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河南省郑州市,选择不同城市化程度的两个样地——郑东新区游园和人民公园,以麻雀(Passer montanus)为对象,采用可操纵实验法,分别以干扰方向、着装颜色、持物与否和移动速度为因素,每个因素2个水平,模拟4种不同方式的人为干扰,研究了其对麻雀警戒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在不同区域与不同季节均对麻雀的警戒距离具有显著影响;麻雀对高度城市化环境中的人类活动干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机场内特殊噪音环境(平均噪音值大于80 d B)与人为干扰对鸟类行为的影响,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内选取2个代表性样点:距离跑道最近且飞机起降时噪声分贝最高的样点1;距离跑道最远且有人类居住的样点2.以机场内鸟撞风险高危鸟类麻雀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采用激光测距望远镜观测其惊飞行为,将有无飞机起降、实验者着装颜色、移动速率作为主要干扰因子,分析不同干扰下麻雀的惊飞距离(FID).结果表明:在噪音分贝最大的样点1中,麻雀全年的FID均高于同时期有人类居住的样点2中的数值;同一样点中,秋冬季的FID均高于春夏季的数值,但季节对于不同干扰方式下麻雀FID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3个因子中,有无飞机起降对于麻雀的FID影响最显著,是影响麻雀耐受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实验者的移动速率;实验者的着装颜色对麻雀FID的影响最小.总的来看,麻雀在离跑道较近处有较大的FID,在远离飞机起降、有人类居住的样点中有较小的FID,即麻雀对飞机起降噪音敏感,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繁殖期夜鹭对城市化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4年3月~6月以曲阜的孔庙、孔林两地作为夜鹭不同城市化程度的栖息地,从繁殖、人为干扰两个方面对繁殖期夜鹭的城市化适应性行为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两地的城市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孔庙较高.营巢高度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呈增大趋势.营巢密度最初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先降低,但随其进一步提高有所增加,在最高时又降低.惊飞距离随城市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到6月,选取曲阜孔庙、孔林、沂河和泗河作为不同城市化程度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栖息地,从营巢、取食和人为干扰三个方面初步研究了城市化对繁殖期白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庙和孔林,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白鹭的营巢密度逐渐减小,营巢高度逐渐增大,惊飞距离逐渐减小.在沂河和泗河,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白鹭的密度和觅食频率逐渐减小,惊飞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5.
2012年2-6月,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4种鸟类优势种对人为侵扰的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对人为侵扰的耐受性最强(3.60±0.22m),其次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3.66±0.14m)、白鹡鸰(Motacilla alba)(5.54±0.08m),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最弱(8.36±0.19m);24种鸟类在不同生境、观测者与鸟类间可视度、引人注目性下的惊飞距离均差异极显著(p0.01);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种鸟类惊飞距离的主要因子为隐蔽因子(37.77%)和体形因子(25.53%).鸟类在隐蔽性生境中的惊飞距离更小,地面或灌丛低层活动鸟类的惊飞距离一般要比高层活动鸟类小,小型鸟类的惊飞距离一般比大型鸟类耐受性强,观察者与鸟类之间的可视度的减小可适当增加鸟类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6.
人为干扰对两种鸻形目鸟类觅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3月至6月,通过野外观察和人为干扰实验,研究了人为干扰对分布于曲阜市大沂河流域的两种鸻形目鸟类金斑鸻(Pluvialis dominica)和青脚鹬(Calidris temminckii)觅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斑鸻的觅食频率显著低于青脚鹬的觅食频率,金斑鸻和青脚鹬的觅食频率均随干扰程度的增加而下降.金斑鸻的觅食时间高于青脚鹬,但金斑鸻和青脚鹬的觅食时间仅在3级干扰水平以上具有显著差异.金斑鸻和青脚鹬在一人行干扰条件下的惊飞距离均显著小于其在二人行干扰条件下的惊飞距离.这说明,两种鸟类对人数较多的干扰类型更为敏感.在一人行干扰条件下和二人行干扰条件下,金斑鸻的惊飞距离均显著小于青脚鹬的惊飞距离.这说明青脚鹬对人为干扰的反应比金斑鸻更为敏感,这可能与二者的觅食策略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跟踪记录,采取并分析荣成烟墩角区域单位距离内大天鹅数量、东西两岸天鹅行为与游人数量的关系数据,并对大天鹅惊飞距离的估算,发现大天鹅的数量与游人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大天鹅的鸣叫、取食、运动行为(激动型行为)与游人数量呈正相关的关系,而大天鹅的休息和理羽行为(安静型行为)与人数呈负相关的关系,大天鹅对人的惊飞距离为零,说明烟墩角区域大天鹅正受到当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说明其对人类产生了严重的适应性和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重庆大学城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警戒行为模式及它在不同生境中的警戒距离。【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白颊噪鹛的警戒行为模式,并记录它在灌木林、乔木林、灌木乔木混交林、人行道等4种不同生境中的警戒距离。【结果】白颊噪鹛的警戒行为包括听、扫视、鸣叫、观望、走开和惊飞。它在灌木林、乔木林、灌木乔木混交林和人行道的观望距离分别为(3.94±0.35),(10.77±0.53),(8.25±0.56),(5.69±0.35)m;走开距离分别为(3.32±0.32),(9.27±0.47),(6.88±0.66),(5.18±0.34)m;惊飞距离分别为(2.39±0.27),(9.53±0.56),(5.35±0.74),(3.13±0.31)m。【结论】在不考虑季节、种群大小、性别等因素的情况下,白颊噪鹛的警戒距离均值整体上表现为观望距离最长,走开距离次之,惊飞距离最短;白颊噪鹛的观望距离、走开距离和惊飞距离在不同生境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广州市1985-2005年期间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性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和不同的行政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由于规划发展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点:城区、番禺和花都干扰强度和幅度大,且干扰因素和事件频繁;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番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花都的重大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增城和从化的景观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而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出多次多时段干扰的迹象和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广州市1985—2005年期间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性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和不同的行政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由于规划发展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点:城区、番禺和花都干扰强度和幅度大,且干扰因素和事件频繁;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番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花都的重大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增城和从化的景观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而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出多次多时段干扰的迹象和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使用旋转流变仪系统分析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熔体黏弹性能对外部条件如剪切、温度和动态剪切频率的响应情况并分析PP/POE共混物的熔体相容性.随POE含量的增加(基体相由PP改为POE),PP/PO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出现分界.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曲线形状类似,非牛顿性指数n基本保持不变.PP/POE共混体系的零剪切黏度呈现负偏差,符合广义对数加和法则.在末端区(0.005~0.050Hz),共混物的Ig G'-lgω斜率明显与PP的有偏差且Han曲线在高频下出现了随温度变化的情形,表明PP/POE熔体不相容.在密炼机加工过程,即温度在190~250℃,PP质量分数在50%~95%之间时,共混体系处于相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分析在中国人群中,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创新要点:目前的研究发现,端粒功能缺陷是限制分裂增殖、细胞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它不仅仅与衰老相关,而且在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都有直接影响。肾脏的正常衰老过程伴随端粒逐渐缩短,端粒功能缺陷可以加速慢性肾脏疾病进程,并伴随相关衰老因子cathelin相关抗菌肽(CRAMP)、延长因子-1α(EF-1α)、几丁质酶(chitinase)和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等表达增加。本项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揭示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双盲法,以IgA肾病患者(n=177)为实验组,以狼疮肾炎(n=50)、糖尿病肾病(n=30)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n=30)病人以及健康人(n=83)为对照组,通过定量荧光原位杂交(qFISH)检测了肾脏组织的端粒长度,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血液、尿液中的CRAMP、EF-1α、stathrnin的含量,运用几丁质酶试剂盒(CS1030)检测了血液、尿液中几丁质酶的酶活性,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组织中CRAMP的表达情况。重要结论:端粒缩短和相关炎症蛋白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为IgA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常用词“皮”、“肤”在两汉时期的历时更替情况,认为先秦时期,总体上看,“皮”表示动物的皮,“肤”表示人的皮肤,二者有着明确的分工。在口语中,“皮”对“肤”的取代从东汉中前期开始,到东汉末年这种替代关系基本完成,“皮”成为表示人和动物皮肤的常用词,同时,复音词“皮肤”逐渐活跃。“皮”和“肤”之间的替换过程鲜明地反映出了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乙烯醇(PEG)的加入对聚丙烯(PP)结晶速度的影响,并用Avrami方程分析了聚丙烯在PP/PEG共混物中的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当PEG的含量较低时能增加PP的结晶速度,PEG的含量增加,PP的结晶速度有降低的趋势。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表明,PEG的加入对PP起着异相成核作用,但同时又有溶剂化的作用,使其对PP的结晶速度的影响比较复杂。PEG加入使共混物对结晶温度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氨基酸钠游离的氨基引发ε-己内酯单体开环得到酯肽齐聚物,并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将这些齐聚物扩链合成4种聚酯酰胺.将4种天然氨基酸(L-丙氨酸、L-亮氨酸、L-谷氨酸、L-赖氨酸)引入到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中,合成和表征了4种含有氨基酸残基的聚合物.通过1H-NMR、FT-IR、水接触角、水吸收率和降解实验对该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氨基酸改性PCL的亲水性和降解性得到了改善,其中含有L-赖氨酸残基的聚酯酰胺因亲水性最高,降解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妃子笑和鹅蛋荔2个荔枝品种花芽分化期间树体生理因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不同方位间、不同部位间树体因素均存在显著差异;荔枝品种间花芽分化差异极显著,妃子笑花芽分化效果优于鹅蛋荔.通过对树体因素与花芽分化结果间的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知,荔枝树体因素影响荔枝的花芽分化,尤其是对花序基部分枝数、花序长度、花序基部直径和侧穗个数的影响极为显著,荔枝的花芽分化受树体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泥湖矽卡岩~斑岩型超大型钼(钨)矿田位于栾川县南部,栾川县城北西20km左右的冷水镇境内,处于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华北地台西南边缘的坳陷带内,三川-栾川断陷带NE向构造由NWW向NW弧形转折部位。包括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上房沟斑岩型钼(铁)矿床等3个超大型矿床,外围尚有马圈、石宝沟、鱼库、黄背岭等斑岩型、矽卡岩型中~小型钼矿床(点),面积约20km2。  相似文献   

18.
基于BSC-DEA超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衡计分卡的组织显性绩效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挖掘隐性因子指标,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人力资源团队效率评价体系.这一方法充分显示了平衡计分卡指标选取的动态性和全局性等优势,并弥补在效率评价中的不足,实现人力资源业绩评价与效率评价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对照,为人力资源团队绩效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平衡透析法在生理pH值(7.43)条件下,研究了等摩尔比的Zn(Ⅱ)与Mn(Ⅱ)离子竞争结合人血清白蛋白(HSA)。Scatchard图分析表明,Zn(Ⅱ)与Mn(Ⅱ)在HSA中没有共同的强结合位点,在竞争和非竞争结合时,Zn(Ⅱ)的强结合位点数目均为1,Mn(Ⅱ)的强结合位点数目均为2。Hill图分析说明Zn(Ⅱ)与Mn(Ⅱ)之间具有一定的正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较粗的聚丙烯(PP)单丝作为石膏材料的增强材料,通过抗折和抗压实验研究了单丝长度、掺量对PP单丝/石膏复合材料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抗折实验结果表明:PP单丝的掺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当掺量小于1%时,复合材料抗折强度随掺量增加而变大,当掺量为2%时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掺量相同的情况下,单丝长度越长增强效果越好,15 mm的PP单丝掺量为1%的试样抗折强度最高较空白样提高了26%;折断后试样断口中PP单丝呈拔出状,表明PP单丝与石膏材料的结合较弱.抗压实验结果表明:PP单丝的掺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随掺入量增加而减小,15 mm的PP单丝掺量为2%的试样抗压强度最小较空白样减少了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