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赵玮  鲍新中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5):1022-1028
现代学徒制中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以及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为解决现代学徒制中校企收益分配不合理问题,将企业和院校作为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运用博弈理论,在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情况下,进行校企收益分配分析,并创新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机制,构建以合作为基础,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创新为核心,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驱动的现代学徒制中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
浅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敏旭  王风  滕勇 《科技信息》2010,(21):I0333-I0334
当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面临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校企双方合作的程度不深、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文章结合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的现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校企合作双方应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合作机制,在政府引导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双赢.校企合作才能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过程管理有助于合作制度持续创新、各方资源高效运用、合作目标有效完成。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组建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理事会作为其管理机构在运行中注重过程管理,并采取多方共赢、深度合作等具体措施以加强示范区过程管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王加昌 《华东科技》2023,(7):145-148
<正>校企合作办学语境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须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文化为特色。企业的经营逻辑与学校的办学逻辑决定了企业必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学校必然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校企间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笔者建议,采用提取文化公因式的方式,求同存异,构建校企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研究一直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校企合作被认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角度研究校企合作关系,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向。校企合作是企业技术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认为与大学的合作拓展了企业的技术资源,增强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如何提高校企合作的绩效,使企业真正从中获益,并乐于保持与大学的长期合作关系,仍是一个需要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校企合作的现实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校热企冷”现象.“校热企冷”的原因在于企业和社会公众仍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当性存疑,校企合作立法的软性约束力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存在着额外风险、外部激励实效不强、利益交换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应加强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说服沟通,使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当性形成确信,借此形成校企合作法规软性约束力,在校企合作立法中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和利益交换制度.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挖掘人才、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由于学校与企业利益兼容性差、相关制度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等问题,致使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进展迟缓。通过实施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基地师资力量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等措施,将有力地推进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作为产学研结合的主体,应把产学研结合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正确处理高校及其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研究机构,接受企业委托进行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9.
“工学轮劝”实现教学做一体,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中的存在,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校追求的是办学任务和效益的最优化,学生追求的是成才和就业的便捷化。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找到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实践中,创新实施“多学段”教学组织形式,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加大企业专业人才担任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任务的比重,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各地及院校结合实际创造了诸多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大多数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许多合作还停留在"合作模式"的探索和选择层面。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还需政府出台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支持政策,建立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利益机制和动力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办学和企业本位办学的第三种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跟企业合作、与市场接轨,能够实现学生、院校、企业的多方共赢。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合作内容单一、不同利益主体间摩擦不断等问题,学校应从近期、可控的学校层面,与远期、不可控的教育体制层面,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成效不甚理想。企业重经济利益、合作利益不明显、且有后顾之忧是影响其参与合作的主要因素;职业院校技术服务和科技开发水平欠缺、对接企业的需求还有差距等是影响其参与合作的主要因素;政府认识和行动、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与组织保障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因此,逐步构建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政府指导、校企互助、行业参与、社会联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深化并推动深度校企合作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瞄n识转移视角来看,校企协同创新绩效主要受到双边关系、技术距离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双边关系、加大同一区域内校企合作力度等方式,将有力提高校企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克服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的缺陷,“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应运而生。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和高等学校双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校企合作模式并不成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阻碍。为了良好的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政府.企业.高校必须善于总结,力求创新,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质量及持续性.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机制进行探索与实践,明确了校企合作企业和专业的选择标准,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原则、目的,明确了校企合作权利和义务等.完善政府服务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改革职业院校办学机制,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建立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许文全  谭智 《科技信息》2013,(13):282-282
企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利可图,这是摆在政府、学校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关注企业利益出发,提出构建校企合作双方利益链的必要性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关键点的校企合作,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剃头挑子一头热"即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要让"另一头"即企业也"热"起来,需要建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真正使校企实现双赢、共赢。  相似文献   

18.
徐英杰 《科技信息》2011,(18):I0042-I0042
校企合作是培训技能人才的有效办法。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积极性不高,生产影响实训,使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的、浅层次的初始合作状态。这个看似企业的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没有牢固树立为企业发展的服务宗旨,体现为企业利益不够,实施方案严谨科学性不够。下面,本人就此问题及如何解决做一探讨。一、认清合作特点,开展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问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咸宁技师学院以服务学习型企业创建为目的,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大胆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一个"校企联合主导、工学用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其创新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招生就业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与内容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看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主要想从学校获取优秀的人力资源,特别是短期的实习生,真正想与学校建立全面、深度、多元化合作的企业并不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宏观环境;国家政策法规:象征性、概括性或原则性地规定较多,没有从法律上规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企业: 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 学校及学生:缺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吸引力.应通过政策法规营造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宏观环境,行业组织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调动企业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增强职业院校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吸引力,媒体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等全方位激发和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推动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