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COL-TAI)对正常及化疗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应用环磷酰胺(CTX)对实验小鼠进行化疗或给实验小鼠以致死量的阿糖胞苷(ARA-C),然后给小鼠口服COL-TAI,比较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3b受体活性、吞噬功能、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和生存时间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COL-TAI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3b受体性活,COL-TAI对化疗小鼠的免疫缺损有恢复作用,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加ANAE+(α-乙酸苯酯酶+)淋巴细胞百分率;COL-TAI可显著延长给阿糖胞苷致死量小鼠的生命(P<0.01).COL-TAI具有增强正常和化疗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口服COL-TAI可显著提高化疗小鼠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
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与化疗药物合用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COL-TAI)与化疗药物合用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单独服用COL-TAI的各实验组生命延长率均大于对照组。单独使用环磷酰胺(CTX)或阿霉素(ADM)时,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6.98%和119.67%,二者分别与COL-TAI合用时,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9.64%和152.50%。由此可见,COL-TAI与化疗药物合用有显著协同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COL-TAI)与化疗药物合用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单独服用COL-TAI的各实验组生命延长率均大于对照组;单独使用环磷酰胺(CTX)或阿霉素(ADM)时,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6.98%和119.67%,二者分别与COL-TAI合用时,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9.64%和152.50%,由此可见,COL-TAI与化疗药物合用有显著协同抑制Ehrlich腹水癌生长和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致哺乳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试验,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生化灭鼠剂对人和小鼠体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无论生化灭鼠剂是否具生理毒性,对人和小白鼠体细胞均不具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5.
新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自制的新型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小鼠分别给予不同质量的L-亮氨酸钙混悬液灌胃, 连续7 d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质量比为0.04 g·kg-1的环磷酰胺组,以及质量比分别为0.5,2.5,5.0 g·kg-1的L-亮氨酸钙混悬液组通过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L-亮氨酸钙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为小鼠灌胃7 d后半数致死计量(LD50)大于10 g ·kg-1,L-亮氨酸钙属实际无毒物质在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未显示致突变作用,表明L-亮氨酸钙无毒性和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致哺乳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试验、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生化灭鼠剂对人和小鼠体内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无论生化灭鼠剂是否具生理毒性,对人和小白鼠体细胞均不具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7.
草苁蓉多糖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要求,采用急性毒性实验(LD50)、最大耐受量测定、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变实验,研究了草苁蓉多糖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草苁蓉多糖LD50值大于24 g/kg,最大耐受量为30 g/kg;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量、小鼠精子畸变数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草苁蓉多糖属一级无毒物,未见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芜菁块根汁对环磷酰胺致小鼠损伤的拮抗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清洁级ICR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芜菁块根汁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amide,CP)引起遗传物质损伤的拮抗效应。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试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结果显示灌胃(ig)不同剂量芜菁块根汁均使小鼠骨髓PCE微核率,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有所下降,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结论:芜菁块根汁对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皮肤外用的遗传毒性。方法: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PCE微核试验和Am es试验方法对rhaFGF进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rhaFGF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加或不加S9情况下,其CHL染色体畸变率均<5%;各剂量组的骨髓细胞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rhaFGF各剂量组(0.5~5 000μg/皿)对TA97、TA98、TA100、TA102菌珠在加或不加S9混合液条件下均无致突变作用。结论:在所选试验和剂量范围内未见到rhaFGF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丝裂霉素C(MMC)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加,SCE频率和微核率亦相应增加,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21及r=0.9793。本研究对于MMC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小鼠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考察受试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否具有遗传毒性.通过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进行检测.在给予甲苯二异氰酸酯1/16LC50和1/8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无显著性影响(P>0 05),而1/4LC50以及1/2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 01),结果显示,甲苯二异氰酸酯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
评价和比较了3种汽油增氧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无水乙醇(AE)和碳酸二甲酯(DMC)的致突变性.采用Ames实验研究3种汽油增氧剂的致突变性;采用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检测3种汽油增氧剂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的致畸作用.Ames实验的阴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MTBE、AE、DMC具有致突变性.在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中,虽然实验结果为阴性,但随着MTBE剂量的增加,染色体分离有增加趋势,表明其可能存在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3.
多菇口服液毒理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多菇口服液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大鼠30d喂养试验对多菇口服液进行检测。结果小鼠经口LD50>21.5g/kg,属无毒级物质;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d喂养试验表明各剂量组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未发现与实验有关的病理性改变。结论多菇口服液为无毒、无致突变作用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4.
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分析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3种昆虫病毒(BpNPV、DtGV、DpCPV)对人类体细胞的致突变作用,以细胞遗传学方法来评价3种昆虫病毒的“潜在性危害”。结果表明,3种昆虫病毒对人类体细胞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吗啉胍为诱变剂,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盐酸吗啉胍能够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产生染色体断片、滞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随着盐酸吗啉胍处理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随着盐酸吗啉胍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低小牛血清,低叶酸的TC199培养基及高pH值的培养方法,对16例住院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24例正常年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及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的染色体畸变及脆性部位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1),其中3p^14表达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的EMS对枇杷花药胚状体进行离体诱变,并以未诱变的材料作对照,对其引起的细胞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EMS诱变过的材料中均观察到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畸变;球胚细胞中随着EMS浓度的升高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染色体畸变率升高.胚性细胞与球胚细胞中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各自的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濮阳市赵北沟河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濮阳市赵北沟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甲醛厂、大化桥、啤酒厂、世锦公司等受试河段的全部水样均能引起微核率升高,提示水体中含有遗传毒性物质。并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