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灵芝-松茸混菌菌丝体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灵芝^[1]-松茸^[2]功能饮料生产的副产物、灵芝、松茸混菌共酵混菌菌丝体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证明混菌菌丝体不仅含真菌活性多糖15.25%(干基、发酵3d)及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具有浓郁的真菌香气,是一种极好的食品天然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铆钉菇(Gomphidius rutilus)是药、食兼用的珍稀食用菌。至今很难人工栽培出子实体[1]。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进行其菌丝体的培养,并提取菌丝体多糖等功能成分,在医药和功能食品等方  相似文献   

3.
陈旭峰 《科技信息》2006,(12):52-54
本文综述了姬松茸国内外研究概况,子实体与菌丝体的特点以及成分比较,阐明深层培养生产姬松茸菌丝体取代姬松茸子实体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灵芝(Ganoderm·karst),是高等真菌,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孔多菌科,灵芝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内,列为珍品。临床研究证实,灵芝的保健和药理作用有抗衰老、抗肿瘤,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它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等均有一定的作用。它还具有抗炎、抑菌、杀菌、防腐的功能。灵芝之所以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近代的医学和药物化学研究证实,除了与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外,主要应归功于灵芝体内的有机锗和高分子多糖。灵芝锗的含量是枸杞的100倍,是  相似文献   

5.
深层发酵生产灵芝菌丝体多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赛金  涂晓嵘  黄林  涂国全 《江西科学》2007,25(3):292-294,301
采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进行灵芝菌730菌丝体多糖扩大生产,在500 L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中通过控制深层发酵工艺条件获得灵芝菌丝体、灵芝多糖。结果表明:发酵70 h,镜检菌丝壁上无明显的芽头和锁状联合,菌丝体有少许自溶,无杂菌。灵芝菌丝体的浓度达到30%左右,胞外灵芝多糖和胞内灵芝多糖分别达3.5g/L和4.8%。  相似文献   

6.
云芝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芝 (Polystictusversicolor (L .)Fr .)属真菌门 (Eumycota) ,担子菌亚门 (Basidinycotina) ,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云芝属 .它是一种木腐菌 ,生于阔叶树或松树的腐木上[1] .菌盖复瓦状叠生 ,直径 1 0~ 1 5cm ,有绒毛 ,革质无柄 ,菌盖边缘反卷呈波浪状 ,有白色条纹 ,中央浅灰绿色[2 ] .云芝菌丝体含有 1 4种氨基酸 ,多种维生素 ,酵素及微量元素 ;特别是从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糖 ,是一种抗恶性肿瘤的药物 ,这种多糖对乙型肝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生物转化灵芝功能食品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灵芝菌生物转化功能食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可食和粮食类培养基代替传统的灵芝培养基,采取先液后固培养灵芝菌新工艺,使经选择的培养基转化成具有灵芝功能的目标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8.
用栎金钱菌、茶树菇、云芝、松茸和灵芝等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灌胃衰老模型小鼠, 观察其对小鼠SOD、脂褐素、脾指数和脑指数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作用.结果表明:800 mg/(kg·d)的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能使雄性小鼠血清SOD活性提高78.87%, 肝脂褐素含量减少21.56%,脾指数增加33.33%,脑指数增加21.43%. 这说明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9.
液体发酵法培养松茸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松茸的基本性质和生理功能.松茸虽然营养丰富,但野生松茸子实体无法人工栽培,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用液体深层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松茸菌丝体.着重介绍了松茸菌丝体的培养方法,菌种的分离纯化过程和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过程,初步提取了松茸多糖,获得了液态培养时松茸多糖的胞内多糖与胞外多糖,确定了二者的比例 提出应用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松茸菌丝体和松茸多糖,并以此为原料生产高营养高品位的松茸制品,此项产业将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新品园地     
灵芝在三千多年,已被世界上最早的草药书——中国“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药中的极品。所谓“上药”就是最高贵的药物,完全没有副作用。 灵芝是高等真菌,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孔多菌科,灵芝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内,列为珍品。临床研究证实,灵芝的保健和药理作用有抗衰老、抗肿瘤,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它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等均有一定的作用。它还具有抗炎、抑菌、杀菌、防腐的功能。灵芝之所以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近代  相似文献   

11.
真菌生物吸附剂对染料吸附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空气中分离了一株高效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iumsp.).研究了该青霉菌菌体对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孔雀绿的生物吸附作用.试验考察了染料结构、菌体预处理方法和溶液初始pH值对生物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雀绿染料质量浓度为50 mg/L时,未处理菌体的吸附量为29.3 mg/g,而经过NaHCO3预处理后,效果最佳,达到35.3 mg/g.反应体系中的pH值对菌体吸附剂吸附染料影响很大,当pH值为5时,其吸附能力最大.吸附平衡试验研究表明真菌对孔雀绿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其最大吸附量可达555.6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对云芝等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别测定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而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量却很低。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它们的子实体,三种食用蛋白(α—酪蛋白,卵白蛋白,大豆球蛋白)及4种粮食产品(大米,小麦,小麦精粉,玉米)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菌丝体的必需氨基氨含量,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含量一般都高于子实体。菌丝体必需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高于或接近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相对百分含量均高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芳香族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全低于三种食用蛋白。令人注目的是7种真菌菌丝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全大于3种食用蛋白和4种粮食产品。这些数据为发酵培养开发利用真菌资源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硅胶破碎法抽提真菌染色体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行基因组步行PCR克隆真菌木聚糖酶基因的研究中,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可在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采用的高得率、高质量真菌染色体DNA的抽提方法.采用液氮研磨和硅胶破碎相结合提高染色体DNA得率,采用亚精胺法纯化提高DNA的纯度.抽提的染色体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酶切、PCR反应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以获得分子量大、样品纯的染色体DNA,可有效地用于PCR扩增,并能被限制酶有效地消化.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和不同林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野外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 鉴定并分析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在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尖样品中共获得520个真菌 OTUs, 隶属于5门87科197属, 其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高, 分别为54.98%和39.27%。天然林优势菌属 为 双 子 担 子 菌 属 (Geminibasidium) 、 红 菇 属 (Russula) 和 Phialocephala, 人 工 林 优 势 菌 属 为 乳 牛 肝 菌 属(Suillus)、Phialocephala 和口蘑属(Tricholoma), 其余菌属的相对丰度随林龄的变化波动较大。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α多样性指数随林龄增长均呈降低趋势, 成熟林根内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沙地樟子松近熟林、中龄林和天然林(P<0.05)。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变异性较小。其中, 天然林与成熟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与近熟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最接近。共生营养型真菌比例随林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真菌比例随林龄增长逐渐减小; 天然林与近熟林共生营养型真菌的占比较为接近, 腐生营养型真菌在天然林中占比较大。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复杂, 物种丰富多样, 外生菌根真菌和未定义腐生菌为主要功能类群, 部分真菌在不同林分的生态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石榴枯萎病(Pomegranate wilt)为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Halsted)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四川省攀西地区石榴上的一种新病害。对甘薯长喙壳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供试甘薯葡萄糖琼脂(SPDA)、马铃薯甘薯葡萄糖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玉米琼脂、石榴叶煎汁琼脂5种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查氏(Czapek)固体培养基和2%水琼脂培养基上不生长。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不同温度和pH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大。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6℃,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min;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3-6,最适pH为5。黑暗条件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从三亚采集的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体内分离得到一株共生真菌Penicillium sp.,该菌在GPY培养基中培养,菌体呈浅红色。对该菌菌体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纯化得到1个新化合物:(4E,6E)-2-N-十六碳酰基-1,3-二羟基十六烷-4,6-二烯-鞘胺醇 (1),以及4个已知化合物1,7-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2),1,7,8-三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3),1-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4),4,8-二甲基-1,5-二氧环辛烷-2,6-二酮(5)。化合物结构主要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2,3,4,5〖STBZ〗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真菌具有生长速率快、生物量大、适应性强、发酵产生有机酸等特点,可应用于低品位矿石及尾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根据真菌浸矿过程中,真菌菌丝可以包裹矿石形成多个以矿石颗粒为内核,真菌菌丝为外壳的核-壳结构的生物矿石颗粒的特征,提出了生物矿石颗粒浸矿新方法.介绍了生物矿石颗粒浸矿方法的原理,及其在铜尾砂和铀矿石浸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材料在医学、传感器和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此产生的纳米材料废弃物可通过人类活动、大气沉降、地表及地下径流等途径进入淡水环境中,对水环境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为探究纳米氧化锌对真菌生长和代谢功能的生态毒性,本研究评估了不同浓度(0.1,0.5,1,5,10和20 mg/L)纳米氧化锌对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培养环境pH、生长特征(菌丝鲜重和干重)以及胞外降解酶(酸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暴露对真菌培养环境的pH条件没有显著影响。在急性暴露下,1 mg/L纳米氧化锌处理能使真菌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而20 mg/L浓度时则相反。此外,低浓度(0.1 mg/L)纳米氧化锌可促进4种胞外降解酶活性,高浓度(5-20 mg/L)时则出现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在慢性暴露下会减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综上所述,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白地霉对高浓度纳米氧化锌产生一定的耐受性。未来应进一步探究白地霉作为功能菌种修复纳米材料污染的淡水生态系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基因组DNA的提取是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绿僵菌克隆筛选的DNA批量快速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改良的察氏琼脂培养基(CDA)代替常用的土豆葡萄糖琼脂(PDA)培养绿僵菌,以钢珠振打破碎菌丝,配以简化的酚氯仿抽提操作,可以高效地提取高质量的真菌基因组DNA.本方法中,CDA菌落生长需2~3 d,双样品提取耗时约15 min,每个菌落可获得DNA数百纳克,片段长度在10 kb左右,电泳条带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真菌,尤其是丝状真菌在基因组学(包括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包括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物组学)等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