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碱式碳酸铜、3-羟基-1-金刚烷甲酸(HOC10H14COOH)和邻菲啰啉为原料,水热法合成了配合物[Cu2(HOC10H14COO-)2(phen)4].(HOC10H14COO-)2·17H2O.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C92H126Cu2N8O29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227 31(4)nm,b=1.657 44(6)nm,c=2.322 78(8)nm,α=93.604(2)°,β=92.518(2)°,γ=95.370(2)°,V=4.689 0(3)nm3,Z=1,Mr=3 826.12,F(000)=2 020,Dc=1.355 g.cm-3,μ=0.487 mm-1.结果表明:每个铜原子与2个邻菲啰啉中的4个氮原子和1个配位3-羟基-1-金刚烷甲酸根中的羧基氧原子配位,配位数为5.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波反应,一步获得Nd(Ⅲ)与2,4-二氯-5-氟苯甲酸根和邻菲咯啉形成的三元配合物Nd2L6(Phen)2 (HL=2,4-二氯-5-氟苯甲酸,Phen=邻菲咯啉).经单晶X衍射显示该化合物为双核化合物 (Nd2C 66H 28Cl 12F6N4O 12),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TX-].晶体学参数:a=1.057 0(9),b=1.265 7(8),c=1.680 8(4) nm;α=100.513(2)°,β=105.537(2)°,γ=109.335(1)°;F(000)=926,Z=1,V=1.951 6(2) nm3,Dc=1.614 g·cm -3,Mr=1 896.80.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97 5,Rw=0.182 0;S=1.070.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656 nm -3和-770 nm -3.  相似文献   

3.
以水杨醛为原料,经碘代反应合成了2-羟基-3-碘苯甲醛,并在微波辅助作用下与醋酸铜固相合成2-羟基-3-碘苯甲醛合铜配合物.利用单晶X射线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晶体学参数:a=1.278 97(12) nm,b=0.611 32(8) nm,c=1.951 14(18) nm;F(000)=1 036,Z=4,V=1.525 5(3) nm3,Dc=2.428 g·cm-3,Mr=557.54.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53 2,Rw=0.126 9;S=1.031.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625 nm-3 和-1 049 nm-3.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热合成反应制备了超分子配合物{[Cd(phen)3]·NDC·8(H2O)}(1) (phen: 邻菲啰啉; H2NDC: 2,6-萘二酸),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 物表征.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1.201 0(2) nm, b=1.286 4(3) nm, c=1.709 7(3) nm, α=74.21(3)°, β=69.92(3)°, γ=71.40(3)°, V= 2.311 7(8) nm3, Z=2, R1=0.066 0, wR2=0.204 3.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1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有光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羟基丁二酸铜与5-硝基邻菲咯啉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Hhbd)(Nphe)]·H2O}·3H2O(其中Hhbd=羟基丁二酸根,Nphe=5-硝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7651(3)nm,b=1.9229(3)nm,c=1.2427(19)nm,β=99.50(3)°,V=4160.4(11)A3;Z=8;最终偏离因子R1=0.0573,wR2=0.1169.配合物中每个铜(Ⅱ)原子与来自5-硝基邻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羟基丁二酸根的三个氧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紧邻单元通过邻菲罗啉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链间籍羧基氧原子与配位水分子、未配位的羟基氧原子与羧基氧原子形成O-H…O氢键的连接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间苯二乙酸、1,10-邻菲·%啉和高氯酸锰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Mn2(pda)(phen)4(H2O)2]·2H2O·2ClO4-}(H2pda=间苯二乙酸,phen=1,10-邻菲·%啉).通过X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3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129 0(2) nm,b=1.705 0(2) nm,c=1.734 5(1) nm;α=110.559(1)°,β=107.588(9)°,γ=93.102(12)°;Z=1,R1=0.071 0,wR2=0.202 9.晶体结构分析表明2个锰在1个间苯二己酸的连接下形成了一个双核结构,再在船型六元环氢键和π…π堆积共同作用下,双核结构单元被连成2维网络结构.毗邻的2维结构之间又通过氢键的支撑,拓展为3维网状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一定温度下,头孢曲松钠能将Fe(Ⅲ)还原成Fe(Ⅱ),还原生成的Fe(Ⅱ)在pH为5.0的CH3COOH-CH3COONa缓冲介质中,与邻二氮菲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稳定的橘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建立了Fe(Ⅲ)-头孢曲松钠-邻二氮菲体系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头孢曲松钠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头孢曲松钠浓度在0.26~8.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224 3C+0.058 5,线性相关系数R=0.998 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8×105 L/(mol·cm),检出限为0.011μg/mL.该法用于分析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粉针剂的含量,回收率在97.5%~102.5%.  相似文献   

8.
以2-硝基丙烷为原料合成中间体2,3-二甲基-2,3-二羟胺基丁烷,然后与3-吲哚甲醛反应,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吲哚氮氧自由基2-(3′-吲哚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化-1-氧基自由基(NITIn),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该化合物空间群为P2(1)/n,a=1.111 4(7)nm,b=0.993 1(6)nm,c=1.287 7(8)nm,V=1.421 2(15)nm3,Z=4,Mr=272.32,F(000)=576,Dc=1.421 g/cm3.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60 1,Rw=0.135 3.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73 nm-3和-239 nm-3.  相似文献   

9.
以2,4-二羟基苯乙酮、氯酸钾和盐酸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合成了2,4-二羟基-3,5-二氯苯乙酮,研究了溶剂的用量、反应辐射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a=0.800 6(4)nm,b=1.499 2(8)nm,c=0.729 5(4)nm;α=γ=90°,β=95.506(6)°;F(000)=448,Z=4,V=0.871 6(8)nm3,Dc=1.684g·cm-3,Mr=221.03.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51 6,Rw=0.150 8;S=1.121.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09nm-3和-580nm-3.  相似文献   

10.
成功合成了一个2,6-吡啶二甲酸和邻菲啰啉混合配位的二价钴配合物[Co(HPDC)_2(phen)]·4H_2O,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结构表征.该化合物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体学参数为:Mr=643.42,a=0.69725(1)nm,b=1.32146(2)nm,c=1.49304(3)nm,α=74.689(1)°,β=89.396(1)°,γ=84.575(1)°,V=1.320.75(4)nm~3,Z=2,D_c=1.618 g/cm~3,μ=0.726 mm~(-1),F(000)=662.化合物的结构由直接法解出,用基于F~2的全矩阵最小二乘法校正.最终可靠因子为R_1=0.0730,wR_2=0.2424及S=1.08.该化合物通过未配位羧基与结晶水之间的氢键及邻菲啰啉的π-π堆积等超分子作用最终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金属钴(Ⅱ)盐与L-磺基丙氨酸和邻菲咯啉配体合成了三元配合物[CoL(phen)2]H2O(L=L-磺基丙氨酸,phen=邻菲咯啉),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的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42 4(11)nm,b=1.560 7(14)nm,c=1.676 0(19)nm,β=90.425(7)°,Z=4,最终偏离因子R1=0.148 2,wR2=0.282 7。中心钴离子采取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配合物[Mn(phen)3](ClO4)2.CH3OH,并用元素分析和IR对其进行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12999(7)nm,b=1.28361(8)nm,c=1.44948(9)nm,α=85.385(1)°,β=76.134(1)°,γ=69.890(1)°,Z=4;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37H37Cl2MnN6O9,Mr=834.9,中心金属离子Mn(Ⅱ)为六配位变形八面体构型。配合物通过1,10-邻菲口罗啉芳环间π-π堆积作用和分子间氢键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配合物Eu(NO3)3(phen)2的晶体结构(phen=1,10 -邻菲NB035罗啉).该配合物以单核分子形式存在,中心离子Eu(Ⅲ)分别与硝酸根上的氧原子和1,10 -邻菲NB035罗啉上的氮原子以双齿螯合方式配位,配位数为10.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有Eu(Ⅲ)的特征发射光谱,其中5D0→7F2(615nm)跃迁发射强度最高.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钴配合物[Co2(NDC)2.Phen.H2O]n(NDC=1,4-萘二甲酸根,Phen=1,10-邻菲啰啉),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817 70(5)nm,b=1.944 72(12)nm,c=1.894 43(11)nm,β=101.943 0(10)°,V=2.947 3(3)nm3,Z=4,D=1.678mg/m3,μ=1.192mm-1,F(000)=1 512.该配合物是由1,4-萘二甲酸根桥联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晶体中存在2种Co(Ⅱ)离子,二者都为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几何构型,但配位环境不同.配体1,4-萘二甲酸根的配位方式有桥联双齿-桥联三齿和桥联双齿-桥联双齿2种模式,1,10-邻菲啰啉为螯合双齿配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简称PMBP)与邻二氮菲对Eu(Ⅲ)的协同萃取。实验证明,邻二氮菲对PMBP萃取稀土Eu(Ⅲ)有很强的协萃作用。用浓比递变法及斜率法确定,在本实验条件下,协萃合物组成为EuA_3·B。计算得出Eu(Ⅲ)/HClO_4,NaAc(μ=0.2)/PMBP-C_6H_6体系的logKex=-4.83±0.08。Eu(Ⅲ)/HClO_4,NaAc(μ=0.2)/PMBP-Phen-C_6H_6体系的协萃平衡常数logKs.e.=3.36±0.25。并得出有机相协萃合物生成平衡常数β_3·1=8.19±033。  相似文献   

16.
在乙腈-水混合溶剂中,以tptz,NaN3和MnCl2·6H2O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Mn2Cl2(N3)2(tptz)2]·4H2O(tptz=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并用单晶X衍射法测定了该配合物(C36H32Cl2Mn2N18O4)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空间群为P(1)(2).晶体学参数:α=0.8443(1)nm,b=0.9578(2)nm,c=1.3757(2)nm,α=106.13(0)°,β=100.78(0)°,γ=99.52(0)°,V=1.0216(2)nm3,Z=1,Dc=1.563 Mg/m3,Mr=961.58,μ=0.814 mm-1,F(000)=490,R=0.0851,Rw=0.1598,S=0.997.最后的差值电子密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444 nm-3和-421 nm-3.中心离子Mn(Ⅱ)的配位环境呈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合物[Cu(phen)(PPh3)Cl]2.H2O,并用元素分析、紫外、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60H48Cl2Cu2N4OP2,Mr=1 100.94,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9 78(13)nm,b=1.566 10(2)nm,c=1.846 20(3)nm,α=109.138(3)°,β=103.417(3)°,γ=103.417(3)°,V=2.584 1(6)nm3,Z=2,Dc=1.415 Mg/m3,F(000)=1 132,μ=1.035 mm-1,R1=0.101 4,wR2=0.212 2(I2σ(I))。标题配合物由两个独立的Cu(phen)(PPh3)Cl分子和一个结晶水分子组成。两个独立的Cu(phen)(PPh3)Cl分子结构相似,其中心铜()离子采用四配位的变形四面体构型,分别与邻菲口罗啉上的两个氮原子、三苯基膦上的磷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配位。标题配合物分子通过Cl与邻菲口罗啉芳环的C—H之间的非典型分子间氢键形成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Fe(Ⅱ)为金属中心,1,10-二氮杂菲衍生物作为有机配体,利用溶剂热方法合成Fe(Ⅱ)的配合物Fe(DPPZ)_2Cl_2(1)(DPPZ为二吡啶[3,2-a:2',3'-c]并吩嗪),并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等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经过分析后得到,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26 1(11) nm,b=1.220 3(15) nm,c=2.778 (4) nm,α=90°,β=95.892(19)°,γ=90°,V=2.785(6) nm~3,Z=4,且该配合物具有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合过渡金属配合物与氮碱加合物的性能,合成了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配合物,利用其与邻菲咯啉的加合反应,得到了Co[(C2H5O)2PS2]2(C12H8N2)配合物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Co(Ⅱ)与2个二硫代磷酸酯的4个硫原子和邻菲咯啉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二硫代磷酸酯分子中的磷原子与2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乙醇水溶液中以4-氯苯氧乙酸、邻菲啉、Cu(NO3)2.3H2O为反应物合成了配合物[Cu(phen)2(H2O)](NO3)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表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264 2(5)nm,b=0.728 10(15)nm,c=1.661 4(3)nm,β=123.76(3)°,V=2.277 1(8)nm3,Mr=566,Dc=1.648 g/cm3,F(000)=1 152,Z=4,最终偏离因子R1=0.052 6,ωR2=0.143 1.配合物中Cu离子与分属于2个邻菲啉配体的4个N原子以及来自水分子的1个O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