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研究白色念珠菌菌龄、预处理剂、酶解温度、裂解酶种类、酶解时间等不同因素对白色念珠菌SC5314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确定了其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选用菌龄为12 h的菌体,用50 mmol/L EDTA+5%巯基乙醇(体积比)+50 mmol/L Tris (pH=8.0)的复合预处理剂进行预处理,用0.7 mmol/L的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1%的蜗牛酶+1%的纤维素酶+1%的溶壁酶在30 ℃的条件下酶解120 min.在此条件下,其原生质体制备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草果中的挥发油,GC-MS分析不同产地草果挥发油的成分.抑菌实验采用K-B法(标准滤纸片法),对白色念珠菌标准株SC5314、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耐药株23~#、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从草果中共鉴定出73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12个,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60%以上.4个不同产地草果挥发油对白色念珠菌标准株SC5314、白色念珠菌临床耐药株23~#、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活化磁性微球,并标记抗Aβ1-42抗体;制备Aβ1-42抗体-吖啶酯发光试剂,建立一步式定量检测Aβ1-42浓度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组装成试剂盒,并评估其灵敏度、准确度、重复性、特异性、稳定性等,推测血清Aβ1-42正常参考区间.结果 该方法对血清Aβ1-42检测灵敏度评估的空白限(LoB)为0.03 pg/mL,检测限(LoD)为0.05 pg/mL,功能灵敏度(FS)为0.11 pg/mL,线性范围0.1~5 000 pg/mL,加标回收率为103.78%~106.10%;试剂盒检测的分析内精密度为1.06%~2.70%,分析间精密度为3.61%~5.21%,总不精密度为5.93%~8.60%.在试剂盒特异性方面,与血清中常见蛋白的交叉反应率低于2%;同时,样本中常见的3种干扰物在胆红素、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低于40 U/L、2 mmol/L、3 g/L时,检测结果基本不受影响.试剂盒在37℃下可稳定保存7 d以上,说明2~8℃下产品有效期不低于12个月.且100...  相似文献   

4.
采用MTT法等方法研究壳聚糖碘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得到壳聚糖碘液的50%抑菌浓度(MIC50)和最小菌浓度(MBC)分别为250 mg/L和600 mg/L。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碘液具有良好的杀白色念珠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脱脂从急性相胸水中分离得到含有血清淀粉样物质A(Serum AmyloidA,SAA)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再通过两次Sephacry1S-200层析纯化SAA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验证实得到的SAA蛋白纯度高,可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制备抗体,方法可用于从胸水中大量制备SAA。  相似文献   

6.
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测定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中草药其抗真菌作用不同,其中黄连和黄芩2种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其次是五蓓子和知母,而甘草对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较差.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黄连提取物的抗真菌作用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1mg/mL.将抑菌成分不同的中草药进行两两配伍,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的协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除五蓓子和丹参的混合药液对白色念珠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外,其余3组中草药的配伍,并无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对NR8383细胞(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TNF-α和IL-1β的mRNA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终浓度1. 25 mg/m L的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可极显著降低R8383细胞分泌TNF-α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P 0. 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终浓度1. 25 mg/m L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能极显著升高IL-1β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P 0. 01),同时0. 012 5 mg/m L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能极显著降低IL-1β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P 0. 01)。说明终浓度为1. 25 mg/m L的山慈菇正丁醇提取物可极显著调控NR8383细胞分泌的TNF-α和IL-1β的基因和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C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0、50、100、200、400、800 mg/L) AGEs对HKC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分析不同浓度AGEs处理HKC后其IL-1β,TNF-α,HMGB1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AGEs质量浓度为100、200、400、800 mg/L时分别刺激HKC细胞24和48 h后,均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AGEs能促使HKC发生凋亡,凋亡率亦随AGEs浓度的增高而增加.RT-PCR方法检测显示,AGEs使HKC细胞IL-1β、TNF-α、HMGB1基因的表达上调.结论:AGEs可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IL-1β、TNF-α和HMGB1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含有0、20、100、200、500 mg/L 5种浓度铝离子的1/2 MS培养液处理玉米幼苗12天。观察其生长状况并测定生长量、可溶性糖和蛋白氮。结果表明:含铝离子20mg/L培养液处理下对植株无明显影响,而在100mg/L的培养液处理下对植株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根部的作用尤为明显。随铝离子浓度的升高,含水量降低,A l3+浓度与地上部分、根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极显著;A l3+胁迫能诱导可溶性糖的积累,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A l3+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重金属对多环芳烃降解过程中降解菌产酶及酶促降解过程的影响,本实验以菲和Cd(II)为代表物质,探究了多环芳烃降解菌Bacillus sp.P1降解菲的过程中,不同浓度Cd(II)对Bacillus sp.P1产生的蛋白浓度、组成及降解菲程中的关键开环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酶活以及其对菲酶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d(II)对Bacillus sp.P1的产酶过程和酶促降解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当Cd(II)浓度由0mg/L增加到150mg/L时,蛋白分子条带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胞外蛋白及胞内蛋白条带总浓度分别由8.37×106,1.54×107降至5.49×106,6.01×106(Gelpro软件分析值);且当体系中Cd(II)浓度由0mg/L增加到300mg/L时,胞外和胞内酶中的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酶活分别由266.96,886.30U/mg下降至38.93,290.26U/mg;且胞外酶和胞内酶对菲的酶促降解率分别由79.86%,87.96%下降至64.59%,74.83%.以上实验结果共同表明Cd(II)对降解菌Bacillus sp.P1的产酶过程及酶促降解过程的影响是其影响多环芳烃降解菌降解能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的测量方法研究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5~20℃下,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24 h、48 h和7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7.861、3.82和8.21 mg/L,95%可信区间分别是15.37~20.751,2.62~15.147,.81~8.63 mg/L。安全浓度(SC)为2.49 mg/L。  相似文献   

12.
以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MO)溶液为目标物,研究了Fe2+、Fe3+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负载型铁氧化物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对MO的去除特性,并探讨了在非均相催化剂活性炭负载Fe2O3(Fe2O3/AC)、活性氧化铝负载Fe2O3(Fe2O3/Al2O3)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pH值、催化剂投加浓度、臭氧浓度、MO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Fe2+、Fe3+、Fe2O3/AC、Fe2O3/Al2O3的加入均能提高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且Fe2O3/AC、Fe2O3/Al2O3的催化效果更为显著;当Fe2O3/AC、Fe2O3/Al2O3的投加浓度为1.0 g/L,臭氧浓度为15.0 mg/L,MO初始浓度为25.0 mg/L、pH值为5.0时,30 min时Fe2O3/AC、Fe2O3/Al2O3催化臭氧体系降解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9.26%、48.45%和80.34%、38.41%.  相似文献   

13.
观察复方苦参洗剂中君、臣、佐各药组联合抑菌性质以及协同增效作用。采用加热回流水提法提取各药组获得相应提取液,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得相应各药组单用及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ρMIC),采用联合抑菌指数(IFIC)判定两药组联合抑菌作用性质。结果显示,8味中药水提液的ρMIC范围为7.50 ~30.00 mg/mL,君、臣、佐各药组的 ρMIC范围为4.01 ~21.00 mg/mL,复方组ρMIC为2.22 mg/mL,黄柏+苦参、黄柏+白矾、花椒+白矾的IFIC≤0.5,黄柏+花椒、苦参+花椒、苦参+白矾3组0.5<IFIC≤1;君药组+臣药组IFIC=0.375 0,君药组+佐药组IFIC=0.750 0,臣药组+佐药组IFIC=1.000 0。复方组及君药组的联合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黄柏、苦参、花椒、白矾4味君药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活性较强,复方苦参洗剂抑菌效果的增强与各药组抑菌作用的协同和相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四种分子量壳聚糖(72.4,166,305和400kDa)制备了四种羧甲基壳聚糖银噻苯咪唑(Ag-CMCTS-TBZ)水基复合抗菌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动力光散射粒度检测和最小抑菌浓度测试对其理化生物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种水基复合抗菌剂都具备良好的广谱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30~125mg/L,对黑曲霉、毛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00~1800mg/L,但并非表观粒度越小抗菌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芝麻香白酒风味成分3-甲硫基丙醇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为CH2Cl2萃取,酒样浓缩50倍分析;色谱方法为DB-FFAP(60 m×0.25 mm×0.25μ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00℃;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为5-100 mg/L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3,检测限为2.5 mg/L,定量限为5 mg/L.在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为8,30,80 mg/L 3个水平下,回收率为84.3%-89.7%,相对标准偏差为3.7%-4.6%.对国内5家芝麻香型白酒骨干生产企业共18个酒样的3-甲硫基丙醇经换算后的检测结果是:企业Ⅰ原酒及商品酒中均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企业Ⅱ原酒中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商品酒Ⅱ-a、Ⅱ-b、Ⅱ-c和Ⅱ-d中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1.03,0.35,0.80,0.67mg/L;企业Ⅲ原酒及商品酒中均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企业Ⅳ原酒及商品酒中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低于0.1 mg/L;企业V原酒中未检出3-甲硫基丙醇,商品酒Ⅴ-a中3-甲硫基丙醇质量浓度为0.18 mg/L.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春季(5月)和夏季(7月),系统调查研究了嫩江下游对浮游植物结构群落组成、丰度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0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1种及变种,春季和夏季的优势种以硅藻门为主:变绿脆杆藻、尖针杆藻、梅尼小环藻、短线脆杆藻、肘状针杆藻。不同季节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生物量在0.03~3.19 mg/L之间,丰度变幅在(0.60~32.40)×105ind./L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2.00~3.94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在0.46~0.98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1.72~4.89之间。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体温度是影响该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电导率和总磷浓度也对浮游植物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CCA排序图较好显示了浮游植物物种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评价6 种已知对人类具有神经毒药物吗替麦考酚酯、异烟肼、环孢素A、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乙醇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方法挑选受精后5 d( 5 dpf) 的野生型AB 系斑马鱼在含吗替麦考酚酯( 4. 5、15、45 和51 μmol /L) 、异烟肼( 1 460、4 866、14 599 和15 328 μmol /L) 、卡马西平( 17. 5、58. 3、175 和187μmol /L) 、苯妥英钠( 16. 7、55. 7、167 和185 μmol /L) 、乙醇( 0. 18%、0. 63%、1. 81% 和2. 0%) 、环孢素A( 5、16. 7 和50 μmol /L) 的养鱼用水中暴露,实验过程中不做换液处理, 24 h 后,利用斑马鱼行为分析仪检测斑马鱼的总运动距离,评价6 种药物对斑马鱼运动活力的影响; 受精后1 d( 1 dpf) 的运动神经元转基因斑马鱼胚胎在含吗替麦考酚酯( 0. 15、0. 5、1. 5 和5. 5 μmol /L) 、异烟肼( 10 971、36 596、109 708 和111 825 μmol /L) 、卡马西平( 45. 9、153、459 和 484 μmol /L) 、苯妥英钠( 200、667 和2000 μmol /L) 、乙醇( 0. 19%、0. 62%、1. 86% 和1. 98%) 、环孢素A( 5、16. 7 和 50 μmol /L) 的养鱼用水中暴露,实验过程中不做换液处理, 48 h 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分析统计斑马鱼次级运动神经元轴突的长度,评价6 种药物对斑马鱼运动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结果吗替麦考酚酯、乙醇、卡马西平暴露后,随着浓度增加,斑马鱼运动距离先增加后减少,产生典型剂量依赖性倒“U”型运动; 异烟肼和苯妥英钠暴露后,随着浓度增加,对斑马鱼运动活力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环孢素A 暴露后,随着浓度增加,斑马鱼产生兴奋性,斑马鱼总运动距离逐渐增加; 6 种药物作用后,斑马鱼运动神经元轴突长度均变短,表明6 种药物在实验剂量下均能抑制运动神经元轴突的生长。结论斑马鱼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药物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