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不断更迭的影响下,全媒体时代大学生话语方式呈现出话语形式生动多样、话语内容关注生活娱乐、话语风格“矛盾式表达”、话语表达个性张扬等特点,导致大学生话语方式出现缺乏逻辑思考、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存在理解和认知偏差、出现极端个人主义等问题。高校需通过转化话语形式、拓展话语关注面、加强话语引导、加强思政教育等措施引导化育大学生话语方式,培养其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话语的理解有其一定的理解机制,话语成分的意义的理解是话语理解的基础。从话语理解理论的角度来看,"词类活用"现象理解中的主要机制是依据完整原则、合理原则来进行的语义调整,语义扩展是语义调整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意义建构和理解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重要著作《怎么办?》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主要内容有强韧话语主体、拓展话语客体、丰盈话语内容、优化话语传播。同时,《怎么办?》中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在话语体系立场、话语供给关系、话语叙事风格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怎么办?》中列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给予了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深刻的启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话语主体做到“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的辩证统一;坚定理论自信,话语内容做到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辩证统一;坚持灌输原则,话语传播做到传统载体与新兴载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陈巧林 《科技信息》2007,(20):205-205,204
本文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分析英汉语言中的课堂幽默话语对其原则的不遵守。幽默话语是一种间接的言语交际形式,它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校园生活中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校园课堂幽默话语实例的分析,以期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幽默艺术,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生成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生成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生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缺省预设"看话语理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话语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当且仅当受话人按照发话人期望的意义去理解的过程。但受话人与发话人之间由于各自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差异以及言语语境的动态变化,受话人究竟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能朝说话人所期望的意义去理解话语呢?本文试图从认知的缺省预设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话语的理解并得出:受话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总是在充分理解之前就已激活某种缺省预设,从而个人的话语意图通过语言表达得以沟通从而最终实现话语理解。  相似文献   

8.
“言不尽意”是中国特有的话语生成和理解规则,它既表达了语言的局限性,同时肯定了这种从无生有的无限性,这一辩证思想对中国文化社会生活影响深远。歌词话语拥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当下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镜子,同时具有高度的艺术文学鉴赏性,“言不尽意”的思想理念,在歌词话语中有着非常直观的折射。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和最佳关联原理,解释了话语理解和话语推导的基本过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传递信息的无效或缺损、推理过程中的认知差异、教师话题转换等都会导致话语误解。为此,教师和学生应该互动,以避免话语误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有些理论认为,交际就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受话者通过解码得到话语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但并非如此简单。话语者“所说的内容”和通过说话所表达的“会话含意”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来阐述如何正确理解话语的会话含意。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话语分析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推动了话语分析实践。它通过整合研究新媒体形式下的多种模态,有助于受众了解话语所要传达的社会意义及隐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阅读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从语篇语境中获取信息进而理解语意,不外为一项必要的阅读技巧。本文中笔者以实例解读语篇语境对语意理解的作用,并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从语篇语境中理解语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话语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话语,话轮等相关概念的定义尤为重要。话语分析的语料复杂多样,相应的,学界对于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探究结构的结构分析法,探究交际行为的社会文化分析法,探究话语的生成和理解的认知分析法,探究政治话题的批判性话语分析以及综合法。  相似文献   

14.
李姣 《科技信息》2008,(2):174-175
阅读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从语篇语境中获取信息进而理解语意,不外为一项必要的阅读技巧。本文中笔者以实例解读语篇语境对语意理解的作用,并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从语篇语境中理解语意。  相似文献   

15.
对英汉新闻话语的词汇特点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就会发现新闻话语的一些语言学特点,这对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新闻话语,获取更多的语言知识和信息,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外语教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是与交际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体验密切相关的,是交际者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话题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解读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话题多以隐性形式存在于语篇中,对它们的解读需要借助语境中的主观因素,来激活相关的认知图式。语篇的连贯性产生于理解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而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境中的主观因素在语篇理解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文化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话语理解,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话语理解要通过翻译才能完成。话语翻译应该透过源语的表面结构认识其内在信息,这就要求译者深入了解话语文本中不同层次的相关内容。《西方神话学读本》中《潜水捞泥者:神话中的男性创世说》一文涉及文化理解的不同层次,对这种话语翻译实践中的误译实例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层次分析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受到高度关注和越来越深入的和多角度的研究.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随着语用学,符号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在语用学和认知方面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文章通过对衔接与连贯,连贯的各种认识,连贯与语篇话题,隐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阐述,试图从语篇连贯的角度对隐喻作以分析,特别是从连贯与语篇话题方面阐述了主题隐喻的语篇连贯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对“普世价值”的批判应避免两种倾向,即避免泛意识形态化和简单粗暴化。对普世价值不能只从政治角度进行批判,而忽视或者遮蔽来自学术立场、生活视角的质疑和探讨。不能对普世价值作望文生义、简单片面的理解,或是过分强调个性忽视共性,混淆目标和手段。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普世价值,一方面要加强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达成普世价值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要增强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构建普世价值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化时代借用新叙事学“视窗”概念,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开启文学研究及其意义阐发的多元之窗。借助叙事学、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解构论等理论方法,可以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莎士比亚《暴风雨》等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当代西方文论丰富多彩的理论话语烛照,能够矫正当前文化研究转向后忽视文学本体的理论偏颇,践行文化语境与文学文本研究辩证互动的文化诗学,提升我们对人类精神结晶——文化与文学的价值判断与审美体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