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Crystal Ball和GIS 软件,通过分布拟合数据、批量拟合、空间自相关以及数学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此次疫情重灾区湖北省2020年1月25日至4月8日期间新冠疫情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从时间维度来看,湖北省新冠疫情发展经历了疫情高发期、稳定下降期、成果巩固期三个阶段;整体表现为非确定性和空间跳跃性、非季节性和政策干预调节性特征;2) 从空间维度来看,湖北省形成了鄂东以武汉、鄂州为中心,鄂东北以孝感、随州为中心,鄂西北以十堰、襄阳为中心的新增确诊空间格局;湖北省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整体呈现随机分布特征,武汉市为湖北全省范围内高—低扩散的唯一区域;3) 按各市州万人感染率来看,武汉和鄂州为湖北省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主要位于武汉城市圈,形成了以武汉市、鄂州市为核心的半包围结构;低风险区主要位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大风险区城市间存在空间相关关系;4) 武汉市始终是湖北省疫情的中心,对全省疫情防控态势起绝对主导作用.最后基于湖北省新冠疫情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和肯定今后湖北省及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创新对于企业和产业来说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外卖打败方便面"的案例引入创新生态系统概念,从而给研究新兴产业运行机制带来新视角。通过生物学隐喻的方法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理念——将经济活动中有主观创新能动性的创新主体隐喻成生物群落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者,提出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在生物学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对比隐喻,分析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15种竞合的运行机制,提出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原始创新,创新系统的新范式是创新生态系统。基于文献分析、创新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指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构建了结构模型和功能层级模型,结合该模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警示我们不仅要注重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还应该注重重大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使其成为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如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期间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控管理,确保取水和饮水安全;重视环境因素对病毒传播的潜在影响,多部门联合协作,加强对环境中新冠病毒的检测;加强污水和废弃物监测治理,优化处理工艺,防止病毒通过水环境和废弃物扩散传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源头控制,确保疫情的长效防控;加强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科技研究,研制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技术规范和指南,为防疫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形势日趋严峻,对民众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同时也带来了需求的转变,从而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这对许多行业造成了影响也带来了机遇。通过分析新冠疫情对部分行业造成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导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在疫情防控、社会服务、复工复产、新动能培育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从生产生活空间变化、技术产业增长、公共数据融通应用、数字化转型共识形成等4个方面剖析了新冠疫情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带来的重要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创新创业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和扩大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双创"为例,首先,阐释了大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其次,对国内外的重要创业园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河南省的"双创"生态体系,提出了适合河南省的"双创"运营机制和优化生态体系建设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展现2020年1月20日到3月14日之间湖北省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直观定量地展示新冠病毒疫情在湖北省的时空变换过程和其相关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确诊人数空间变化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2)新冠肺炎初期分布为一核强集聚,聚集核心为武汉和鄂州交界处,多核弱集聚;后期弱聚集区域逐渐缩小减少,强聚集区逐渐分化为武汉和鄂州两个聚集核心.3)湖北省西部大部分县市呈现低-低聚集的态势,东部以武汉市为核心与相邻县市形成高-高相邻或高-低相邻.4)交通因子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其次与新冠病毒传播和发展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是地形因素和当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武汉、蔓延全国,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家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肩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任务的高等院校因师生人数多、学生来源广、聚众性疫情风险大,加之学生心智情绪均不稳定,对冲疫情的困难风险无形中被放大。高校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被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打破,如何立足当前"停课不停学",同时放眼长远,以线上教学为契机改变课堂教学固有模式,实现教育教学持续改进,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兴战略顺利实施。在分析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构建了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和提出了研究假设,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医药制造业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人力投入强度是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序参量,创新人力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协同关系;创新经费投入强度促进产品创新收益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收益能力促进创新人力投入强度;而创新经费投入强度抑制创新人力投入强度,产品创新收益能力抑制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政府从国有银行退出的艰巨性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建立真正债关系的艰巨性的角度,对国家通过注资的方式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决不是简单通过注资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化电能表及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几种主要智能化电能表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上海市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为例,对我国各级电子政府建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及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点,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利真正提高政府的绩效,让公众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到农业生产能力,是“三农”的根本问题。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谈语言在馆员与读者沟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正确运用符号语言与体态语言对改善馆员服务态度、提高馆员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它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对社会影响颇大的公共语言行为。时下新闻语言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用语的纯净。为了使新闻语言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具体阐述了新闻语言弊病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希望能给新闻语言的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