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白冠长尾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的小肠相对较长,盲肠发达,中还就白冠长尾雉的消化系统与部分鸡形目鸟类及猛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通过实地观察,本文对白冠长尾雄的求偶、产卵、鸟巢、孵卵、育雏等习性作了记录和分析,取得了真实数据。这对拯救和研究白冠长尾雉这个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工饲养和繁殖白冠长尾雉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X射线衍射对3种雉类卵壳晶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了我国特产3种珍稀雉类的卵壳,即野生和笼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um)、哈曼马鸡(C.harmani)和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所产的卵壳.首次报道了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的大小.野生环境下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大小分别为104.5,211.8和145.3nm,差异较大;笼养环境下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大小分别为224.0,308.7和162.5nm,差异较大.同一种类不同环境,其卵壳晶粒大小差别明显,3种野生卵壳均比其笼养卵壳晶粒度小,差别最大的是褐马鸡,其笼养环境卵壳晶粒与野生环境卵壳晶粒大小之比为2.144;差别最小的是白冠长尾雉,其比值为1.118;哈曼马鸡的比值居中为1.458.野生雉类卵壳的晶粒较小,因此其硬度将明显高于笼养卵壳,由此可推测出野生雉类所产卵的结构更为致密和坚实,因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开始对妥打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1993年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目前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变狭窄且数量大为减少。核心区内已少有分布,部份转移到缓冲区。相反,白腹锦鸡Chrgsolophus amherstiae和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已从缓冲区逐渐转移至核心区,且数量呈上升趋势。调查中发现人为干扰是造成白冠长尾雉分布外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白冠长尾雉冬季夜栖行为与夜栖地利用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99年12月至2000年3月,通过野外观察、无线电遥测以及样方调查对河南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的夜栖行为和冬季夜栖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是其冬季夜栖的2种主要植被类型.由于冬季落叶乔木的盖度显著降低,所以白冠长尾雉的夜栖地的使用受到限制,夜栖树种类也主要限于常绿针叶树种.调查显示,冬季白冠长尾雉的夜栖地一般靠近水源、远离林缘,位于山体中上部坡度较大的地方,夜栖树通常高大并且盖度良好.对夜栖地变量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影响白冠长尾雉夜栖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海拔、栖位下方盖度、灌木密度、坡度、栖枝高度、夜栖区乔木的密度和胸径、栖位上方盖度、坡向以及距水源的距离等.白冠长尾雉的夜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重要的有季节、天气和性别因素.为保护白冠长尾雉的夜栖地,保护区应重视人工针叶林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董寨观鸟记     
在我居室的墙壁上,挂着一根1.5米长的野鸡翎,外金内白的羽片上均匀排列着38道栗黑色横纹,这是我多年以前做饲养员时珍存的一根白冠长尾雉的尾羽。白冠长尾雉是中国4种长尾雉中尾羽最长的一种,硕长艳丽的尾羽是雄鸟求偶炫耀的资本,可惜人们常常“杀鸡取羽”,用其做传统戏剧中的冠饰,使这种珍禽分布区域极度缩减。作为中国特有的鸟类,白冠长尾雉已被  相似文献   

7.
2007~2008年对妥打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计发现鸟类85种,隶属于12目34科.其中发现原来在核心区大量分布的白冠长尾雉现已消失,而白腹锦鸡和雉鸡则占领了核心区.本文对白冠长尾雉消失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卵壳样品进行了检测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卵壳的超微结构,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了卵壳中的化学元素.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卵壳的表面晶体层、栅栏锥体层和壳膜层的厚度分别为20.8,220.8和62.5μm,分别占卵壳总厚度的6.8%,72.6%和20.6%;栅栏层有很多蜂窝小孔,其直径为(0.32±0.08)μm(n=30);卵壳表面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气孔,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有关,气孔横断面呈细漏斗状,在其上半部有颗粒状填充物.同时比较了白冠长尾雉野生和笼养个体未孵化卵壳中2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发现在组成卵壳的化学元素中,野生白冠长尾雉的Ca,Mg,P,S的质量分数w>1 mg.g-1,其中Ca含量超过卵壳元素总含量的40%;Na,Si,S,K和Al次之,w=0.1~1mg.g-1;Fe,Zn,Pb,Mn,Cu,V,Ti元素的w=1~100μg.g-1;Ni,Cr,Co,Se,Cd的含量最低,w<1μg.g-1.与野生个体的卵壳相比,保护区人工饲养的白冠长尾雉的卵壳成分有显著差异,其中S,Cu,Fe,Al,Mn,Si,Sr,Se,Cr等元素野生个体与笼养个体相比,同种元素在不同个体上w的差异均达到20%以上.饲养个体对Fe,Mn,Si和Sr等4种元素摄入明显不足,而S,Cu,Al,Se,Cr等元素则显著偏高,这可能是造成董寨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卵受精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建议适当调整饲料中这些元素的配比,以保证饲养条件下白冠长尾雉拥有良好的营养供给,从而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雉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共有雉类(雉族phasianini)26种,占全世界总数(49种)的53%。其中黄腹角雉、绿尾虹雉、藏马鸡、蓝马鸡、褐马鸡、蓝鹇、白冠长尾雉、黑长尾雉和红腹锦鸡等9种,为特产种;在世界环颈雉的30个亚种中,有19个分布在我国。雉类雄鸟一般具有绚丽多彩的羽毛、矫健的  相似文献   

10.
昊至康  许维枢 《贵州科学》1991,9(3):215-219
白冠长尾雉(Syrmalicus reevesii)是中国的特有种、现今分布仅限于中国中部的山地,约当北纬26°~34°,东经104°~117°之间,是典型的东洋界物种。垂直分布的高度为海拔200~2,600m,海拔1,000m左右为最适宜的栖息范围。白冠长尾雉是典型的林栖鸟类,栖息的生境为亚热带常绿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典型栖息地的种群密度每平方公里为6只左右。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雉科鸟类特有种20种,约占我国现有雉科鸟类总种数56种的35.7%.通过对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及有关分布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了中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不均匀的特点,西南山地亚区、青海藏南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的雉科鸟类特有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亚区,其雉科鸟类特有种数量分别为9、6和6种,同时还有不少种类是局限性分布和间断性分布.  相似文献   

12.
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野外观察结合无线电遥测研究表明 ,河南董寨鸟类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在非繁殖期倾向于集群活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两性混合集群是其常见的 3种集群方式 ,但以单性集群为主 ,并且性别隔离现象明显 .繁殖期观察到亚成体仍集群活动 ,但发现成体也有集群行为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繁殖的需要 .观察期内平均群体大小为 (3 87± 2 2 4 )只 ,而雄群、雌群和混合群平均群体大小依次为 (2 54± 0 31) ,(3 81± 0 4 0 )和 (6 4 2± 1 2 5)只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群体活动对研究区内 7种生境类型的利用有明显选择性 (χ2 =93 545,d =6 ,p =0 ) ,其中混交林、幼林和茶灌是集群活动利用的主要生境 .集群活动对坡位的利用存在时空变化 .冬季和繁殖前期对坡位的利用相似 (z =- 0 36 ,p =0 79) ,而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存在明显差异 (χ2 =0 0 2 8,d=3,p =0 0 2 8) ,表现在对坡下位的利用方面 .白冠长尾雉集群个体的组成相对稳定 ,群体内个体间关系多样化 .遥测结果表明 ,雄性集群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独立活动、靠近、尾随、一起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勺鸡的种群密度、分布及繁殖信息,采用了日常巡护监测数据资料、分布图、样带法、样方法、跟踪调查法.得到勺鸡平均密度为0.2171只/hm2,由此推算勺鸡种群数量为1303只.勺鸡繁殖期选择产卵地点的因子是:巢址海拔区间1430~2220m;在林缘附近,坡度适中,坡向南或者东南、下坡位,巢向向阳;视野开阔、离水源近;有巢材,卵白色、卵数4枚;巢为地面巢,能遮风避雨;巢周围有栖材、沙浴场.勺鸡巢穴处的植被因子乔木、灌木、草本差异不明显,都有一定数量的乔灌草.未发现在乱石堆和无植被覆盖的地方有巢穴.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短耳鹗(Asio flammeus)和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肝脏进行了比较.结果 显示:与大多数鸟类相似,短耳鹗和雉鸡的肝小叶分界模糊,肝细胞成索状或团块状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门管区较明显.短耳鹗肝小叶的肝细胞排列较为规则,雉鸡的肝细胞大多3~6个聚集成团,雉鸡肝血窦较短耳鹗的丰富.短耳鹗肝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的数量多于雉鸡,但雉鸡肝细胞内糖原颗粒、溶酶体的数量及胆小管切面的微绒毛数目明显多于短耳鹗.这表明短耳鹗和雉鸡肝脏组织结构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其食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自繁自养的21只0~163日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体质量mb、体长lb、跗跖长lt、翅长lw及喙长lc进行了连续测定,其中mb,lb,lw及lc的生长过程可以用Gompertz 方程很好地拟合(R>0.97),而lt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更好(R=0.9886). 各量相对应生长曲线的拐点位置分别是:mb(42.95d, 220.4g), lb(5.065d, 95.59mm), lw(10.17d, 63.90mm),lt(19.89d, 43.42mm)及lc(6.903d,9.738mm);完成90%生长量的日龄分别是123.4, 89.75, 53.94, 75.47和132.4d. 根据红腹锦鸡mb的生长曲线,建议以0~6周龄为育雏期,7~18周为育成前期,19周龄至开产为育成后期.  相似文献   

16.
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乌。在汉民族文化中,凤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现有资料,凤的原型是雉,是商朝的图腾。凤一开始指女性,随着男性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凤被涂上男性色彩,但最终又成为女性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四川长尾鹅有长尾和短尾两种体态.其雄鸟还有白色和棕色两种类型.两类雄鸟无年龄上的先后之别,应为遗传多态.  相似文献   

18.
长青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长青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 7次监测 ,并选择四种动物的分布区与 1997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监测结果为 :依年度平均动物偶见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为 :羚牛 >大熊猫 >苏门羚 >金鸡 >勺鸡 >黑熊>斑羚 >金丝猴 >红腹角雉 >毛冠鹿 >小麂 >血雉 ,其它种类动物偶见率都很低 ;2 0 0 2年与 1997年比较 ,出现羚牛样线的百分比增加 10 % ,大熊猫、苏门羚增加 3 % ,野猪无增加 ;四种动物的分布区都有所增加 .依分布区增加多少排序为 :羚牛 >苏门羚 >野猪 >大熊猫 .  相似文献   

19.
雉在中国广泛分布,资源开发潜力大。雉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适宜于家庭养殖的优良禽种。作者于1993.4~1995.4,对雉的家庭养殖进行了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驯化后的雉家庭户养是完全可行的,孵化和育雏适于集中管理,一月龄后的雏鸡可分散到户家庭养殖。“兰州正大”蛋用系列饲料饲养雉效果好,也可以就地取材,自己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