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调味小黄鱼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黄鱼为原料,研究了调味小黄鱼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从而确定了调味小黄鱼加工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研制的调味小黄鱼保质期长,色泽好,口感佳,滋味鲜美,其营养价值与新鲜小黄鱼相似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地理群体小黄鱼的遗传分化情况,本次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采自江苏吕泗(LS)、福建宁德(ND)、山东青岛(QD)和浙江象山(XS)的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3个形态比例性状中,只有一个性状在4个地理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3个比例性状进行降维处理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5.17%,此结果小于85%,所以依靠筛选的6个主成分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区分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对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成功构建了4个小黄鱼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对4个小黄鱼群体的亲缘关系远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其中LS、ND和QD小黄鱼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而XS群体与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远。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判别函数对4个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其中LS群体判别率最高(97.5%);ND群体判别率最低(80.0%),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89.4%,说明通过判别分析对4个地区小黄鱼群体进行判别,具有较高准确性。本次研究采用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对4个小黄鱼地理群体的分析结果一致,均显示4个小黄鱼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是不同地理群体之间分化程度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和2016年5月份在烟威渔场采集了320尾和248尾小黄鱼标本,研究了小黄鱼产卵群体生物学特征,主要包括:体长组成、体重组成、性比和绝对繁殖力.结果表明:2011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106~230 mm,体重13~114 g,绝对繁殖力F3 211~23543粒,平均(12 636±1 210)粒/尾;2016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102~207 mm,体重12~110 g,绝对繁殖力F4 960~19 697粒,平均(10 705±855)粒/尾.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小黄鱼的繁殖力水平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小黄鱼个体生殖力及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根据1993~1995年从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采集的样品,对小黄鱼生殖力与体重、体长及年龄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小黄鱼的生殖力作了历史对比分析,揭示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大黄鱼小黄鱼实时荧光PCR鉴定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大黄鱼、小黄鱼线粒体中ND6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和cycling探针,以草鱼为阴性对照,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结果:利用设计合成的大黄鱼和小黄鱼特异性引物和cycling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大黄鱼和小黄鱼均产生特异扩增曲线,对照的草鱼没有产生扩增曲线.结论:利用设计的引物和cycling探针,可准确快速鉴定大黄鱼和小黄鱼.  相似文献   

6.
以孵化后10 d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采用5组不同水温(16℃,22℃,28℃,34℃,自然水温)进行温控处理,从40 d时每10 d进行一次取样测量,通过比较各组小黄鱼的全长、体重,计算日增重量、全长和体重增长率,探明温度对小黄鱼早期生长的影响和适宜生长温度。结果表明:小黄鱼在低温16℃组中生长发育缓慢且存活率只有16%;32.4±0.5℃是小黄鱼的初始致死温度,当达到34℃时全部死亡;22℃组在前期加温阶段和自然水温组比有一定的生长优势,但养殖至90 d,全长、体重和自然水温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28±0.5℃是小黄鱼的适宜生长温度,当养殖至90 d时,28℃组与自然水温组相比平均全长、体重差异显著(P0.05)。70~90 d是小黄鱼平均日增重较多的阶段。综上所述,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高温对小黄鱼早期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黄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随着过度捕捞及环境的变化,捕捞个体逐渐小型化,野生资源量不断减少,因此,开展小黄鱼的人工养殖、良种培育是未来小黄鱼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4至7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渔业科技岛,利用620尾人工繁殖的F1代1龄小黄鱼亲鱼,通过人工促熟和激素诱导,获受精卵36万粒,获得初孵仔鱼17万尾,统计得知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6%和62.1%。在水温15.0~22.0℃,盐度26~28,溶解氧5.0~6.0 mg/L的条件下,历经60 d的培育,育成平均全长5.71±0.73 cm的F2代苗种5.8万尾,育苗成活率34.12%。小黄鱼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为小黄鱼的增养殖和良种选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小黄鱼鱼卵形态学鉴别的准确性,以及COI基因序列在小黄鱼鱼卵鉴别中应用的可行性,对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15个站位采集的两组平行样品分别进行传统形态学鉴别和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测定。形态学鉴别结果显示,7站出现小黄鱼鱼卵,共计128粒。卵径1.242~1.535 mm,油球径0.414~0.567 mm。遗传学鉴别结果显示,共108个个体成功扩增并测序,共检测到17个单倍型,与小黄鱼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0.038之间;与其他石首鱼科鱼类序列的遗传距离在0.112~0.317之间。Kimura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系统树聚类结果显示,鱼卵与小黄鱼单倍型聚为一支,与其他石首鱼科鱼类序列分为不同的分支,推断108粒鱼卵均为小黄鱼。对比形态学和遗传学鉴别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8440.05)。结果表明,小黄鱼鱼卵的形态学鉴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线粒体COI基因可应用于小黄鱼鱼卵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黄海、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的群体遗传结构.在所分析的9个取样点177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37个单倍型.9个群体呈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956—1.00)和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37-0.0058).单倍型邻接关系树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分子方差分析和FST显示小黄鱼的遗传变异均来自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问无显著遗传分化.Exact检验表明单倍型在两两群体间分布频率的差异是不显著的.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均表明黄海、东海的小黄鱼经历了群体扩张,扩张时间约为78—138ka前.研究结果表明,黄海、东海小黄鱼群体间具有高度的基因交流,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较强的扩散能力,黄海、东海的海洋环流以及近期的群体扩张可能是造成黄海、东海小黄鱼群体间遗传同质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态渔业营造人工鱼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由于人们的酷渔滥捕,大海里的渔业资源己越来越少。东海的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曾一直被称为四大家鱼,现只剩下一条带鱼算是保了下来,但也趋于小型化、低档化;大黄鱼、小黄鱼和墨鱼己形不成渔汛。鲜美的大黄鱼70年代还达到16.8万吨,到1993年只有194吨。由于渔船越来越多,船体和马力越来越大,网眼越来越小,于是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东海不久将成为没有渔业资源的咸水池。其实,这不仅在东海,渤海、黄海和南海也都是如此。如渤海湾六七十年代对虾的产量为 1.98万吨,最高达4万吨,掠夺性捕捞使捕虾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003—2005年闽东渔场小黄鱼渔获群体的生态学参数,并结合历史资料和2008年总渔获量,探讨其群体变化趋势及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5年小黄鱼渔获群体的渐近体长L∞为261.17 mm、渐近体质量m∞为217.28 g、生长速率k为0.513 0t、0为-0.601 0(理论体长为零时的年龄)、体质量生长拐点tr为1.234 7龄,总死亡系数为2.215 2,自然死亡系数为1.049 9,捕捞死亡系数为1.165 3,开发比率为0.526 0.与1996—1997年相比,渔获群体优势体长和平均体长略有增大,但与1960年相比,L∞、m∞趋小,生长系数k加大,体质量生长拐点tr提前,群体结构简单化、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早熟化相当明显,说明目前小黄鱼群体的生态状态仍很脆弱.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控制渔业的投入量和产出量,实施开捕规格等有力措施,实现小黄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刺鲳的资源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5艘深水流网资源信息船1998年8月~2001年3月连续渔捞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鲳是本海域深水流网渔业的三大优势种之一(方头鱼占首位,刺鲳和白姑鱼年间变动量相互交替),占年总渔获量的8.68%~27.16%;周年数量分布集中在夏、秋季,全年数量最高值出现在夏末初秋.渔获物重量分布以舟外渔场最多,为49.71%,其次是鱼山、鱼外、沙外、江外等渔场.  相似文献   

13.
东海区适宜增殖放流种类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选种的"技术可行"、"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兼顾效益"四个筛选原则,结合东海区各海域生物资源特点和海况实际,初步筛选出大黄鱼、海蜇、日本对虾、曼氏无针乌贼、三疣梭子蟹、黑鲷等多个品种为东海区最理想放流品种。对放流海区生态容纳量和生物种间相容性,苗种、环境适应和栖息地问题,制定标准技术规范等的探讨可供其他海区和其它种类增殖放流时借鉴。实行多种类综合开发,发展多种生产方式的综合性海洋增殖渔业,以充分发挥水域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与渔业生物学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8-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和常规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龙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江苏外海和长江口外海,较为稳定的盐度水域范围,对水温和水深的适应范围较广;龙头鱼的优势叉长为120~200 mm,占70.55%,平均叉长165.23 mm;优势体重为10~20 g,占28.21%,平均体重34.10 g。龙头鱼的雌雄比例约为1.70:1,7-9月为产卵盛期;除了7月份以外,龙头鱼摄食等级为0级(空胃)所占比例最高;食性分析结果表明,胃含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龙头鱼,其次为七星底灯鱼,再次为中国毛虾。目前,龙头鱼尚属于资源状况较好的鱼种之一,渔获量较为稳定,资源开发尚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sim模型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最佳的渔业政策,采用EwE 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构建了1987-1998年Ecosim(时间动态)模型。Ecosim模型包含了32个功能组,初始参数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静态平衡的Ecopath模型。通过营养关系,分析了渔业捕捞对主要经济鱼类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998年系统总输出、总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总捕捞量则有所降低;强化的捕捞压力导致了低值小型鱼类被捕食压力的间接缓解,大中型高价值鱼类的生物量发生明显下降;说明了生态系统呈现出逆向发育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捕捞所产生的从上而下(top-down)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海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1986-1992年东海北部海域拖虾调查及近几年虾类资源动态监测资料,测定葛氏长臂虾样本2914尾,其中雌虾1927尾,雄虾987尾。分析其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以及性比、繁殖、生长等特点,阐明规律性,为合理利用葛氏长臂虾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黄鮟鱇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鮟鱇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29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5龄。繁殖季节为2-5月,以4-5月为盛产期。雌鱼成熟系数在4月达到最大,5月次之,雄鱼成熟系数在5月最大。其绝对繁殖力介于(3.11~14.1)×105粒之间,平均为(6.74±2.87)×105粒,相对繁殖力(F/L)为883~2 153粒/mm,平均为(1 521±581)粒/mm,相对繁殖力(F/W)为181~426粒/g,平均为(264±76)粒/g。对Ⅳ期卵巢132颗卵细胞的直径测定结果显示,卵径范围为1.30~1.76 mm,平均为(1.59±0.19)mm,明显的1个峰值出现在1.575~1.625 mm,占总卵粒数的33.3%,其卵径分布不均匀,应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2~2004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主要捕捞鱼种的生物学资料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对东海区近3 a季节间的资源密度、渔业生物学性状以及历年来的渔获群落结构组成、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动态比较,分析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东海区海洋渔业捕捞产量维持在历史高水平,但主要是依赖于超高的捕捞力量、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使群体资源得到暂时的养护等措施.主要经济鱼种的亲鱼量年间变化不大且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渔获物小型化、利用资源主体以当龄鱼为主、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下降等过度捕捞现象十分明显,资源基础相当脆弱,渔业资源衰退之势仍在加剧.秋季调查资源密度的年间波动取决于补充量水平,其水平的高低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