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格赖斯的意义理论是一种以说话者为中心的概念分析模式,其发展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格赖斯将意义区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并着重论述了二者的区别;后期,他对"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后者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祖先/后裔说",并对前者进行了重新厘定:从表征必然联系的非理性事实修正为侧重指规约意义的制度性事实。可见,格赖斯的意义理论虽突显说话者意图的中心地位,但并未否定规约的存在,而且在他后期语言哲学思想中,规约的地位更是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2.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格赖斯理论初步讨论和分析了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意义,指出话语标记在语义上没有真值条件意义或概念意义,但具有程序编码意义,其意义是隐含的;话语标记的作用主要是语用的、动态的,以说话人为取向,明示说话人的态度、方式、评价等,是言语中话语单元之间的内在的语义关系明晰化的一种语言机制或手段。  相似文献   

3.
文学语篇的解读,就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文学文本的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并在寻求最佳关联中完成对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与认知的语言交际过程。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语境、互明、交际意图和关联原则四个方面,通过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阐释从关联视角来解读文学语篇以及在语篇(包括书面和口语交际)分析中的作用,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或文学文体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马忠杰 《科技信息》2010,(21):I0215-I0216
名教与自然之辨,这是由魏晋玄学家用生命来践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时代辨题,本文重点探讨名教与自然作为哲学范畴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展脉络,意图理清魏晋时代的士人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行为态度转变路径以及此玄学命题意义。笔者认为魏晋时代的士人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实为失败之举,只注玄远,不顾当下,实己脱离人之自我本然,一味地在自然之外追求自然实属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在立足现代、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老子的自然和谐观念作一番新的审视、诠释,旨在针对当代社会的诸多问题,从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发掘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模因是一个解释力比较强的概念,模因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它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注意。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出发,结合礼貌原则和不礼貌言语理论,探讨同一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话语含义的变化,对言者意义及其背后蕴藏的交际意图作出推断,找出模因论和话语交际研究的最佳结合点,是语言学界对模因论的研究和运用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建筑化自然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化的自然不同于原生的自然,宗教建筑的“神圣”空间所关联的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的自然。建筑之力必须适应自然之力,建筑的目的永远是创造一种能让建筑之力和自然之力在矛盾中共生的环境。建筑创造并不只是停留在与自然对话的浅层面上,而是试图改造经由建筑表达出的自然的意义,此过程是一个用建筑来使自然抽象化的过程。光、风、水等自然要素,只有把它们从外部自然界中汲取并引入建筑内部时,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和分析格莱斯和塞尔分别对意向性意义作出的研究,发现对言语行为的意义分析不再局限于语言符号的形式,而是把心智主义哲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对言语交际的考察之中。格赖斯以心理意向为基础分析意义和交际;而塞尔从语言哲学与心灵哲学相结合的角度思考意向性,大胆改造传统意向性。  相似文献   

9.
李琳琳 《科技信息》2013,(5):244-244,252
从关联理论意图观的视角,探讨汉英旅游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成功的交际即为受众识别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而翻译恰恰符合这一过程。只不过翻译包括了两个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原作者与译者的交际过程,译者与目标语读者的交际过程。在第一交际过程中,译者需充分解读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但在第二交际过程中,还涉及到译者本身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成功的翻译必须忠实得再现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同时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10.
马春花 《科技资讯》2015,13(4):243-244
作为认知语用学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之一,关联理论的运用范围不仅仅限于语用学,其对翻译活动也有很强的解释和指导作用。该文首先探讨了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更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性。然后,说明举例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从关联理论来看,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传达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1.
话语有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之分。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总结了交际双方为顺利获得准确的会话含意而必须遵循的四大准则。但在很多情况下,说话人会出于某种原因而违反合作原则。Grice认为,此时听话人不能把话语理解为一般的自然意义,而应弄清说话人违反准则的目的,并推导出说话人意欲表达的隐含意义,即非自然意义。了解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对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多义词词义搭配知识库与词义标注”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国家语委‘通用语料库’的汉语义频词库的开发”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对最初设计的目标定位、处理的词语数量、语料规模都作了较大调整,表现为由义频研究转至义频获得,由部分多义词转至现代汉语的整体双音高频多义词,由2000万字的核心语料库转至2.5亿字的通用语料库.研究成果由7个资源库与3个软件处理平台构成,从而达到词义自动标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主体对生活的的摹仿。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出的“文本之外,别无它物”和“互文性”等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文本观。文学摹仿生活的观点似乎走到了尽头。文章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是对生活的摹仿。只不过,后现代主义的生活具有“能指即所指,文本即生活”的特征。根据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就是文学的主体性以及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提出“阅读主体和阐释主体通过文本进行历史性对话”和“文本的历史性意义是文本系统和阅读主体的历史性阅读的产物”,试图重建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接受理论看来,文本意义的实现有多种可能性,因而不同读者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由于译者同时又是原文的接受者,他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方面的创造性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接受理论关于文本“意义”的概念,可以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较为详尽地分析译者创造性的某些制约因素。通过讨论,可以认为译者的创造性并非译者对原文有意识的背叛,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个人变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形容词具有一定的动态意义,在“形容词+点儿”、“形容词+着”、“形容词+了+宾语”结构中形容词有“加重(或显现)主体的主动行为”、“使成”等多种动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读者的角度,分析接受美学在理论阐释空间上的突破。认为接受理论瓦解了传统文学阐释追求恒定不变的作者本质的局限性,使读者因素在诸如“期待视野”的心理以及对文本“空白”填补想象中得到凸显,在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作品的意义得到再生产。但是,在这种文学阐释范式的读者转向中,“过度阐释”的存在是理论上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7.
叶适作为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集永嘉事功学派之大成,倡导“经制事功”之学,其经济思想以功利主义为基础,反对贵义贱利。以他为代表的“永嘉之学”俱以讲实事、究实理、求实效、谋实功为特色,在当时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意义。拟站在经济学角度,对其以功利观、理财观、反抑商思想为代表的反传统思想内涵予以具体分析,并就该思想的现实意义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8.
引介"词义透明"这一概念,反证商务语境中英语词义存在的"假性透明"语言现象,并将"假性透明"术语运用于论述一般用途英语词汇对商务英语词汇习得的负迁移。以财富期刊网2 000多个商务英语语词为语料,依据商务英语的特点和学生常犯的错误,将商务英语中容易造成词义"假性透明"的语词分为假朋友、多义聚合和词化表达3类。认为"假朋友"是两种语言或同一语言不同变体中,形式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或词组;指出词化表达凸显了商务英语简洁高效的语言特点,但其整体义不是单个词义的累加,应作为商务英语词汇习得显性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冫"部统辖下的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冫"部字四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与"冫"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三组,主要是"氵"部义类字,其次"冫"部声化字,另一类是义符错位。进而分析这些异类的成因,得出讹变和形符声化以及部首的归并是造成"冫"部义类分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