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针对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的一般方法,研究了基于动态全局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的系统化设计与稳定性分析方法.被控的模糊系统由一组动态模糊状态空间模型表示,该模型可看作是T-S模糊模型的扩展.整个模糊系统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路是根据期望的闭环极点找到每一子系统的局部状态反馈控制器,然后由主导局部子系统来构造全局模糊控制器.分析了整个闭环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利用补偿控制来保证该闭环模糊控制系统稳定的新方法.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热泵干燥机的变容量控制系统,提出了并级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实验对固定频率控制系统、单级模糊控制系统和并级模糊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3种控制策略在不同设定温度下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频率控制系统和单级模糊控制系统相比,并级模糊控制系统在满足升温速率的前提下,具有上限超调率和下限超调率低以及输出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简要阐述了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就典型的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和新型模糊控制系统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新雨 《科技信息》2010,(9):105-106
简要阐述了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就典型的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和新型模糊控制系统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特种陶瓷液压机的顶出机构是一个关键部件,以ZGLRY-160-22特种陶瓷液压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顶出控制系统,并按照一定要求设计此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为达到对整个控制系统高精度控制目的,采用PID和模糊PID两种控制方法分别加在顶出控制系统中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系统误差以及响应时间,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顶出阶段与3个下降阶段,模糊PID的偏差与PID的偏差相比小很多;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克服现场的非线性因素诸如油液摩擦力的变化、负载参数变化等的影响,结构简单易行,对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陶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磨矿工艺以及模糊智能控制理论,分析了磨矿工艺的主要特点,最后以磨矿控制系统中磨机给矿量控制子系统为例,较详细的说明了模糊控制系统如何应用于磨矿控制系统,从而进一步证明模糊智能控制系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对风机—液力偶合器单一PID控制系统过度依赖控制模型问题,提出了基于PID控制的高稳定性和模糊控制的高鲁棒性的风机—液力偶合器模糊-PID控制.在分析大功率煤气风机与YOCQZ420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调速控制系统动态调节特性的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调速控制系统的动态调节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在一定开关阈值和不同时间常数、系统总增益和延迟时间常数条件下的模糊-PID双模调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实验台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表明,模糊-PID双模控制可有效实现大功率风机与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调速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8.
模糊控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有效的设计方法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性能指标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模糊控制规则的数目随输入变量呈指数函数增加 ,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很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滑动模态控制理论 ,将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入量简化为广义跟踪误差的一个超平面 ,基于三角形的非线性划分语言变量的隶属度 ,得到了模糊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基于此传递函数 ,对模糊控制器的内部机理和某些动态性质进行分析 ,得到了一些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参数与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超调量、调整时间等的定量关系 .  相似文献   

9.
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因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因素性能变差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二维自调整模糊控制器作为滑差频率式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这种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变量的大小调整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和两个输入变量的权重 ,从而自动调整模糊控制规则。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 ,具有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不仅动态和稳态性能都得到提高 ,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判别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状态空间法、输入-输出稳定法、圆准则法和圆锥准则法等的关键在于把模糊控制器的特性用某种数学方式来处理,而对二维模糊控制器特性的近似至今仍然没有合适的方法,本文鉴于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复杂性和不完善性,依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原理,通过对二维模糊控制器特性的分析,在综合考虑系统动态品质和稳定边界要求的基础上,对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给出一种适用于一维和二维模糊控制器特性的近似函数,并使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法对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进而得出了模糊控制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正朝着复杂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实际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控制系统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故障。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提高现代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控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可靠控制作为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语言变量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对于无法建立或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场合,可用模糊控制技术来解决。因此模糊控制与可靠控制的结合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实际意义。回顾模糊控制和可靠控制的发展历程,概述模糊控制及可靠控制目前的研究现状,说明模糊可靠控制的特点,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出的重要成果,最后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带修正因子模糊PID控制的PMSM交流伺服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克服永磁同步电机(PM SM)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性能特性,提出了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它是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于一体的控制系统,根据转速偏差来决定速度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还是PID控制算法,并且根据控制系统的转速偏差和速度误差率,利用修正因子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修改。仿真结果表明:带修正因子的模糊-PID控制优化了系统的动静态特性,满足系统的高性能要求,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模糊控制在智能气调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果蔬气调自动保鲜控制系统中环境参量变化情况,通过模糊控制原理的分析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实现对制冷机组、加湿器、真空电机和空气阀门启停的控制,并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一类电机泵阀并联式飞机机载作动系统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模糊控制理论与变结构控制两者的优点,既具有模糊控制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特点,又具有变结构控制鲁棒性强的特点,并通过选用不同形式的模糊控制方法来提高飞机机载作动系统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文设计的模糊变结构控制系统能提高该类电机泵阀并联式机载作动系统的负载鲁棒性,且这种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可行性。同时也表明了这种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法对于飞机机载作动系统的设计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模糊控制系统中切换时延较长和切换次数较多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系统的垂直切换判决算法。在基于信号强度判决时将RSS作为门限值,提高系统判决能力;同时,将网络参数和服务类型作为判决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引入并行的模糊控制系统,缩短了切换判决的时间、选择适合用户的最佳网络,做出垂直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切换次数,降低了切换时延,增强了系统的性能。与传统的切换算法相比较,该算法对切换的判决因素考虑的更全面,兼顾了用户终端的使用环境及成本问题,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模糊控制算法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电加热炉的控制特性,分析了传统PID算法控制器和模糊逻辑控制器的优缺点,并根据智能控制理论的前沿研究,选择了模糊PID复合控制(Fuzzy-PID)来实现对电加热炉这一数学模型为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的智能控制。根据实际温控系统的要求,设计出一种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一定的自适应控制能力,因而特别适用于难于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的温度控制系统,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磁悬浮轴承,提出一种对磁悬浮轴承转子模糊控制的策略.结合电磁绕组工作原理,采用自感式位移自检测系统代替专门的位移传感器,构成无传感器自检测磁悬浮控制系统,通过模糊PID(proportional,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并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模糊PID控制器整定参数的模糊规则及模糊控制原理,对系统进行了模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混合磁悬浮轴承系统具有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模糊控制在煤粉炉燃烧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中小型煤粉炉自动控制水平很低,运行效率远低于设计值的现状,以及锅炉的燃烧过程存在惯性、滞后、非线性、时变、工作环境和干扰的不确定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等特点,基于模糊控制及其他智能控制理论,并通过与常规控制有机结合,研制了一套先进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在锅炉主汽压力控制系统中应用模糊控制,并把该控制模块通过与 130 t/h 锅炉运行仿真平台多机组网联调进行仿真调试,对模糊控制器在线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带前馈的模糊串级控制器在不同扰动信号作用下,可迅速调节给煤量,维持主汽压力的稳定。所建系统与青岛碱厂自备电站 130 t/h 煤粉炉原有调节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锅炉安全、稳定、高效燃烧。在实际应用中,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的分级集散控制结构对锅炉运行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变风量空调模糊控制系统控制规则的获取依赖人类经验的问题,提出将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在推导适应度值函数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获取控制规则,改善控制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为调试获取规则困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将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