的传输,应用意外低体温气象风险预警模型,产生预警信息和决策服务信息再向现场服务人员回送,形成预警服务系统,以求解决因突变的气象条件引发的野外活动中意外低体温风险无法得到及时预警并妥善处置的难题,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实时与历史结合的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的运行实施,完善了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调整了气象资料业务布局和流程.本文利用2015年重庆市35个国家台站、1 914个区域自动站的气象常规观测小时数据,按台站划分、观测要素分类,以可用率、可疑率、错误率、缺测率等为指标,基于MDOS对数据进行评估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2015年国家站自动观测资料的可用率平均可达99.56%,平均缺测率为0.44%,平均可疑率、平均错误率均在0.01%以下;区域站自动观测资料可用率平均为67.82%,平均缺测率为32.12%,平均错误率为0.06%,平均可疑率为0.01%以下.据此,本研究总结了影响气象要素可用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创新行为和技术知识的扩散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创新绩效的发展。在气象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气象科研院所发展的制约因素,而目前对气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较少。本文首先对气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13—2016年气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之后运用面板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气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气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及水平,其次是创新团队、队伍结构、人才梯队和经费投入,所以,气象科研院所想要发展,必须强化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增加研究项目,提升研究成果及水平。  相似文献   

16.
GIS支持下的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这一思想,介绍了在GIS技术支持下构建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特征,重点讨论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开发思路、逻辑及应用架构、分析流程等关键问题.依据湖南省地质灾害发生特点,选定日雨量和小时雨量作为气象数据来源,结合地质背景因素,形成了一整套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日雨量的预警分析子系统、基于小时雨量的预警分析子系统和辅助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从而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远程心电监护终端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患者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而接受实时远程心电服务,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监护终端的设计.由多个移动终端与监护中心组成一个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来实现远程会诊和远程监护.移动终端由4个模块构成:心电采集处理模块、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模块.此外,还设计了在DSP上的心电分析、压缩算法,以及在主控制器上的基于TCP/IP协议的传输程序、该终端具有心电采集分析、无线传输、语音和短信通信功能、通过对终端的功能测试表明,该设计较好地满足了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心电无线远程传输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制了一套适用于远程急救或家庭远程监护的基于嵌入式处理器Intel SA-1110的心电无线远程传输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及显示模块、GPRS模块及嵌入式微处理器Intel SA-1110组成.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心电的采集、滤波及A/D变换;数据存储和显示模块完成心电数据的存储、波形显示;GPRS模块实现心电信号的无线远程传输;Intel SA-1110控制全系统及各模块间的通讯;软件部分包括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开发的病人管理程序和基于Windows开发的远端心电服务器软件.在1天内5个不同时段进行数据传输实验,比较采集的心电信号与远程服务器接收的信号,误码率为零,传输速度为12.5~35kb/s.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描记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将大量心电图及其相关信息作为资料保存在心电信息管理系统中,对医务工作人员查询和参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心电信息管理系统与虚拟式心电图仪结合,使其成为该仪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它的使用价值,也增强了仪器的功能,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模型和VC++6.0的ActiveX数据对象(ADO)实现对系统内数据的操作。介绍了系统的存储、查询、个性、删除等主要功能及应用程序的主要组成模块。  相似文献   

20.
开展气象教育远程培训是气象部门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效果直接关系到气象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从个人特征因素、培训自身因素和组织特征因素三个维度找出影响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效果的因素。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确定了影响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有效提高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效果。对此,要强化技术支持,进一步改善基层的远程学习环境;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要整合气象系统相关的国内外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