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可可茶种群分化及其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茶Cameliasinensis(L)OKtze、普洱茶Casamica(Mast)Chang和可可茶CptilophylaChang含不同类型嘌呤生物碱(含可可碱、含可可碱+咖啡碱、含咖啡碱)的3个类群进行了分析.选用16个引物(10bp)扩增出401个DNA片段,用于遗传相似性分析,构建树系图.分析结果表明:①可可茶种群可分为含可可碱和含可可碱+咖啡碱两个类群,而含咖啡碱性状的类群应归并到茶Csinensis(L)OKtze类;②可可茶含可可碱和含可可碱+咖啡碱两个类群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来自同一起源,后者可能是由于可可茶与近缘种杂交所致;③可可茶与近缘种茶、普洱茶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将可可茶划分为一个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 Chang et Wang的嘌呤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量法和柱层析法从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Chang et Wang 的嫩梢中分离出3 种嘌呤生物碱, 经薄层层析、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对其结构的测定,鉴定为咖啡碱、1 , 3 , 7 , 9四甲基尿酸和可可碱, 其百分含量分别为088% , 084 % 和029 % . 样品水提物经氯仿萃取后直接由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测得苦茶含咖啡碱1932 9% ,四甲基尿酸1294 1 % , 可可碱0585 5 % , 茶叶碱0012 8% . 这是茶组植物中嘌呤生物碱新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3.
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Chang et Wang的嘌呤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重量法和柱层析法从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Chang et Wang的嫩梢中分离出3种嘌呤生物碱,经薄层层析、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对其结构的测定,鉴定为咖啡碱、1,3,7,9-四甲基尿酸和可可碱,其百分含量分别为0.88%,0.84%和0.29%。样品水提物经氢仿萃取后直接由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测得苦茶含咖啡碱1.9329%,四甲基尿酸1.294  相似文献   

4.
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地摸索发展出成体系的制茶技术,逐渐形成了现在我国的6大茶类: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和红茶.茶中具有多重活效成分: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等,其中生物碱属嘌呤碱类,常见的包含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茶碱(Theophylline)为茶叶中主要滋味成分之一,近年来因其良好的药理功效逐渐被人们发掘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一种野生茶树的新嘌呤碱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株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发现中国特有的变种苦茶CamelliaAssamicaVar.kucha Chang et Wang其芽叶嘌呤碱依含量高低分别由1,3,7,9-四甲基尿酸,咖啡碱,可可碱组成,其中1,3,7,9-四甲基尿酸的含量占芽叶干质量的1.3%-3.4%,其次是咖啡碱,其质量分数为0.26%-2.8%。再其次是可可碱。质量分数为0.1%-2.1%,苦茶嘌呤碱各组成成份在植株间存在差别,但多数植株1,3,7,9-四甲基尿酸始终表现为优势嘌呤碱;少数植株咖啡碱表现为优势嘌呤碱,而1,3,7,9-四甲基尿酸是第二位的嘌呤碱。在调查植株间嘌呤碱时还发现有的植株时而表现为1,3,7,9-四甲基尿酸是优势嘌呤碱。在调查植株间嘌呤碱时还发现有的植株时而表现为1,3,7,9-四甲基尿酸是优势嘌呤碱,时而表现为咖啡碱是优势嘌呤碱,这些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仍然有待于研究。但苦茶嘌呤碱的组成模式是有花植物中尚未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用RP-HPLC建立了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和控制方法。以Spherisorb C18柱和甲醇-0.1%冰醋酸(50:50,1mL/min),得到己酮可可碱及其有关物质基线分离,用UV检测器(波长264nm)的最低检测量为4ng,控制总杂质量不得过1.0%。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己酮可可碱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咖啡碱含量不但对研究茶树中咖啡碱的生理代谢和药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茶树品种分类和茶叶品质分级鉴定的指标之一.茶叶咖啡碱的测定,通常用经典的重量法、碘量法和比色法,实验比较繁琐,误差较大。目前国内外多已采用较为快速简便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但测定结果与经典法相仿,不很理想.本文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四种级别的旗枪商品茶的咖啡碱含量.实验表  相似文献   

8.
咖啡碱属黄源呤生物碱,即化学结构式中N1、N3、N7甲基化的黄嘌呤。酰胺型咖啡碱可溶于水,且在沸水中完全溶解,因此可提取、分离和精制。近年来含有咖啡碱的饮料遍及世界,咖啡碱用于临床治疗可作解热镇痛药的组成成分。中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原理茶为我国特产,各地均有栽培。茶树的芽叶供制茶,采收量丰盛。经化验,茶叶以含咖啡碱为主,其含量为1%-5%。我国所产的各种市售茶叶含咖啡碱约2%-4%。在鲜叶加工为成品茶的过程中产生的叶柄、碎末等废料,含咖啡碱约2.4%-2.8%。从制茶废料中提取咖啡碱,可实现废物的综…  相似文献   

9.
用GC-MS鉴定、HPLC分离制备了苦豆碱和脱氢苦豆碱,并用浸渍法对这两种生物碱进行杀松材线虫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含有仲胺型氮原子的苦豆碱比含叔胺型氮原子的脱氢苦豆碱具更强的杀线活性,为双稠哌啶类生物碱结构与杀线活性间构效关系的假说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了苦茶中的苦茶碱。以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水(体积比为1∶〖KG-*2〗5∶〖KG-*2〗4∶〖KG-*2〗2)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800 r/min、流速2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所得流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与对照品进行比较,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222 g苦茶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可可碱5 mg,苦茶碱389 mg,咖啡碱41 mg,纯度均在99%以上,系首次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苦茶中的苦茶碱进行分离。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现新的茶叶资源——可可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可可茶(毛叶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在系统上属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由它的一芽两叶制成的茶叶含茶多酚33.26%,游离氨基酸1.017%,儿茶素73.750‰,可可豆碱4.7%,含极微量的咖啡碱,是一新的有利用价值的茶叶资源.  相似文献   

12.
控制提取工艺需要测定柯柯豆碱母液中柯柯豆碱、咖啡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柯柯豆碱母液中柯柯豆碱、咖啡因的含量 ,以 C8柱为色谱柱 ,以 V(体积分数为 0 .0 0 4 5 %的高氯酸 )∶ V(乙腈 ) =80∶ 2 0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0 nm,柯柯豆碱与咖啡因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 4 ,线性范围为 10~ 80μg/ m L ,相关系数大于0 .999,回收率大于 99.0 %。  相似文献   

13.
苦茶的急性毒性与神经药理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茶Camellia kucha是我国特有的一类野生茶树资源,其化学成分上不同于其他茶树资源的特殊性在于富含1,3,7,9-四甲基尿酸(苦茶碱)。对苦茶的安全性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小鼠每kg体质量苦茶急性毒性经口LD50>2150 g,按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属无毒级;苦茶中的苦茶碱对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有协同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活性,在苦茶中可以拮抗咖啡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当这两种成分含量相当的时候,苦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催眠或兴奋作用;但当苦茶碱的含量是咖啡碱的3倍时,苦茶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了可可茶茶花和可可乌龙茶的挥发油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可可茶茶花和乌龙茶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中大根香叶烯D(53.97%)、α-金合欢烯(16.07%)、沉香螺醇(3.96%)、十三-2-炔-环丙酯(3.30%)、δ-杜松烯(3.22%)、β-荜澄茄油烯(1.96%)、异香橙烯(1.73%)、1,5-二甲基-8-(1-甲基)乙烯基-1,5-环癸二烯(1.61%)、古巴烯(1.55%)9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七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11%。顶空固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中反-橙花叔醇(29.1%)、己酸叶醇酯(22.56%)、4-乙酰基-3-乙烯酸乙酯(10.21%)、芳樟醇(6.17%)、紫苏烯(5.97%)、α-金合欢烯(3.54%)、反-叶绿醇(2.11%)、己酸己酯(1.87%)、(3Z)-3-辛酸丁酯(1.74%)9种物质含量最高,其中3种醇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7.38%,4种酯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6.38%,2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51%。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以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居多,可可乌龙茶挥发油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酯类,正是这三类化合物使得可可乌龙茶具有花香的气味。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古树茶在可控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发酵,通过考察发酵前后咖啡因、茶多糖、果胶等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可控条件下规范化、标准化的茶叶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茶为药用已有数千年历史.唐本草拾遗上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具有消食利尿、兴奋神经、祛痰止渴、明目益思、消炎解毒的作用.最近的研究报道,茶具有抗癌效果和抗辐射作用,研究还确认,茶能控制糖尿病.对于茶的某种营养和药理作用应归功于茶的何种化学成分,众说不一.本文以恩施茶为材料,分析测定了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同时,还作了清除自由基的ESR试验.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与茶树间作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本文对14~15年生湿地松与茶树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研究表明:间作茶园光强减弱45.2~38.6%,气温低1~3 ℃,昼夜温差小,空气湿度夏季有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0~20cm土层内有降低趋势,20~60cm稍有提高;茶树叶片的净光合效率提高4%左右,蒸腾强度降低20.3~21.7%;叶片上表皮、栅状组织和全叶均较薄,叶质柔嫩,茶叶产量平均提高 8%左右;茶叶中的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值低,绿茶品质较好;林木蓄积量为3.3m~3/亩,综合经济效益可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马森 《应用科技》2011,38(1):10-13
对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为:95%乙醇回流提取一水浴蒸馏回收乙醇→加M如中和鞣酸、吸收乙醇和水分→90℃左右烘干乙醇、水分→油浴180~190℃加热粗提物,咖啡碱升华→纯品.武夷岩茶生产副产品茶末、茶片、茶梗中咖啡因含量分别为:45.65±0.66(mg/g)、42.14±5.68(mg/g)、25.55±0.55(mg/g),从中提取咖啡碱率分别达到0.97±0.30(%)、0.44±0.08(%)、0.38±0.07(%).用紫外和红外光谱法定性定量,产品为咖啡碱,纯度达到80%以上.对提取条件以正交实验优选结果,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最优提取条件为温度70℃、料液比1:12.5、提取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