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本文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内在需要.通过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分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教师实践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等,提出几点思考,做到企业、学校、学生三个利益主体共赢,使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道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办学能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解决高校成人教育办学与社会需要和经济建设脱节的问题,实现高校和企业互利共赢,近年来成为高校成人教育突破目前困境的首选。但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存在先天缺陷,导致真正符合企业"职业后人才"培养需求的校企合作办学寥寥无几,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办学规模占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比重更是微不足道。本文旨在探究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迟滞的原因,寻求破解校企合作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现阶段在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的被动状态下,致使校企合作处于失衡的尴尬局面;进行校企间平等合作的研究,探讨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双向挂职、产学研、服务社会"等诸层面的内在联系和利益取向,以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应力和感召力,具有前瞻性、应用性和普适性意义。马鞍山师专食品学院,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建立起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平等关系,使校企平等合作步入良性循环,得到了互惠、共赢的效果,为校企开展长期合作,拓展了思路,提供了模式。  相似文献   

4.
创建校企合作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是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共赢的原则,以学校为主体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及企业项目开发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IT生产与培训企业的强强合作、优势互补与有效对接。为此,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在大学四年内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IT工程师或准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5.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以职教集团为依托,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等工业园区为实践平台,建立"两共、两双工程"机制,并实现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七大融合,构建校企共赢机制,推行"企业进校、校入企业"制度,形成厂校融合为一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以实训、生产、研发为一体的校企深度合作的经济实体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校中厂”作为创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通过对“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形成背景、内涵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校中厂”校企双方在开展师资培训、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入职培训以及技术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新德 《科技资讯》2010,(33):229-230
校企合作是高职校与市场对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这种"一头热"的现象,基本上都是高职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而企业方面往往缺乏进行合作的内在动力。如何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当下几乎所有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都来自于长期从事教学的老师,他们都从自身的角度在看待问题,一些言论看起来证据确凿,但因不了解企业的本质,抓不住问题的核心,以至于有隔靴搔痒之嫌,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将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校企合作问题,尝试揭示校企合作"一头热"现象的根本原因,指出了看待校企合作问题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最终提出了高职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多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可以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笔者作为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天猫商城运营主要负责人,在文中对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就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定向培养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集中,毕业生在地方大量聚集的优势,构建政校企“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等途径,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姚嵩 《科技信息》2010,(36):I0005-I0005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大多只是充当了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的角色,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缺乏主动性,校企合作仅流于表面,合作的效果并不突出。本文就"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建设进行探讨,重点从校企共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一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课程建设,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11.
从“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出发,以食品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全程产学“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创新,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全面贯彻落实“卓越计划”,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出更多具有食品工程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走校企合作之路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活动使得高职院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承担风险也随之增大,如何有效地减少校企合作中的风险是校企合作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内部控制的理念和原则基础上,提出优化校企合作业务流程,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和控制,促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校企合作的分析,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普遍处于浅层次的现状,找出问题的原因,总结出五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并提出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晓波 《科技信息》2012,(13):12-13
近些年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校合作可作为校企合作先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关键在于校企文化的融合。基于从学理上探析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与原则,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建设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探寻,以期为构建引领校企合作的新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校企合作的现实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校热企冷”现象.“校热企冷”的原因在于企业和社会公众仍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当性存疑,校企合作立法的软性约束力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存在着额外风险、外部激励实效不强、利益交换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应加强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说服沟通,使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当性形成确信,借此形成校企合作法规软性约束力,在校企合作立法中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和利益交换制度.  相似文献   

17.
结合镇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从校企合作方式、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建立校企共建学生能力评价机制和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培养适合社会、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校企合作的概念、现实意义、模式,讨论了校企合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只有紧紧围绕社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才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依托校企合作加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提出校企合作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更是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校企合作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理顺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将日常教学、课程建设等与校企合作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