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地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以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三期地下空间规划为例,详细探讨了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点。从如何促进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引出地下空间设计导则的编制,以城市设计导则的方法来研究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从人的角度和活动入手,为营造"近人尺度"的地下空间环境提出引导性建议,同时又从城市层面,深入研究地下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广场、道路、绿地、城市市政工程及商业开发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刚性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地下空间设计导则被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节,成为地块出让规划条件的组成部分,初步构建了控规和地下空间设计导则共同控制地区建设的精细化编制体系,以期为建立成熟的城市立体化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形势下,国内城市中很多都在积极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工作,而地下空间规划与编制相关问题正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关注。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开发,能够有效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增加城市用地效率,保障城市功能聚集,使未来城市化发展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通过合理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可以逐步构建起以交通功能为主体、与地上城市功能紧密配合的综合型地下空间系统,缓解交通矛盾,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土地效率,提升城市形象,因此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是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程,列举了国外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础模式和案例,结合长沙市目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发展背景,指出了长沙市目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框架,明确了长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体系和重点内容,并以五一广场地铁站为例,分析了长沙市重要节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控制指标,提出了长沙市地下空间规划实施策略,以期对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城市,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了大胆的、系统的论证和研究,形成的规划草案正在上报审批中.本文结合最新的政策和技术标准,参考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总结各类规划的优缺点,从"编什么,怎么编"入手,对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内容和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城市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编粕。加强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研究,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针对目前城市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规划编制尚需不断深化和优化,加强规划编制中的相关主体的协调,共同创造出和谐的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6.
以嘉峪关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基础,选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相关规划间的关系、规划的期限、规划中地类的统一和城市开发边界与其他规划中相关边界的衔接等若干问题,可以为其他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嘉峪关市国土空间规划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规划期限应为2030年,嘉峪关市弹性城市开发边界为105.97km2,刚性城市开发边界为249.56km2,研究制定适用于各个部门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同时,列举了适宜地下空间的建设项目并推荐了规划内容。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提出了地下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原则,并有效的证明了大力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发展建设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春霞 《河南科学》2009,27(1):95-97
针对当前城市中心区域普遍存在的用地紧张、过度拥挤、交通堵塞等问题,阐述了城市立体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指出了在地下空间规划过程中,对其功能的确定原则以及地下建筑设计的特点和重点,并以郑州市火车站区域为例,说明在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上下协调,立体规划的原则,规划应有前瞻性,地下建筑设计应合理,防灾应作为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内容中明确提出:"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特征的分析,提出以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模式,强调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式相结合并协调发展.具体分析了地铁与城市地下综合体结合的发展模式和TOD与城市地下综合体结合的发展模式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加西昌的城市容量,使西昌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城市整体性发展有良好的推动性,减轻西昌市的城市综合征,通过分析西昌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并分别从3个方面阐述了西昌市开发地下空间的必要性,继而在遵循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统筹原则、经济性原则和系统规划原则下,对西昌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做了分区,并针对区域特点对地下空间开发进行了规划。以期对西昌市未来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提出科学和实操性的建议,对其他中等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GIS技术为基础,进行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重点研究了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出了城市规划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化设计及智能决策支持,构建了网络集成方案。同时对系统核心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法,将矢量处理过程应用于鸡西市的地下管网系统。并进行了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生态保护的规划设计要求,并为国家标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中生态保护章节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依托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片区核心地下空间规划,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生态保护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对济南市及其地下空间开发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关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构成要素,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环境振动、植被的影响等。据此,进一步论述了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片区核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生态保护的具体要求,包括地下水保护、大气环境治理、环境振动与噪音控制以及城市的绿化建设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市萝岗区为例,从交通区位、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等角度探讨了半城市化地区开展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思路,总结了半城市化地区商业规划中关于规模增长、网点类型、等级结构、服务半径以及乡村商业需求等方面的几点经验,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对构建城乡统筹的商业网点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下空间规划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城市整体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城市地下空间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基础,初步构建了城市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体系,并对评价采用的技术方法、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指标的确定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可持续发展评价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做了深入的探索。将可持续性评价范围扩展到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层次的研究,为解决城市空间结构和决策性问题做出了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钢铁企业生产计划一体化编制时能保证生产物流在各工序间的协调有序和高效运行,通过分析炼钢连铸热轧带钢各阶段的生产目标和工艺约束、物流变化及衔接关系,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一体化批量计划数学模型。按照热轧带钢生产合同的要求,将一体化批量计划编制问题分解为热轧带钢的轧制单元计划、炼钢连铸的组炉和组浇计划。各计划之间既有独立又存在耦合,先编制完成轧制单元计划与组炉计划,然后再将轧制单元计划与组炉计划共同作用于组浇计划,运用基于改进协同进化的遗传算法设计模型求解策略。以某钢铁企业的带钢生产计划编制数据为例进行模型的仿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为钢铁企业的一体化批量计划编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较为客观地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是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和依据。提出熵权-层次分析法以实现权重的客观分析计算,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并使用ArcGIS生成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非常适宜区占研究区面积的22.64%,适宜区占34.41%,一般适宜区占35.90%,不适宜区占7.05%。该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可以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整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改建铁路宁波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情况,分析了我国软土地区以铁路客站与换乘地铁为主体,综合公交车站、中/短途客运站等其他换乘交通的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工程,特别是对其实施筹划、基坑开挖中的临时铁路便桥设计、一体化建设的结构统筹以及纵向沉降耦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剖析城乡规划行业空间数据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建立贯通规划调研、规划分析、规划方案设计、规划实施管理各环节的数字规划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自主研发的基于3S技术集成的数字规划系统的功能与特色;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