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选择合适的配方、温度、时间、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制备高稳定性的抗坏血酸6 - 棕榈酸酯  相似文献   

2.
2步酯化法制备棕榈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棕榈酸和甲醇为原料,浓H2SO4为催化剂,采用2步酯化法制备棕榈酸甲酯.第1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65±2)℃,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0.5%,甲醇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80%,反应时间60 min,酯化率90.06%;第2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5)℃,甲醇流速为1.0 mL/min,反应时间为60 min,棕榈酸甲酯的酯化率为99.26%.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以L-抗坏血酸和棕榈酸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用直接酯化法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过程。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工艺优化后反应收率达到80%,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酯:(Ⅲ)蔗糖棕榈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成蔗糖棕榈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棕榈酸酯重量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85~90℃,原料棕榈酸甲酯和蔗糖的摩尔配比为1.0:2.5,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甲酯摩尔数的0.08~0.10时,其蔗糖棕榈酸酯产率是88.30%.产物经纯化后测定,所含蔗糖棕榈酸单酯与棕榈酸甲酯分子比为0.7740:1.0000。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丁基吡啶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对棕榈酸和甲醇催化酯化合成棕榈酸甲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棕榈酸物质的量比为50∶1、反应温度为70 ℃、催化剂用量为6%和反应时间为110 min时酯化率最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各因素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8%,反应时间为130 min,反应温度为70 ℃,醇酸物质的量比为50∶1,在此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通过验证试验可测得酯化率为98.63%.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4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对酯化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从棕榈油中获得棕榈酸,再借助催化剂与不同的醇反应合成棕榈酸酯,确定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并研究了棕榈酸合成其他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为棕榈油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室温条件棕榈酸合成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抗坏血酸与棕榈酸直接进行酯化反应的原理,以及温度、时间、物料比等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察超声辐照下影响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反应的因素(溶剂、底物摩尔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酶量和超声功率),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 mL的正己烷溶剂中,0.164 g维生素A醋酸酯和0.32 g棕榈酸,在酶与维生素A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4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下,超声功率为90 W,反应6 h,酯化率可达82%。并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非线性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初速率(rmax)为0.522 mmol/(min.g);维生素A醋酸酯的米氏常数为0.404 mmol/L;棕榈酸的米氏常数为0.034 mmol/L。  相似文献   

9.
以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为催化剂、葡萄糖和棕榈酸乙烯酯为原料,在离子液体中合成葡萄糖棕榈酸酯.并研究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Bmim][TfO])为介质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0℃、酶浓度为50mg/mL、糖酯摩尔比1∶...  相似文献   

10.
以硅胶G+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6mol/L硼酸为色谱条件,采用均匀设计法选择最佳的溶剂系统来分离柠檬酸甘油单、二棕榈酸酯。结果表明,当溶剂的组成及比为三氯甲烷:丙酮:乙酸=85:15:1时分离较为理想,与柠檬酸甘油单、二棕榈酸酯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得到的组分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维生素适宜范围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维生素的最适宜范围值,以我国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各种维生素为研究对象,查询近年来发表的母乳中维生素含量数据、我国婴幼儿各种维生素的最新推荐量、实际摄入量、婴幼儿维生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导致的健康影响、市场产品中各种维生素实际含量等资料,参考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对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各种维生素的范围值提出建议。研究纳入了0~3岁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所有维生素指标,重点提出了部分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叶酸、泛酸)范围值的修订建议及修订依据,并对原标准中未设定上限值的维生素提出上限值的建议。研究结果可望对相应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进而为保证婴幼儿的合理营养与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和油酸(O)为原料,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sp.99-125)为催化剂合成人乳脂替代品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研究了Candida sp.99-125脂肪酶的催化机理、酶使用量以及Candida sp.99-125脂肪酶的重复使用。研究结果表明:Candida sp.99-125脂肪酶的催化机理是先酸解PPP sn-1位的棕榈酸,然后再与sn-3位的棕榈酸反应;当脂肪酶用量为37500U,反应温度为43℃,经过3h反应后,OPO的转化率可达41.24%;补加初次反应脂肪酶使用量50%的脂肪酶后,重新加入底物反应48h,OPO的转化率可维持在40%左右,且平均反应速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母乳(人乳)是人类母亲用于哺喂婴儿的乳腺分泌液,它既是婴儿出生后能量和营养的来源,更是母体为新生婴儿提供的全方面延伸保护。母乳作为一种自然演化的产物,其成分复杂,构成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支持婴儿物质代谢的营养物质和帮助婴儿功能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母乳成分在含量、亚组分构成及化学和生物学状态等方面,能完美地吻合婴儿解剖、生理、生化特征和能量、营养、免疫功能、微生态发展等需求,是婴儿存活和健康成长必需的生物学体系。母乳成分是奠定母乳喂养健康优越性的基础之一。正是由于母乳成分与婴儿需求之间的天然一致性,使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早期健康生长发育和降低成年期慢性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可确保喂养婴儿获得健康的体格生长状态,有利于其脑神经生长和认知功能发育,有利于免疫系统平衡发展,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性疾病风险,同时对过敏性疾病具有防护效应。在远期健康效应方面,母乳喂养可降低喂养婴儿的儿童期和成年期肥胖风险,可明显降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的风险。对母乳成分的持续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婴儿的营养需要,也是推进婴儿配方食品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中矿物质的适宜范围值进行研究并提出修订建议,以进一步保障婴幼儿的营养和安全,为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以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中涉及的所有12种矿物质为研究对象,依据最新发表的我国母乳数据、矿物质推荐摄入量、矿物质实际摄入量、健康结局、国际标准情况以及我国市售产品含量分布等方面的科学证据,参考欧盟的评价方法开展科学评价,并对各矿物质范围值提出修订建议。现行GB 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和GB 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大多数矿物质营养素含量可以满足我国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个别营养素,如钠、碘、锰等矿物质的含量建议根据最新的科学证据进行调整,铁、锌、磷3种营养素建议增加在豆基配方食品中的单独规定,并建议对现行标准中未设定上限值的矿物质设定上限值。根据最新的科学依据和评估结果,建议对我国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中部分矿物质的含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羊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与其他乳相比营养组成最接近母乳。羊乳中的脂肪球小,乳糖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腺苷三磷酸促进乳糖的分解,更适于具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亚洲成年人和婴幼儿饮用。国内外对羊乳及羊乳粉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羊乳产量过低,价格高,不法商家在羊乳及羊乳制品中容易掺入一些价格低廉、方便易得的牛乳及牛乳源成分不时有报道。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规范市场,避免进出口贸易损失,鉴定纯正的羊乳及制品,检测其中的掺假牛乳源成分十分迫切。从免疫学法、色谱法、电泳法、基因检测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羊乳及羊乳制品中牛乳源成分鉴别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奶粉包括原料奶粉和婴儿配方奶粉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质量控制水平,并着重探讨了乳粉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食品安全现状,同时对未来奶粉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质量控制措施和食品安全管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天然荷叶为衬底,结合真空磁控溅射法沉积银薄膜,制备出了一种高效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研究发现银/荷叶基底对婴儿配方奶粉中掺杂的三聚氰胺(MA)表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而不需作额外的样品预处理.对掺杂不同浓度三聚氰胺的奶粉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在5~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获得了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根据3σ准则,检测极限估计为1 mg/L.此外,银/荷叶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7.64%和10.54%).该方法对婴儿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且无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免疫亲和柱和固相萃取(SPE)柱测定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_1的方法,以验证SPE柱可以替代免疫亲和柱。方法分别用免疫亲和柱和SPE柱进行回收率及精密度测定。结果纯牛奶和全脂乳粉免疫亲和柱回收率在87.7%~89.8%,RSD5%;SPE柱回收率在91%~108.5%,RSD5%。婴儿配方奶粉免疫亲和柱回收率在69.0%~71.8%,SPE柱回收率在67.9%~100.4%(因配方奶粉成分复杂,故无论免疫亲和柱还是SPE柱测定的回收率结果均偏低),RSD5%。不同实验室间相对偏差8%。结论研究结果证明,SPE柱法可实现与免疫亲和柱法相当的高精度、高回收率结果,检验成本低,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采用XRD、SEM、IR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为催化剂,棕榈酸与乙醇为原料合成棕榈酸乙酯.探讨了不同催化剂类型、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固体酸相比,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对于棕榈酸乙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棕榈酸):n(乙醇)=4:1,催化剂用量0.8 g,反应3 h.在此条件下,棕榈酸的收率可达7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